宮麗娜
1.提高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1.1樹立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學習小組成立后,樹立團隊精神和合作的意識是很有必要的。在組織交流活動時我們要通過適時的點撥和引導,使學生意識到,一個小組就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群體,每個成員都是這個群體的一分子,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效如何、成功與否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每個成員自身的努力程度,它必須通過小組成員相互之間的溝通、合作、求同存異、相互促進。在小組成員取得進步的同時,讓他們切身感受到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蘊含著集體的榮譽。
實踐中我們時常會發現,當我們一句激勵的話語關注到群體的活動時,學生的合作意識就會逐漸產生;當我們的教育評價經常關注到小組的發展時,他們的團隊精神會逐漸得到培養。
1.2注意創設情境,營造愉快、輕松的合作氛圍。羅杰斯說:“有利于創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當一個人心情舒暢時,思路開闊,思維活躍,才能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反之心情不好時,思路狹窄,思維遲鈍。我注意創造輕松愉快的環境,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展現自我,同時讓學生學會傾聽他人的看法,使學生博采眾長。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學會傾聽的訓練,在合作中培養學生學會與人合作、尊重他人、與人和諧相處的良好習慣。語文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的語言工具,也是用來積累和開拓精神財富的一門學問,更是其他學科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教學實際,創設一些問題情境,讓學生有迫不及待地思考的欲望。我經常在課堂上看到這樣的例子:當學生在討論時,教師要么背著雙手在人群中走來走去,要么象征性地在小組內這兒插一句,那兒插一句,等到時間一到,立刻命令停止。在這樣的合作學習中教師是統治者,學生只是為了趕快解決教師布置的問題而被動接受,并且興趣不濃。針對這種情況,我把自己定位為課堂上的一名合作者、促進者,把自己當做學生中的一員,與學生一起,參與學生的討論,開闊學生的思路,激發學生的興趣,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
2.運用電子白板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傳統的教學往往在突出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即使如此,學生有時仍然感觸不深,容易產生疲勞感甚至厭煩情緒。交互式電子白板互動技術的恰當運用,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取得傳統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教學效果。
剛剛使用電子白板的時候,覺得非常麻煩,因為它需要特殊的軟件支撐,電腦里沒有這個軟件,就無法在家備課,只能在教室里的白板上備。后來在深入學習電子白板課程后,我們發現,其實電子白板能夠很巧妙地與幻燈片結合起來,只需把文本材料做成簡單的PPT,然后把電子白板的窗口模式最小化,播放幻燈片,按一下書寫筆,就可以在原本預設的幻燈片上圈畫、寫字、聚光、拉屏等。這樣可以在制作幻燈片時,避免繁瑣的超鏈接設計及各種面面俱到的課堂預測制作。此外,由于電子白板的生成課件能夠保存師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思路和想法,更有利于教師課后的教學反思,整理課例,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更好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3.在語文課堂提問設計時關注生成,提倡開放多維
有效問題的設計在發散學生思維的同時,更應該關注課堂生成性問題的啟發和引導。因為學生生成有價值的問題本身就是課堂最大的閃光點,教師應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隨時調整教學方案,讓學生就某一個有價值的、與文本內容緊密相連的問題展開探究,讓學生實現從“帶著問題讀”到“讀出問題來”的轉變。學生生成問題來自他們對文本的叩問,來自他們對教師權威的解讀,來自師生對話的思維撞擊。
教師在設計問題出發點時要使閱讀者帶著個人的思考、情感和價值取向主動融入作品,讀出問題,讀出自我,讀出智慧。因此,設計問題要考慮其是否具有開放性,是否能給予學生獨立、自由思考的空間;要考慮是否具有多維性,能否引發學生多角度、多層次思考。例如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如何看待文中所寫的仙境?學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認為是幸福歡樂的省會,所有與會者都在那里親切地交談,興高采烈,像人間的朋友歡聚一堂,寫仙人省會,反襯顯示黑暗,表達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向往;也可以是對現實的曲折反映,神仙聚會帶有宮廷生活中的印記,夢中險象環生,折射詩人的宮中遭遇,神仙聚會熱鬧非凡,不容凡人介入,與皇室親族驕奢淫逸不容普通百姓靠近,何其相似。通過熱烈討論,學生可以贊成任何一種說法,讓其自由發揮,只要言之有理,都能活躍他們的思維。
4.關于古文教學
4.1理清語法關系利用語法知識解決長句、難句。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的語法知識是個非常薄弱的環節,這與中高考的考綱明確提出不單獨考察語法知識有直接關系,因為不考,所以老師們在教學中就淡化語法知識,或干脆不教語法,這樣導致學生語法概念混亂,分不清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甚至與英語語法混淆,在漢語學習中出現表語、賓語補足語等概念,在分析句子時搞得一塌糊涂。我認為,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語法要占一席之地,雖然不必搞得太復雜,但基本概念、基本的分析方法是要掌握的。特別是在文言文教學中,一些難句、長句通過語法知識解決既直觀又方便,更主要的是規范。
4.2以課標為中心,以考綱為中心。在具體做法上,則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比如為了鍛煉學生斷句的能力,就將學生熟悉的文言文本的標點去掉,從而使學生習慣一種無標點的文言閱讀方式。這種方法與技巧一定是與高考密切相關的,這種方法技巧最終是為高考服務的。這就是,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就是課標,就是大綱,就是高考題。所以,我認為,現在還要加強的方面就是熟悉課標與大綱,對高考真題的把握。以此為基礎,再鉆研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方法,想必應該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