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科技職業學院 宋悅 張玲萍 陳露
利率市場化下民營銀行風險防范有效性研究①
——以溫州市為例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 宋悅 張玲萍 陳露
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已進入最后階段,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防范我國民營銀行的風險,能有效地規避風險給民營銀行所造成的影響,穩定和促進區域金融發展。本文闡述了溫州市民營銀行的發展現狀,分析了利率市場化下民營銀行所面臨的風險,并提出民營銀行應對利率市場化的對策。
利率市場化 民營銀行 風險 對策
民營銀行是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銀行業的有效補充。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民營銀行在迎來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挑戰,如何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有效地規避和防范風險,繼續保持盈利,成為了民營銀行亟需思考的問題。溫州是中國金融改革的試驗區,這里蘊藏著富有生機的民營經濟、高漲的民間資本市場以及敏銳的投資眼光和活力。因此,以溫州市為例,從多個方面來探討利率市場化下民營銀行風險防范具有的重要意義。
1.1 市場競爭激烈
截至2015年3月,溫州市轄內已有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民營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以及村鎮銀行和農村資金互助社等九大類共47家機構。全市存、貸款余額分別為8817.65億元和7551.7億元(數據來自溫州銀行業總資產破1.1萬億元,中國經濟網),隨著全國首家民營銀行——溫州民商銀行的開業,溫州金融組織結構更趨完善,截至2016年3月23日,溫州民商銀行開業剛滿一周年之際,溫州民商銀行各項存款余額12.96億元,各項貸款余額12.65億元,相對于溫州市轄內的其他銀行來說,溫州民商銀行規模較小,產品較為單一,金融信譽度較低,所面臨的市場競爭激烈。
另外,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利率逐步的市場化、金融脫媒等帶來的挑戰,導致銀行業利潤增長乏力、同業競爭加劇。由于民營銀行的產權形式是民營性質與國有銀行有隱形政府擔保不同,其存在的吸收存款困難、民眾認知度較低、品牌影響力較小。在利率市場化、互聯網金融和金融脫媒的背景下,民營銀行所受到的市場沖擊和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1.2 經營成本較高
國有銀行具有信譽度高、分支機構多、營業網點分布廣泛、運營成本較低等特點,國有銀行在我國形成了獨有的壟斷局面。而民營銀行屬于新興銀行,其民資、民辦、民營的特點決定了民營銀行經營的風險比國有銀行高,信譽度比國有銀行低,吸收存款難度相較于國有銀行高。因此,民營銀行的經營成本相對于國有銀行也較高。
1.3 信用風險突出
全國首批營業的5家民營銀行其營業模式和現有經營狀態各有不同,溫州民商銀行是由溫州本土企業正泰集團和華峰集團作為主發起人所成立的,其采取進園區、進商圈、進產業鏈、進農村的“四進”營銷策略,針對專業市場、商業街區、鄉村集鎮開展金融服務。由于其目標市場為園區、商圈、產業鏈、農村的中小微企業,其財務報表存在可信度低、做假成分高、真實性差等問題,因此其信用風險較高。另外,傳統信用風險和網絡渠道、大數據、云計算等相結合所產生的新型風險,也對民營銀行信用管理提出了較高要求。
利率市場化加大了銀行業間的競爭,提高了民營銀行的經營成本,對民營銀行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民營銀行主要面臨著以下幾個風險。
2.1 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是金融市場上不可回避的一種風險,也是新興民營銀行必須要面對的風險。對于我國首批營業的5家民營銀行來說,其經營模式和狀態各不相同,因此其面臨的信用風險也各有不同,其中溫州民商銀行目標市場為園區、商圈、產業鏈、農村的中小微企業,而這些中小微企業財務報表存在可信度低、做假成分高、真實性差等問題。同時,由于這些中小微企業其經營規模小、經營成本低,抵質押物較少,因此違約成本較低,信用風險較為突出。另外,民營銀行通過網絡渠道、大數據、云計算等方式,為第三方金融機構提供募集資金、設立基金等模式容易使傳統信用風險與新興科技技術相結合產生新型風險,這對民營銀行在信用風險管理方面提出了較高要求。
2.2 市場風險
舒海棠和萬良偉(2014)指出民營銀行的市場風險是由于交易性資產組合,包括金融資產和非金融資產,由于市場的價值波動而導致客戶遭受潛在損失的風險,其中最主要的是利率風險和證券市場風險。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推進,利率水平的波動不僅從經營成本上,同時也從資產損益上給民營銀行帶來了越來越大的影響。民營銀行所吸收的資金主要來源于中小微企業存款、股東上下游產業鏈的企業存款、民間資金存款等,這些存款對利率的波動較為敏感。而民營銀行所放貸的對象以園區、商圈、產業鏈、農村的中小微企業為主,而這些對象同樣對利率的波動較為敏感,因此利率市場化的變動會對民營銀行帶來較大的利率風險。利率的波動引發了市場收益率的不穩定,對于民營銀行來說,市場收益率的過低或不穩定都會使其客戶流失,導致民營銀行不得不選擇風險高、收益高的金融產品來吸引客戶,提升市場占有率。因此,極易導致證券市場風險。
2.3 道德風險
