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偉 江河 黃斌 劉軍
異種脫細胞真皮基質覆蓋自體微粒皮治療大面積深度燒傷的臨床療效體會
李建偉 江河 黃斌 劉軍
目的 分析異種脫細胞真皮基質覆蓋自體微粒皮治療大面積深度燒傷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50例大面積深度燒傷患者納入此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采用早期切(削)痂術,隨后對患者采用異種脫細胞真皮基質覆蓋自體微粒皮予以治療,并對患者的脫細胞真皮以及創面修復情況予以觀察。結果 此研究中的50例患者經過異種脫細胞真皮基質覆蓋自體微粒皮治療后,35例患者創面愈合在90%以上,10例患者創面愈合在60%~90%之間,5例患者創面愈合在40%~60%,殘余創面通過二次手術,小皮片移植完全愈合。結論 大面積深度燒傷患者在臨床治療中應選擇異種脫細胞真皮基質覆蓋自體微粒皮進行治療,其效果顯著,有助于創面的修復。
脫細胞真皮;自體微粒皮;大面積深度燒傷
伴隨燒傷醫學水平的不斷完善以及發展,大大提升了大面積深度燒傷患者的治愈率。其中異體皮在臨床廣泛應用,但是異體皮的價格很高,同時還具有微生物傳播病的可能性[1]。國家對器官捐贈、獲取、移植的相關法律頒布后,使異體皮獲得更加困難,臨床應用受到限制。為此,臨床中應選擇一種價格較低,且來源廣泛的覆蓋物替代異體皮,成為研究熱點。此研究對本院收治的50例患者采用豬脫細胞真皮基質覆蓋自體微粒皮進行治療,現將治療效果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于2013年3月~2015年9月期間收治的50例大面積深度燒傷患者納入此研究中,其中男女患者比例為7∶3,年齡19~55歲,平均年齡(38.1±10.2)歲。所有患者燒傷的面積在60%TBSA以上,同時為深Ⅱ°~Ⅲ°燒傷。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進行常規治療,如補液、抗感染以及營養支持等,使得患者可以平穩的度過休克期。并在患者受傷后的3~6天,對創面進行切削痂術,直至深筋膜位置處,將健康脂肪予以部分保留,同時對創面進行相應的止血,將腎上腺素生理鹽水按照1∶20萬對患者進行濕敷,時間大致為15分鐘,并采用生理鹽水或者雙氧水對其進行沖洗,隨后實行拭干,用苯扎氯銨溶液濕敷10分鐘等待植皮。按照患者的實際創面大小情況,按取皮和植皮對其所需面積予以計算,其比例為1∶6~1∶10。在患者頭部或者健康皮膚處切取0.2 mm的刃厚皮片,不銹鋼量杯中放置自體皮片,隨后將其用電動微粒皮機制備成<0.1 cm2的微粒皮。選取厚型的異種(豬)脫細胞真皮,用生理鹽水對其進行3次沖洗,用小尖刀在豬皮上間隔打孔,有利于皮下積液或分泌物引流。在異種皮靠內層的面上,用微粒皮皮漿對其進行涂抹,或將微粒皮直接均勻地涂抹在切削痂創面上,選擇已經制備完成的異種皮對患者的創面進行覆蓋,在此過程中需要將涂有微粒皮的一側對向創面處。通過訂皮釘對其進行固定,外層處應選擇納米銀醫用抗菌敷料、厚棉墊等進行固定以及用彈力繃帶加壓包扎。患者在手術完成后,其創面不應受到一定的壓力,如果創面敷料無大量滲出,或者無異位,應在手術后的7~10天予以換藥,對異種皮和創面的實際情況予以觀察,查看其皮下是否存在積血或者積液現象等,當出現特殊情況時,可以對其進行引流,通過銀離子抗菌敷料對其進行固定。隨后按照患者的實際狀況每隔2~5天進行一次換藥,在2周后如果效果良好可以對患者通過半暴露方法進行治療,在3~4周后異種皮如出現干燥現象,同時異種皮出現脫落,其下微粒皮有的已生長連接成片,有的小片狀密集散布,此時應及時給以創面浸浴治療,去除分泌物,減少帶菌量,創面位置可以使用生長因子促進微粒皮生長,直至散在片狀微粒皮融合,創面恢復愈合狀態。若異種皮與創面緊密粘連,難以揭除,應用醫用貼膜或保鮮膜包裹異種皮,1~2天后異種皮軟化,并與創面分離,易于揭除。對暴露殘余肉芽創面進行二期植皮修復。
此研究中的50例患者經過異種脫細胞真皮基質覆蓋自體微粒皮治療后,異種皮貼敷效果良好,患者在初次換藥后異種皮呈現變黃現象,且較為干燥,低位受壓位置處存在潮濕現象,同時部分伴隨積液,在對其進行開窗引流之后并未出現脫落現象。2周后異種皮表現為黃褐色或者紫黑色,3~4周后依舊保持干枯,同時和創面呈現一種分離現象。按照微粒皮實際融合情況而定,35例患者創面愈合在90%以上,10例患者創面愈合在60%~90%之間,5例患者愈合程度達到40%~60%,殘余創面通過二次手術,小皮片移植完全愈合。所有患者在手術后的2個月,創面外觀恢復良好,并具備良好的彈性。
