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勇成 徐 燕
探討基層部隊官兵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曹勇成 徐 燕
為了了解基層官兵的心理健康狀況并分析形成原因,提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對策,從而預防不良心理發生,保證官兵健康的心理狀態,提高部隊的團結和整體戰斗力。本研究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對策作一綜述。
基層部隊;心理健康;原因;對策
在部隊建設速度不斷發展的背景之下,軍事訓練更加的嚴格與具體,對于基層部隊官兵而言,這一變化意味著其所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官兵自身的心理狀態也會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本研究對基層官兵的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對策,旨在加強部隊官兵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1]。
基層部隊官兵這一特殊群體,所處的生活及工作條件比較艱苦,且由于日常需完成嚴格的高強度軍事訓練,導致他們的工作以及生活節奏普遍較快,以上因素影響下致使基層部隊官兵的精神長期處于緊張狀態下,當中部分官兵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張榮杰等[2]研究結果發現,基層部隊官兵癥狀自評量表SCL-90總分值顯著高于中國青年常模和中國軍人常模,生活事件量表LES結果顯示“受懲罰因子”是影響官兵心理因素的首要因素,特質應對方式問卷(TCSQ)評分顯示積極應對為41.9%,消極應對為16.0%;另有調查顯示[3-4],相較于普通從業人員而言,基層官兵心理健康的情況不容客觀,焦慮癥以及抑郁癥的發病率均明顯較高,且對于不同兵種的官兵而言,生活在較為偏遠地區,壓力較大,且生活條件較差的官兵焦慮、抑郁癥狀表現得更加明顯。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基層官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分析官兵心理問題的發生原因,做好心理衛生工作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各部隊應高度重視,并進行專業的心理咨詢、干預和治療,防止發生嚴重后果,提高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5]。
2.1 特殊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的影響 基層官兵多生活在與城市隔絕偏遠地區,處在環境惡劣、交通不便、條件艱苦環境下,除了正常的軍事訓練等任務,不能與外界接觸,沒有生活娛樂活動,使官兵感覺生活枯燥、單調、乏味,因此會促使官兵產生焦慮、抑郁、煩躁等不良情緒反應。如存在噪聲、振動、高溫高濕、空氣污染,日常管理嚴格,軍事訓練多、強度大等諸多因素,一些比較艱苦的工作環境及特殊的訓練,使官兵精神常處于緊張狀態,使官兵的心理產生一定的心理障礙[6]。
2.2 家庭環境的影響 調查基層部隊官兵的SCL-90得分發現獨生子女官兵的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恐怖因子分均高于非獨生子女官兵,原因是獨生子女自幼家庭生長環境良好,應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低,單獨完成生活、工作的能力差,因此引起一些負面情緒,與非獨生子女比較容易產生心理問題。還有研究發現已婚軍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未婚者,原因可能是已婚者夫妻兩地分居,日常生活內容較復雜,子女教育等一系列問題尚未得到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導致基層官兵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質量受到不良影響,長期如此,將導致基層部隊官兵出現心理層面上的壓力與問題[7-8]。故而,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必須從官兵自身的心理特點入手,以家庭環境的分析為著眼點,更好的認識官兵的實際需求。
2.3 生活事件對官兵價值觀及價值取向的影響 青年官兵正處在開始獨立生活和工作,是自我意識、自我價值、自我實現和發展的成熟和確立的關鍵時期,對一些生活事件的處理上由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缺乏文化知識、生活經驗及社會交往經驗,使基層官兵不能多角度、多層次、全面的認識自我,不能很好地給自己定位,對現實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認識有著較大的偏差。當個體在某段時間內遭遇很多生活事件時,會感覺和理想的差距太大,心理應激就會增加,從而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
