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娟 朱國良
1例麻風復發病例的護理
羅麗娟 朱國良
報告1例麻風復發病例的護理體會。患者左側胸、腰手掌大小淡紅色斑,表面稍發亮,無鱗屑,中央見“免疫區”,且局部伴有閉汗、麻木;雙足短縮呈馬蹄足,并出現單純性足底潰瘍,伴大量黃色腐肉。治療上予多菌型聯合化療。通過實施足底潰瘍護理、假肢安裝后殘端護理、心理護理等措施,患者病情得到控制,預后良好。
麻風病,復發;護理
麻風病是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主要分布在農村和邊遠地區。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可出現皮膚黏膜及神經損害的癥狀,表現為手、足、眼的嚴重畸殘和毀容,造成終身的畸殘和心靈的傷害[1]。2010年8月,江西省景德鎮市皮膚病醫院于麻風村診治了1例麻風復發患者,經2年多的治療與護理病情得到控制,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患者,男,1942年出生,2個月前左側胸、腰部出現紅斑,閉汗伴麻木。當時未引起重視,皮疹逐漸增大,麻木感加重。遂于2010年8月4日對其體檢中被發現,本次發病以來無麻風反應,測體溫36.5℃,脈搏81次/min,呼吸20次/min,血壓140/80mmHg。左側胸、腰手掌大小淡紅色斑,表面稍發亮,無鱗屑,中央見“免疫區”,外緣模糊,內緣清楚。右側眉毛脫落,雙下眼瞼外翻呈兔眼,雙側視力均減退,右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均短縮,10個感覺點均消失,左無名指、小指呈爪形,10個感覺點正常。雙足短縮呈馬蹄足,并出現單純性足底潰瘍,伴黃色腐肉。實驗室兩塊皮損涂片查菌分別為1+和2+,BI 0.5,肝腎功能均正常。隨即采取多菌型聯合化療方案,予利福平600mg每月1次監服,氨苯砜100mg每天1次自服,氯法齊明300mg每月1次監服和50mg每天1次自服,療程24個月。經過1個多月的護理,患者雙足底潰瘍愈合良好,2年后復查皮損查菌為陰性。該患者曾于1964年確診為麻風病。2014年予患者安裝假肢。
2.1 足底潰瘍的護理 麻風病足底潰瘍的發生率約為30%,時愈時發或經久不愈,往往導致畸形[2]。該患雙足短縮呈馬蹄足,并出現單純性足底潰瘍,伴黃色腐肉。遵醫囑用聚維酮碘消毒創面,周圍皮膚用3%過氧化氫溶液擦洗,用無菌鑷子輕輕夾起松動的壞死組織及異物,用剪刀除去失活的組織及痂皮。待壞死腐肉減少改用0.9%氯化鈉溶液清洗創面,每次清洗創面擦干后,表面涂抹清創膠,泡沫銀敷料(Comfeel)覆蓋并固定,第3天更換1次。經過4次換藥,創面顏面變紅,腐肉減少。換藥第21天,創較前明顯縮小,無黃色壞死組織,有少量血性滲液,無異味,見表皮生長。局部使用聚維酮碘消毒皮膚創面,使用康惠爾促上皮化進程的滲液吸收貼。第30天,潰瘍面愈合良好。
向患者發放護理包,內有眼藥水、防護鞋、敷料、繃帶膠布等。同時指導患者正確自我護理雙足。臥床休息,抬高患肢,減少不必要的活動,必要時用輪椅代步。每天堅持用溫水泡足20min,刮除厚皮與老繭,并在皮膚水分干燥處涂潤膚霜,保持皮膚水分不蒸發。避免外傷,定期自我檢查有無小傷口、水皰或腫脹、發紅、發熱及壓痛部位。發現膚損及時與醫務人員聯系。
2.2 假肢安裝后殘端護理 理想的殘端不僅可為假肢的安裝和穿戴提供良好的條件,且可減少殘端潰瘍的發生[3]。2013年,患者左小腿進行了截肢,次年為其安裝假肢。安裝假肢前,向其解釋殘端護理的重要性,并教會患者包扎方法及注意事項。囑患者伸膝包扎,由下向上,繃帶層層相貼,加大對殘端的壓力。指導患者臥床時,抬高膝關節,在膝關節伸直位時主動收縮股四頭機,用軟毛刷輕輕地由殘端向膝關節呈向心性按摩,每天3次,每次15min,待殘端皮膚有一定的角化后可將殘端置于柔軟干草的桶內摩擦、轉動,每天2次,每次5min,以適應負重的需要,適時加大力度。定時檢查殘端皮膚知覺,麻木的皮膚盡量不要負重;檢查假肢是否能納入假肢接受腔,是否在最佳位置,殘端用2層彈性襪套被覆,用棉襪或絲襪最好。每晚檢查殘端有無紅腫、擦傷、水皰。每晚清洗殘端,用軟毛巾擦干,涂上凡士林按摩。對發生水皰用75%乙醇消毒后,用無菌注射器抽取皰液,無菌紗布覆蓋,囑咐勿用厚的敷料,否則水皰壓力增大,局部缺血形成潰瘍。出現水皰后仍要繼續步行訓練,減低強度,但切勿停止,使殘端皮膚進一步角化,增加耐磨力。
2.3 眼部護理 患者雙下眼瞼外翻,造成閉眼時結膜和角膜的暴露,增加外界刺激機會,易造成角膜損害,引發麻風病失明的重要原因。指導患者注意用眼衛生,少看書報、電視。勿用手和臟布揉擦眼睛,白天戴護目鏡,夜晚戴眼罩,防止灰塵進入眼睛。要養成每天照鏡子的習慣,如發現局部有紅、腫等癥狀時,及時與醫務人員聯系。