大面積深度燒傷患者的主要治療原則是怎樣提升生存率,以及如何對創面進行封閉。曾有學者對大面積深度燒傷患者通過自體微粒和大張異體皮進行移植治療獲取了顯著的效果[2]。而就目前而言,異體皮因為相關因素減少了其用量,因此異種皮的選擇和應用在臨床中逐漸受到了重視。而經過臨床研究證實,在諸多的異種皮中,豬皮的臨床效果顯著。而異種皮通過相關手段處理之后,將其上皮細胞、微血管內皮細胞以及朗格漢斯細胞進行充分的消除,從而將免疫原性予以減少,提升了其組織相容性[3]。此研究通過分析可知,異種皮經移植后,并無積液以及感染等現象,同時其脫落時間大致延長到三周之后,當患者的覆蓋物出現脫落現象后,其創面均獲取了封閉,大大提升了臨床治療效果。
異種皮和其他覆蓋物相比較而言,其優勢大致為:(1)脫細胞豬皮的組織相容性較為顯著,同時削弱了其抗原反應,在對患者進行移植之后,對自體微粒皮成活、擴展、融合直到創面封閉,提供有利愈合環境。(2)異體皮來源具有一定的困難,不能滿足燒傷救治的需求,而豬皮來源途徑廣泛,對脫細胞的處理手段較為成熟,且價格較低,緩解了患者的經濟壓力,有助于在臨床中推廣。因此異種皮能夠代替異體皮,并且為一種良好的覆蓋物[4-5]。(3)脫細胞豬真皮可以在常溫進行保存,同時運輸方便,使用簡單。(4)脫細胞豬真皮的彈性良好,并且具備相應的韌性以及柔軟性,可以對創面進行相應的覆蓋。(5)采用異種脫細胞真皮基質療法可以改善機體的免疫功能[6],對防治燒傷感染,提高大面積深度燒傷患者治愈率,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確保自體微粒皮移植可以獲取顯著的效果,采用異種皮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對以下幾點內容予以重視:(1)應選擇較厚的異種皮,有助于濕潤狀態的保證,同時為自體微粒皮創建一個適宜的環境,其溫度、濕度、pH值等均合適,從而對其生長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7]。(2)自體微粒皮密度應較密,并盡可能的選擇漂浮方法將其轉移到異種皮中,而控制比例應在1∶8之間。(3)異種皮包含真皮內層以及外層,在對患者進行移植之前,需要對其進行相應的區分,確保內層可以朝向創面。(4)異種皮和異體皮相比較而言較硬,因此在進行移植時需要緊密貼附,以免和創面之間出現間隙,從而對創面愈合產生了影響。(5)異種皮具有較強的通透性,同時無良好的保水功能,極易出現干燥現象,因此需要對其濕度進行相應的保持。
綜上所述,異種脫細胞真皮基質覆蓋自體微粒皮治療大面積深度燒傷患者,其具有一定的優勢,同時有助于創面的修復,能夠提升臨床救治率。
[1] 寧勇,劉明鎖,劉文文,等.異種脫細胞真皮基質覆蓋自體微粒皮治療大面積深度燒傷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4(44):91-92.
[2] 譚佳麗,王曉晨.異種脫細胞真皮基質覆蓋自體微粒皮治療大面積深度燒傷療效分析[J].中外醫療,2015(16):83-84.
[3] 劉江月.異種脫細胞真皮基質與微粒皮復合移植的臨床應用體會[J].山西醫藥雜志(下半月版),2012,41(18):968.
[4] 孟永博,周濤,辛儉,等.異種脫細胞真皮復合自體皮移植治療功能部位燒傷的臨床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26):113.
[5] 寧勇,劉明鎖,劉文文,等.異種脫細胞真皮基質覆蓋治療大面積混合度燒傷患者的效果觀察[J].疑難病雜志,2015(5):523-525.
[6] 馮祥生,張敬群,陳曉東,等.脫細胞異種真皮基質療法對重度燒傷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CD].中華燒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2, 7(3):264-268.
[7] 陳明華,林源,齊映亮,等.削痂保留部分變性真皮聯合覆蓋異種脫細胞真皮基質治療成人深Ⅱ度燒傷創面[J].中華燒傷雜志,2014, 30(2):143-14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6.044
云南 650101 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燒傷科 (李建偉江河 黃斌 劉軍)
劉軍 E-mail:cyygk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