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蕾++操露++羅文彬
摘 要: 在信息技術與教學相融合的“微課”時代,隨之而來的新的教學改革悄然開始,本文重在探討微課在高等數學教學與信息化教學融合中的應用,以高數中的經典內容“微積分基本公式”為例進行介紹。
關鍵詞: 微課 高等數學 信息化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微課重在解決疑難,突出的是個性問題,是教學的某個環節,是教學中的難點突破,是課后的習題講解。微課的作用重在解惑。高等數學作為理論性比較強的一門課程,很多內容還是比較抽象的,借助微課這個新的載體,可以將很多疑難知識點以微課的形式展現出來,短小精悍,這樣之前理論性較強的教學模式將會有一定程度的改變,然后不斷加強課程設計,做到“寬基礎、重應用”,研究出最優的教學策略。
1.微課推動的改革——高等數學教學與信息化教學的新融合
高等數學教學有自身的特點,幾何語言和符號是其主要的表述形式,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板書;高等數學的教學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使其具備一定的數學素養。在多媒體、信息化教學的條件下,一方面要保留傳統教學模式的精髓,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另一方面要把高等數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解決其他專業的實際問題中,凸顯其工具性的特點。同時為了適應現代教育技術和不同專業學生的需求,教師要提高其素養,用旁征博引征服學生,用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使自己成為“個性化”的教師。
“微課”時代的到來,為高等數學教學與信息化教學提供了新的載體和工具。微課雖然只有短短的數十分鐘,但是需要進行好的教學規劃,良好的微課應該是井然有序的,雜亂無章而隨意的微課是與微課理念是背道相馳的。要做到能有效解決實際教學問題,具有針對性地解惑、啟惑,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這就要求教師熟練掌握各種教學電腦軟件的使用和多媒體技術及視頻制作和處理的技術。課堂教學活動中課件必不可少,如果教師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和數學基礎動手制作具有特色的PPT,把抽象復雜的數學概念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眼前,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強化對相關內容的理解,無疑會讓自己的課堂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1]。但是微課教學的課件跟以往的PPT有所不同,更注重簡潔和短小精悍。有了微課和現代教育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網絡環境。這樣既能使學生和老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更多的交流,還能把課堂學習延伸至課外,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成為學習的主體。
2.微課在高等數學教學和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
“微課”是指按照課程大綱及教學實踐的具體要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某實際問題等)或教學環節而展開的精彩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微課”是為了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而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從而以多媒體形式展示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但又不同于傳統意義的多媒體教學。它的形式是自主學習,目的是取得最佳學習效果,設計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形式是流媒體。內容是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時間是簡短的,本質是完整的教學活動。簡而言之就是“短”、“小”、“精”。微課的制作要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微課具有以下特點:微課雖然非常短小,時間大概在15分鐘左右,比不上一般課程的豐富,但它意義非凡、效果顯著,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一般情況下一個微課只講解一兩個知識點,看似很少很慢,但穩步推進,實際效果并不慢,微課有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過不間斷的微知識、微學習,從而實現大道理、大智慧[2]。
高等數學教學改革一直在不斷地發展。分級教學、分層次教學、模塊式教學、引入MATLAB等數學軟件進入教學過程等方法在實踐中得到鞏固和發展。隨著微課概念的引入,教學改革必將更深入,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入微課,與單純獲得大量信息不同,它可以具體到每一個知識點的教學。例如,高等數學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公式的教學是教學內容的重中之重,基于微課具有的特點,為這些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公式的教學提供更有效的方式。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旋轉曲面”知識點,在現實生活中旋轉曲面處處存在。生活中的器具用品、街道上的一些路燈和垃圾桶都是旋轉曲面。教師可以將現實生活中的具體的旋轉曲面建筑錄制下來[3]。另外,教師也可以制作一些小實驗,用紙張或者木板通過旋轉教師自己制作旋轉曲面,這樣有助于學生空間幾何想象力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將新授課授內容分解為一個個小的知識點,分解成不同的相對細致的小環節,每個知識點、每個環節利用相應的微課資源,既克服信息化教學的缺點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種方法使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信息資源,有效啟發學生的思維:或以小組形式圍繞某一知識點發表各自意見和看法,共同研討、相互啟發、集思廣益地進行協作學習。
3.微課制作舉例
以高等數學中的經典內容——微積分基本公式為例說明。
3.1微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方案
3.1.1教學內容:微積分基本公式
微積分基本公式揭示了定積分和不定積分之間的內在聯系,在積分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3.1.2創新點
根據數學來源于社會生活又應用于社會實踐的基本理念進行創作設計;將數學建模思想融入課堂;著重體現數學的應用價值;使學生深刻領會牛頓·萊布尼茲公式的基本思想及使用價值,并了解有關的人文知識;培養學生通過分析、綜合、歸納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1.3教學目標
熟練掌握微積分基本公式,理解積分上限函數的概念;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聯想、對比、概括及思維轉化能力。
3.1.4教學重難點
重點:應用牛頓萊布尼茨公式計算定積分;
難點:積分上限函數求導。
3.1.5教學方法
以教師講授為主,結合啟發式與問題引導式組織教學,并利用實例,視頻等輔助教學。
3.2微課程視頻制作方案
視頻制作中,PPT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PPT的設計:
3.2.1內容設計
首先,PPT只放核心內容,邊邊角角的東西可以通過教師的語言和動作表達出來,不能照本宣科讀PPT;其次,PPT內容設計要有啟發性、懸念性,引導學生步步深入;最后,PPT的布置要合理。
3.2.2版面設計
首頁與封面設計:采用PPT的首頁作為封面,這樣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知識點與作者。顯示簡明扼要的微課標題,作者及單位;學科、章節及教材;適當的邊飾。背景:就好似人的皮膚,盡量以素雅為主,能烘托字體,不能太艷麗,凸顯內容又不能太亂,做到美。中間頁:放置主題內容,右下角留出空白放置教師畫面,同時不擋住文字。背景應比首頁更簡單,沒有背景或是某種純色的背景,太素顏也不好。尾頁設計:可以加入感謝語、微課題目,簡潔即可。
3.2.3美學設計
整個PPT中,50%左右文字,20%左右圖片,30%組左右空白,文字顏色最好不要超過3種,上下一致,左右協調,翻頁動畫可以有數種,個人覺得2至5種翻頁效果是合適的,不要連續好幾張都全部是圖片或者全部是文字。
3.3錄制與剪修
錄制背景簡潔,最好是淺色,不要出現其他雜物。聲音大小合理,攝像頭不朦朧,攝像角度最好從正面。
后期制作原則:時間15分鐘左右,聲音清楚,圖像清晰[4]。
參考文獻:
[1]鄧春源,馮偉貞.信息化教學條件下高等數學教師角色探討[J].2010.6.
[2]左傳桂.淺論微課在高等數學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J].2014.9.
[3]張霞.微課程的設計[D].開發與應用研究,2014.
[4]劉梅.淺談“微課”及其在高職專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