3.1 加強對基層官兵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工作例如如何應對工作、生活中的挫折,如何處理好家庭、婚戀關系等。對官兵要定期進行觀察,一旦發現官兵有不正常心理表現的,應及時的教育、引導進行治療。建立基層官兵心理門診,配有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對官兵進行心理疏導。政府要建設高標準的專業咨詢室和測評室等心理衛生工作,建立心理檔案,做好保密工作,國家要投入經費,加大投資力度。只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諧友愛的內部關系、保持健康有度的工作節奏、維護和促進官兵心理健康,為減少軍人心理疾病和消除心理不適的主要手段。使官兵把握自己的心理活動規律及不同環境下的心理特點,從而很好地排除心理健康障礙,積極地在部隊工作。
3.2 加強基層官兵的世界觀、價值觀教育 各級領導應該正確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疏導是相輔相成的,應加強軍人世界觀、價值觀教育,從思想上重視部隊心理服務工作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是提高部隊戰斗力、保持部隊安全穩定重要措施。把心理健康教育和軍事計劃和年度功能工作計劃結合起來,進行統一的安排,基層單位醫務人員要配合軍事領導做好人格教育工作,子啊開展工作中要有針對性,在對基層官兵的性格、脾氣、氣質、愛好等進行了解后,有的放矢,充分提高我國基層官兵的身心健康[9]。
3.3 加強心理干預 采取得力措施,在軍事訓練和工作之余對個別患有心理疾病的官兵進行心理干預,通過短期的培訓和外派學習和請專業心理醫師講座等方式,從而培訓基層的兼職心理醫師和心理衛生骨干,以便及時的發現和消除官兵心理疾患。加強官兵之間的協作性和心理相容性訓練,努力營造和諧寬松的基層軍營氛圍,讓廣大官兵在緊張的生活和嚴格管理高強度訓練中自行解壓,防止心理疾病的再次發生[10]。
3.4 增加文體活動 鼓勵官兵積極參加各類文體活動,培育其興趣愛好,緩解因為社會、心理、身體等各方面帶來的壓力。以及對心理健康帶來的不良影響,對于剛入伍的新兵和將退伍的老兵在軍事演習和搶險救災中集中組織進行心理教育心理咨詢和心理疏導等,通過單位的宣傳櫥窗和黑板報等渠道宣傳心理衛生知識,幫助官兵積極掌握自我心理調控的有效方法,從而提高部隊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確保部隊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11]。
綜上所述,軍人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其基礎心理健康水平不同于地方人群,因其職業的特殊性,他們不但要面臨戰爭的高風險,還要面臨部隊、家庭和社會應激等諸多問題。各種突發性事件的挑戰使他們承受著較大的心理和社會壓力,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較一般人群差,容易誘發心理應激反應。基層官兵的心理健康狀況直接關系到部隊的穩定和團結,從而影響部隊整體戰斗力。
基層官兵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各級領導要予以關注,通過分析官兵心理問題現狀、產生原因等采取相應的措施,改善工作條件、提高基層官兵心理素質,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工作,增強心理適應能力。官兵的身心健康不僅是提高軍隊戰斗力的需要,同時對我國日新月異的軍隊發展、軍事需要、社會發展的多方位發展的共同需要[8]。
[1] 韓向前,翁維玲.不同身份青年軍人幸福感比較[J].中國臨床康復,2005,9(4):74-76.
[2] 張榮杰,吳錦輝,曲樂,等.基層部隊官兵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人民軍醫,2009,8(52):489-490.
[3] 李娟,王芳芳.某部基層部隊官兵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中外醫療, 2010,12(34):19-20.
[4] 劉素珍,龔殿祥,趙華,等.軍人焦慮、憂郁情緒研究:I環境、文化、軍齡及其它[J].心理科學,1999,22(1):30-33.
[5] 劉建斌,葉蘭仙,郭堅.作戰部隊基層官兵焦慮、抑郁情緒測查分析與干預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08,3(6):11-13.
[6] 郗敏,付華.某部特種兵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J].中外醫療, 2009,28(1):119-120.
[7] 黨永進,張瑜花,沈昌明,等.基層部隊官兵心理亞健康的思考[J].當代醫學,2009,15(7):159-160.
[8] 沈昌明,黨永進.基層部隊官兵開展健康教育的思考[J].當代醫學(學術版),2008(3):117.
[9] 呂健.解決基層部隊官兵心理問題的對策建議[J].人民軍醫,2009(7):417.
[10] 楊葉芃,王曉慧.部隊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及對策[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07,25(6):445-446.
[11] 張清潔,孟文峰,趙杰,等.心理干預對基層官兵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4):525-52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2.005
重慶 400014 中國人民解放軍77103部隊衛生隊 (曹勇成 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