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敏
摘 要: 本文分析地方工科院校英語專業本科口譯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提出從教學大綱的制定、教材、師資建設、教學方式等方面對口譯教學進行改革,探索出適合地方高校本科在校生水平的口譯教學方法。
關鍵詞: 地方工科院校 建構主義 口譯教學
一、地方工科院校英語專業本科口譯教學存在的問題
據統計,截至2013年,全國共有本科院校2198所,其中近八成開設英語專業,而口譯課程幾乎是所有英語專業本科高年級的必修課程。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地方院校近年來紛紛提出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辦學理念,而在口譯教學方面,如何結合高校自身的學科優勢,探索出適合本科在校生水平的教學方法,培養出應用型口譯人才,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1.口譯教學的師資薄弱。
梅德明指出口譯課教師應該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具有語言教學和翻譯教學經驗的雙語教師,二是具有豐富口譯經驗的職業譯員,或具有一定經驗的兼職譯員或者業余譯員,經常承擔各類口譯任務的高校外語教師是理想的口譯課教師人選。Dawrant教授指出,一般來講,一個具有較強雙語能力的人,經過5-10年的培訓和鍛煉方可成為專業口譯員,而專業口譯員必須經過口譯課教師資格培訓才可以成為口譯教師(梅德明,2006)。作為地方工科院校,其大多數口譯課教師沒有接受過系統全面的口譯訓練,承擔口譯任務的機會不多,口譯實踐經驗匱乏。教師梯隊不健全,往往只有1至2名教師承擔口譯教學,缺乏討論交流教學方法的機會,只能自己摸索著進行教學。
2.口譯教學目的不明確。
本科階段口譯教學沒有明確的大綱,參照人事部出臺的翻譯資格考試口譯和筆譯的標準:“二級口譯、筆譯: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和良好的雙語互譯能力,能勝任一定范圍、一定難度的翻譯工作。”“三級口譯、筆譯:具有基本的科學文化知識和一般的雙語互譯能力。”對于地方院校而言,由于生源質量參差不齊,有些學生很難達到口筆譯能力三級標準。
3.口譯課時少。
口譯課一般在英語專業高年級開設,學時少則32學時,多則48學時。然而,只有通過大量的練習,才能嫻熟地運用技巧。北京外國語大學對口譯學員提出的要求是兩年內至少做到2000個磁帶小時的練習,這大大超出了課堂幾十個學時的長度。
二、建構主義
建構主義始于皮亞杰的認知理論,融合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等學科知識,對語言教學有著重要影響。建構主義學者認為學習的過程即為知識構建的過程,肯定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知識習得過程并不是簡單的教師單向灌輸的過程,而是由學生通過各種活動,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過程。建構主義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協作學習、情境創設及真實學習環境下的意義構建(周東彪,2014)。建構主義的教學理念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第一,強調學習者的主體性和選擇性,突出學習作為一種認知是主體能動選擇、主動構建的過程,其中心在于學習者的“學”,而“意義構建”是整個教學過程的最終目標。第二,建構主義教學活動強調在真實的問題情景中,借助社會交往與周圍環境的交互,解決真實問題,使學習者習得技能。第三,教學應以合作學習作為主要策略。教學過程不應該是教師一個人講到底的單向信息傳遞,而應是師生間、同學間的雙向或多向交互活動(彭清,2011)。
三、建構主義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本科口譯教學改革
1.制定適合學生實際水平的口譯教學大綱。
作為教學指導文件,教學大綱的制定以學科內容及其體系和教學計劃的要求為基礎,以綱要的形式規定課程的教學目的、任務;知識、技能的范圍、深度與體系結構;教學進度和教學法的基本要求。作為地方工科院校,其英語專業學生的整體生源質量較專業外語院校及綜合性高校有一定的差距,雖有部分學生的基礎較為扎實,但整體水平很難達到三級口譯的要求。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制定適合學生實際水平的教學大綱,以本院為例,大綱的制定并不是以培養職業口譯員為導向,而是以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聯絡陪同口譯能力為目標,同時結合自身工科院校的優勢學科,適當加入冶金、采礦等方面的素材,拓寬英語專業學生的知識面。
2.融合工科院校的自身優勢,整合各類教材。
傳統的英語口譯教材,多以專題為導向,對學生的英語基礎要求較高。然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往往出現教師一堂課“灌到底”的現象,或者只有少數幾個學生對口譯內容做出積極反映。與教學大綱的制定類似,在口譯教學中選擇適合學生水平的材料至關重要,以本學院為例,結合機電、采礦、冶金、土木等工科學科的優勢,在口譯技能的訓練方面,可以將相關學科的簡單介紹性材料作為素材,讓學生掌握口譯技巧。
3.加強師資建設。
讓教師“走出去”,近可以立足于本地,加強與本地其他高校英語專業口譯教師的交流,互相觀摩教學;遠可以輻射國內和國際的知名院校,以短期訪學等方式,接觸不同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除了教學理念的學習外,還應組織教師進行口譯技能的培訓,提高教師本人的口譯業務素質,以期在課堂中能更清晰地講解口譯技能。
4.基于建構主義,采用多種教學模式。
在建構主義教學理念的影響下,產生了一系列教學方法,如情景教學法、支架式教學法。以情景教學法為例,選取難度適合學生水平的材料后,創設諸如旅游場景、會議場景,口譯完成后,采取學生互評和教師點評相結合的模式,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如在課堂中運用支架式教學法,讓學生明確每堂課的教學目的,為達到這一目的,需要學生掌握哪些知識和技能,而后設定情景,引導學生進入情景,通過獨立探索及協作學習,習得技能,并及時進行效果評價。
參考文獻:
[1]梅德明.高級口譯教程[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2]周東彪.從建構主義視角探討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安徽大學碩士畢業論文,2014.
[3]彭清.建構模式下地方院校英語口譯教學改革[J].高等函授學報,2011(9).
基金項目:2013年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院級教改課題《建構主義視角下地方工科院校英語口譯教學改革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