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活龍
摘 要: 現階段,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國初中英語教學面臨不小的挑戰。這種挑戰不僅僅體現在教學理念上,更體現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在新課改的影響下,我國初中英語教學水平得到顯著提升,但是由于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不少的問題,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初中英語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本文基于以學生為主體的角度出發,逐步提出解決初中英語教學工作中的問題,才能扎實推進初中英語教學工作。
關鍵詞: 主體性 初中英語 教學研究
引言
從某種程度上看,初中英語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有效地提升初中英語的水平。在傳統初中英語教學模式中,主要偏向以教師為主,都是采用一種被動的教學模式,這樣就無法很好地處理好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地位問題。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往往難以將自身的實際要求和自身的優勢展現給教師。更重要的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往往對學生缺乏針對性,難以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調整教學方式。為此,筆者以學生為主體的初中英語教學進行研究,才能更好地推動初中英語教學的工作。
一、我國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研究
目前,我國初中英語教學研究還處于不斷摸索的階段,雖然說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國初中英語教學環節中的問題處理不恰當。筆者探索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
1.教學目標上不健全。
在我國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盡可能多的單詞,還要讓學生掌握英語閱讀的理解能力,只有充分認識到初中英語教學目標,才能在教學環節中逐步取得成效。但是,現階段一些初中英語教師沒有對教學目標進行深入理解,這樣就造成英語教學目標不健全。有的教師甚至認為英語學習只要掌握基本的英語單詞和考試技巧就可以,忽視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某些教師過于注重學生對英語理解能力,往往忽視英語詞匯學習的重要性。
2.忽視初中英語中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習的主體對象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明確學生自身的不足,繼而能夠實施針對性教學。但是,從目前我國的初中英語教學中,雖然說很多初中英語教師認識到學生主體作用的優勢,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在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下,使得學生主體作用在課堂中難以發揮真正的作用,造成教學效果不佳。而且一些初中學生反映,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自身的學習意愿和要求得不到教師的積極反映,這就導致初中學生的學習熱情逐漸下降。
3.初中英語學習評價機制缺乏。
在當前的初中英語學習過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缺乏學習評價機制,就使得對學生缺乏必要的認識。即便有些學校建立相應的學習評價機制,但是由于這種評價機制都是教師對學生的單向評價,這樣就難以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優勢。筆者經過調查和分析看出,初中英語學習評價機制都是以期中、期末兩個階段進行評價,卻沒有對初中學生整個的學習階段進行全方位的評價,這樣就難以達到學習評價的實質性效果。
二、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
在通常情況下,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只有確定學生在學習環節中的主體地位,才能使得學生的需求和教學目標得到統一。目前,針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實際情況,制定更靈活的教學策略,只有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才能真正構建起具有現代氣息的英語教學課堂,真正符合當前新課程改革的需求。
1.構建以“教師指引、學生主導”的學習模式。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并且在教師的引導下,才能讓初中學生把握好學習方向和學習進度,使得初中英語教學達到實質性的效果。教師引導,從本質上看,這就是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正確定位自己的角色,改變在教學課程中的主導者角色。在實際教學,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為學生制定一系列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規劃,從而為不同學生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在以學生為主體作用下的英語學習環境下,就是在教師的指引下,通過各種方式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并且在這一過程中,一定要適當與教師進行互動學習,這樣才能有效地解決英語學習中的疑問,進一步提高我國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從上述的學習方式中,構建以“學生主導、教師為指引”的教學模式,才能全面提升我國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2.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
在現階段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只有實現教師與學生、學生之間等方面的合作學習,才能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其中合作式教學,才能更好地推動初中英語教學的順利進行。要實現合作學習,就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營造合作學習的英語氛圍。一方面,可以用民主的教學態度改善師生關系。另一方面,必須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進行。在鼓勵同學之間合作的同時,必須強調師生之間的合作。第二,建立多個層面的合作,利用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合作,將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師生的單向合作逐漸轉為師生與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控制力和主動性,并且通過這樣的方式,全面促進學生心理品質和社會技能的逐步形成。
第三,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分組學習的原則,可以按照初中學生的不同學習成績、交往能力和個性愛好等方面進行分組,這樣就能夠使得組內成員之間形成相對的平衡,促進初中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或者是可以根據具體的任務進行自由組合。在進行英語學習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按照英語學習的不同階段,利用學習過程中的不同側重點,讓各個小組成員進行扮演角色,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共同實現相應的英語學習目標。
3.注重初中英語學習評價機制的建立。
在初中英語學習過程中,由于沒有建立科學高效的評價機制,這樣就使得學生難以全面認識自己,只有通過教師和學生兩者進行共同評價,才能使得學生在學習評價機制上有主動選擇權。同時,在建立相應的學習評價機制上,必須讓評價形式具有多樣性和選擇性。
4.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成就感,切實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從某種程度上看,主體性最特殊的便是學習主動性,初中學生是具有豐富思想情感和極具個性特征的個體。所以,初中生的學習過程應該是一個主動接受的過程,這種主動接受的過程不僅需要有相應的行為參與,更需要有相應的內隱思維和情意參與。在情意因素的主體構成中,主要是體現在對于學習興趣、動機和態度等方面,要想讓學生對英語學習形成成就感,就必須逐步引導學生獲取相應的成效。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一系列較簡單的任務,并對完成學習任務的同學進行相應的鼓勵,讓學生對英語學習形成自豪感,并由此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期待。
結語
為了更好地完善以學生主體的初中英語學習模式,必須構建以“教師指引、學生主導”的學習模式,注重合作探究學習法的運用。利用初中英語學習評價機制,不斷調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只有通過上述方式,才能更好地讓學生自主地進行英語學習。
參考文獻:
[1]徐飛.國內外課堂互動研究狀況述評[J].國外外語教學,2015(02).
[2]安吉春.互動教學在英語任務型閱讀課中的應用[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
[3]陳振中.師生角色互動的再認識[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4(03).
[4]容中逵.論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現實教育意義[J].高教論壇,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