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培++劉賀明
摘 要: 文章以近年來帶畢業生進行畢業設計的創作的過程及最終成果介紹應用型本科院校設計類專業在畢業設計的教學方法和成果展示等方面的探索。以工作室制度為教學框架,橫向聯合兄弟院系專業進行畢業設計,注重畢業設計展覽的創新形式,探索相關門類藝術相聯系的畢業設計表現方法和展覽的效果。
關鍵詞: 畢業創作 大學生 創新
1.引言
目前設計類專業畢業設計的現狀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其一,學生現實就業壓力、考研升學壓力太大,無法全身心投入,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工作,忽視畢業設計的重要性;其二,畢業設計選題居住區、廣場、街頭綠地……千篇一律,缺乏創新和特色。
2.對策
筆者通過近年來在衡水學院帶畢業設計的經歷,認為明確在畢業設計中教與學兩方面的目標,建構畢業設計的教學框架和審評程序,以及畢業設計結束后作品的拓展,是控制畢業設計教學質量的關鍵。
2.1制定畢業設計目標
學生大學生活的最后一關就是順利完成學業,取得一紙文憑,帶著學到的本領走向社會。針對這最后的關卡,有些學生以只要畢業就行為目的,有些則以通過畢業設計的創作有針對性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為目標,前者占大多數。對于有理想有思想的學生而言,完成學業拿到畢業證并不難,難的是能否以畢業設計為契機對自己的專業素養提升起到推動作用。而中間的一部分可以做出成果又缺乏動力的較為優秀的學生來說,他們更需要激發潛力。于是,幫助這些學生明確畢業設計的重要性,幫助其認識到畢設在專業素養成長方面的不可忽視的作用就很重要,通過建立組團,挖掘學生的學生潛能,通過畢業設計表達自己的思想,從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大學答卷。
2.2提高畢業設計質量
在實際教學實踐中,課題組結合衡水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園林專業、平面設計專業等學生的具體特點,制定了相關措施提高畢業設計質量。
2.2.1其一是采用工作室制度,在大學三年級通過雙向選擇的方式,學生進入不同研究方向的工作室即課題組完成包括畢業設計在內的全年學習任務,學生在課余時間都將在工作室完成導師指定的創作內容。其二是將畢業創作展覽提高到與畢業答辯一樣的地位,鼓勵學生通過具有個性化的方式展覽自己的畢業創作作品。
在工作室制度下,注重少數精英教育的畢業設計成為可能。推行精英式教學體系,以教師工作室作為專業素質教學主體。這一制度強化了各個工作室之間教師與學生的個性,對于藝術教學來說,是一個培養精英的最佳土壤[1]。工作室式教學,首先是不同研究領域教師的研究側重方向的推介,然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自身情況進行應試,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雙向選擇,因為選擇之初就已經進行了多方面的詳細的調查,雙方也是基于一定的研究共同方向而確立類似師徒傳幫帶的關系,研究目的明確,學生興趣高漲。當然,一個有特色的畢業設計工作室,應該在選題、教學方法和成果展示等三方面有明確的計劃和要求,才能保證畢業設計的整體效果[1]。
首先是選題階段。不同的工作室研究側重點不同,整體研究方向的確立是工作室的特色,需要首先確立,例如提出景觀規劃設計領域中正在探討的理論方向或者設計風格趨勢,如生態景觀、新中式景觀、新農村建設等,作為引導學生探討的主攻方向。所以選題之處,應該由不同研究領域研究方向的工作室教師集中舉行推介會,對研究方向的相關知識和內容進行專門講座,提供研究構想。在這之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經過多方面的研究收集資料,思考自己的研究側重點,然后提出選題意向,再與工作室導師討論,商討可行性,最后逐步確定自己的選題。這樣,既能保證選題的質量,又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尊重學生的想法并將該想法進行修正最后付諸實際,增強學生的學習主人翁意識,也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因為同一個工作室的學生之間選題有一定差異,這樣既能讓學生互相幫助互相借鑒學習方法和策略,又能避免選題的千篇一律沒有針對性。
其次是教學方法。畢業設計階段將近一年的時間,在這期間沒有其他課程安排,學生課余時間充裕,除了在外實習就是在學校準備考研等考試,這樣很容易變成漫無目標地等待時間的推進,漸漸消磨斗志。傳統教學方法,那種看圖改圖,就事論事的方法無法在畢業設計階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目前國際上盛行的建構主義教學方法提供了一個改變這種現象的理論基礎,就是教師應該扮演好在工作室畢業設計過程中的角色的教學理論。適當引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以學習者為中心,這樣學習者就更具有興趣和動機,鼓勵學習者進行批判型思維,更易于提供個體的學習風格。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服務者、支持者和合作者[2]。
最后成果展示階段。成果展示是最后一環。但目前為止,成果展示在不同的院校形式不一,受重視程度也各不相同,很多學校并沒有明確要求學生答辯時要有正式的展板布置,有的學校即使有展覽,展示的目的僅僅是評審的方便而做的按照一定規格的陳列,構不成一個具有特色的展覽。在國際上,美術院校都保持一個傳統,就是本科生畢業設計要舉行展覽,研究生畢業要舉辦類似于個展,并配合畢業展覽學習如何把自己推向市場的課程[1]。針對此種情況,應該學習美院的做法,在學生完成畢業設計之后舉辦規模型的展覽,學生根據自己的設計內容精心布置展覽效果,答辯評判委員會應該把展覽布置的效果作為評價畢業設計內容的一項,并在一定范圍內給予評判獎勵。
同時,對不同工作室的畢業設計作品進行集中展示,也可以作為一種教學總結形式,因為在展示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學生個人風采的展示,更是各個工作室展示自己研究方向和成果的機會,同時將這些內容向大三、大二的學生進行了推介,讓學生更了解自己的專業及對在新一屆學生選擇導師參與工作室進行應屆的畢業設計展是重要的參考。
2.2.2嚴格的評審制度。除此之外,與導師工作室指導具體教學過程制度并行的是在開題、中期和答辯三個階段的評審制度。評審過程由本工作室導師、其他工作室教師及從事相關專業的工程師、專家們組成評審組,分別在不同時期進行互評。這個制度保證了各個工作室之間的相互平衡,對于一些與眾不同的選題或方向,在學生繼續深入前就進行嚴密的討論,最終給予意見。這樣保證了學生探索新方向的信心,激勵了學生探索的勇氣[1]。
聯合畢業設計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不同專業不同院系學生共同參加,從各個院校的師生學習和借鑒好的經驗,互相取長補短,激發整屆畢業生的工作熱情。
參考文獻:
[1]臨界狀態的展示——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畢業創作——周老師.網絡(http://blog.sina.com),2012.
[2]路培,劉賀明.園林專業畢業設計“三位一體”模式研究[J].考試周刊,2014(12).
基金項目:衡水學院2014年度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jg2014044),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課題(141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