2.4 心理護理 麻風病是一種病程長、多系統、社會性極強的慢性傳染病,且長期受到人們的偏見和恐懼,給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和心理障礙。該患者被麻風病纏身多年,家無親戚朋友,無兒無女,多年獨自一人住在本院麻風村,性格變得懊喪、自卑、孤僻,時而性格暴躁。本院員工平日主動關心和幫助他,為他排憂解難,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要求,如:為他安裝數字電視、修繕房屋,聘請專門的護理員照顧他的生活起居,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生命質量。與他溝通時多采用傾聽方式,認真聽他話語,并恰當地表示關心與同情,使他感到親切、溫暖。給他患藥時,以不怕累、不怕臟、嫻熟的技術和沉著的態度,使他從內心深處信任本院員工。同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他講解麻風病復發原因及日常自我護理方法。在患者積極配合下,2年的治療與護理得以順利完成,病情得到控制,足底潰瘍痊愈。
該患者創面感染嚴重,滲液較多,故選用康惠爾泡沫銀離子抗菌敷料,它起到吸收滲液和抗感染的雙重作用:(1)通過其32D發泡高分子材料,能垂直吸收原位保留滲液,保持創面濕潤的環境,避免正常細胞脫水失活并加速新微血管的生長。(2)通過持續有效地釋放銀離子,達到迅速殺菌、溶菌,抑制細菌繁殖的功能。清創期配合應用了清創膠后更激活了多種酶和酶的活化因子,激活了機體內源性的清創的過程,促進了壞死組織與纖維蛋白的溶解,加強了自溶清創的效果[4]。
在現代醫學科技發展條件下,麻風病是完全能夠治愈的,但由于傳統觀念,人們認為麻風病是不治之癥,加上如治療不及時,還會導致畸殘,外觀丑陋,因此社會仍有一部分人存在談“麻”色變,對麻風患者產生歧視和偏見,使得麻風患者身心受到重創。俗話說,醫病先醫心,根據患者不同心理狀態,采好不同心理疏導方法,與醫務人員建立信任,使其產生歸屬感,同時,正確講解麻風病相關知識,幫助患者正確認識和對待疾病,緩解心理壓力,從被動接受治療、護理轉為主動配合,使其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1] Srinivasan H,何達損,張國成.麻風病人殘疾預防實用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1-126.
[2] 熊繼杰.麻風病防治實用手冊[M].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12-113.
[3] 韋曉宇.麻風病人截肢與假肢安裝后殘端的護理[J].中國麻風雜志,1998,14(3):177-179.
[4] 王震云.醫用傷口敷料的研制與臨床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1):87-88.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1 cases of leprosy recurrence was reported. Patients with left chest and waist size of the palm of your hand light red spot, surface slightly shiny, scaly, central to see a "zone of immunity" and accompanied by local ischidrosis, numbness; biped shortening was equinus and simple plantar ulcer, with a large number of yellow flesh. Treatment with multiple bacterial chemotherapy.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plantar ulcer nursing, prosthesis installation stump nursing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measures, the patient's condition under control, the prognosis is good.
Leprosy; Recurrence; Nursing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2.064
江西 333000 江西省景德鎮市皮膚病醫院 (羅麗娟 朱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