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民營銀行在經營的過程中會面對兩類主要的道德風險,分別為經理人的道德風險和股東的道德風險。民營銀行的經理人風險是銀行所聘請的高級管理層,其掌握著銀行的經營權,同時其又具有專業優勢,處于信息優勢地位,通常會為自身利益,而去追求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項目,特別是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利差收緊,市場競爭激烈。民營銀行的股東為了緩解自身融資困難,利用民營銀行關聯企業貸款,企圖進行圈錢行為,這種行為則會引發股東的道德風險。
自改革開放以來,溫州依靠“溫州模式”和溫州人“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獲得了民營經濟的大發展。溫州市的民營經濟約占溫州經濟總量的95%以上,而這恰恰又造成溫州民間資本的豐富。然而,由于政府主導金融資源配置,導致間接融資比重過大,資本市場不發達,出現民間資本投資難、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兩難”局面。在這樣“兩難”和利率市場的背景下,極易引起民營銀行經理層放松貸款條件,追求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項目,而民營銀行的股東通過股東身份獲取貸款的便利性,極力促成自身企業在銀行的貸款,進行關聯性的貸款,從而引發道德風險。
民營銀行作為金融市場體系的有效補充,是深化我國市場經濟改革的產物。然而,民營銀行具有民資、民辦、民營的特點,其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給我國金融穩定所帶來的風險不可小覷。因此,在推進民營銀行的發展的同時,如何構筑民營銀行的“防火墻“,降低金融風險發展,引導民營銀行健康穩定發展,對相關風險實施有效性控制,讓民營銀行更好地為我國經濟發展服務。
3.1 信用風險防范
2015年3月31日,《存款保險條例》正式發布,并于2015年5月1日起施行?!稐l例》第一條明確規定存款保險“依法保護存款人的合法權益,及時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其中,還將存款險賠付上限設定在50萬元人民幣。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有效彌補了民營銀行信用等級低,對一般居民存款吸引力低的問題。但由于民營銀行民資、民辦、民營的特點,而且其經營的對象均為中小微企業,因此,民營銀行在防范其信用風險時,需及時有效地對民營銀行信息進行披露,建立有效地信息披露制度,強化市場對民營銀行的約束,其中包括民營銀行的財務、非財務以及內部信息,而大股東與民營銀行的關聯交易披露是信用風險最為有效的控制方法之一。
加強信用環境建設,優化民營銀行發展的信用環境,有效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首先,需要加快信用征信系統,建立企業和個人的聯合信用征信,開放信用征信和評級平臺,使信息能向公眾進行有效披露;其次,為信用環境提供一個有效的法律環境,能夠加強法制建設;最后,通過政府職能部門平臺,宣傳和指導信用體系的建立,促使個人和企業重視信用,建立良好的信用環境基礎。
3.2 市場風險防范
民營銀行市場風險是指因市場價格(利率、匯率、股票價格和商品價格)的不利變動致使其表內和表外業務發生損失的可能性。引發市場風險的因素主要包括利率因素、匯率因素、股票價格因素、商品價格因素等。對于利率市場化背景下,民營銀行防范市場風險應實施以下措施。
(1)由于利率市場化的影響,金融市場相關因素變化較快,民營銀行必須要充分研究國際國內的宏觀經濟政策和形勢、經濟發展的現狀、國家政治格局。同時,設置相應的市場風險監測指標和程序,針對銀行總體市場風險水平、盈虧狀況、市場風險限額執行情況等進行持續監測;對產品和業務中所出現的市場風險情況和因素進行分析,及時有效地識別市場風險的性質和類別;實施市場風險限額管理,制度內部審批程序和操作規程,動態更新市場風險限額。
(2)健全銀行產品設計管理機制。民營銀行為滿足存款、貸款等業務需要,設計預期收益率較高的產品,從而忽略了資產配置,導致銀行產品期限、投資方向過度集中而形成了潛在的市場風險。因此,民營銀行應按照客戶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利益訴求,以動態配置的原則來進行投資產品組合設計,及時跟蹤投資產品標的物的價格變化,使其產品能夠多元化,覆蓋各個品種、幣種、期限。
3.3 道德風險防范
(1)建立嚴格的準入和規范的退出機制。隨著國家對民營銀行審批的放開,大批的民營企業希望能夠開辦民營銀行,然而,銀行是特殊行業,其所存在的風險性、傳染性和破壞性不容小覷。因此,在民營銀行準入方面應設置規范門檻并嚴格把關,防止本身存在道德風險的民營企業進入到民營銀行當中,規范民營銀行經營和健康發展。同時,應強制民營銀行將發展狀況及時有效地披露給監管機構,對具有潛在道德風險的民營銀行應加強監管和指導;對已發生道德風險,給社會和民眾造成不良影響的,應強制其退出,保證銀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2)加強民營銀行信息披露,完善監管監督體系。民營銀行應對其財務和非財務狀況進行信息披露,完善資本約束并對關聯交易進行嚴格的規制,有效地防止關聯交易。同時,金融監管部門應積極促成建立行業自律監管體系和社會輿論監督體系,鼓勵行業內部和社會輿論對其經營過程中的行為進行監督,營造出民營銀行規范經營、杜絕關聯交易的良好環境。
[1] 劉飛.利率市場化對我國民營銀行發展的影響分析[J].北方金融,2015(9).
[2] 姚迪克,張暉.民營銀行發展與利率市場化互動機制探析[J].會計之友,2015(4).
[3] 孫昀.民營銀行發展的風險分析與防范[J].山東經濟,2006(2).
F822.0
A
2096-0298(2016)08(a)-063-02
2015年溫州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項目(15wsk226)。
宋悅(1986-),男,浙江溫州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銀行管理、農村金融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