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葉華++劉丁
摘 要: 專業建設的目的是培養優秀人才,要培養出具有更強競爭力的高級計算機專業人才,必須進一步加強人才培養改革,提出科學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增強教學資源建設和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四項措施,通過上述舉措的實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使得學生在考研、出國和競賽獲獎等各方面均取得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 專業建設 計算機 人才培養
1.專業建設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教育是知識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人才的重要搖籃[1],培養和造就一批又一批的高質量人才,是時代賦予高校的歷史使命,也是高校工作人員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專業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人的成長需要而設置的學業類別,是高校發展的核心內容和關鍵載體,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基本單位[2]。專業建設是一項涉及人才培養、學術隊伍建設和科學研究等諸多內容的戰略性基礎工程。
專業建設的目的是培養出優秀人才,人才培養的成功必然能夠促進專業的發展,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為此,高校必須從實際出發,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有力、有效地推動人才培養,構建培養人才的新機制,在實現培養和造就人才的同時促進專業建設。
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以往狀況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目的是培養能夠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軟硬件、網絡等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受到計算機研究與計算機應用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基本的研究和開發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專業擁有相關的軟硬件設備和開放的環境,主要是以社會需求為依托設置專業方向及課程,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等方面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的學生擁有良好的基礎理論知識、實踐動手能力和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就業競爭力,從事計算機行業及相關領域教學、科研、運行管理和技術開發等方面的工作。
為了加快專業建設步伐,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結構的變化,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培養出能適應崗位需求的動手能力強的高級人才,要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進一步加強專業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踐工作。
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
(1)科學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方案是人才培養和教學運行最重要的綱領性文件[3],其科學化程度和執行水平直接影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和專業建設質量,直接關系到專業內涵建設的成效。如果說人才培養方案是“工程藍圖”的話,那么專業建設就是“工程實踐”[2]。由此可見,人才培養方案對于專業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學校總體指導和充分認識到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性的情況下,積極采取舉措(系部調研論證、專家審核把關和會議審議通過)加強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和修訂環節,以確保人才培養方案的科學性,最大限度地降低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修訂工作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通過調研、收集資料等方式,深入了解社會需求,依據社會需求的變化,結合本系學生實際狀況進行規劃、設置和更新課程,做到專業知識與時俱進,加強課程的應用性和社會性,確保能夠對接和滿足社會需求。在課程設置上形成多個細化方向的課程序列,學生可根據自身興趣和愛好進行有選擇的學習,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自身的潛能,實現個性化的發展和多樣化人才的培養,培養出擁有不同特長的學生,避免“千人一面”現象的出現,有利于學生的就業和未來的發展。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的一句話可能會成就一個學生,也可能會毀掉一個學生,因此,教師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必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只有樹立終身學習信念,擁有嚴謹治學的態度,做到德才兼備,才會成為學生的表率和楷模。教師要用崇高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用高尚的情操激勵學生,用強烈的責任心及不斷進取的精神教育學生,用真誠和愛心關懷學生。對學生既要嚴格要求,又要嚴而有度,尊重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人格,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與創造欲。
教師要不斷提升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觀念,由“一桶水理論”向“一泉活水”的觀點轉變;每一位教師都充分發揮作用,以踏實的工作態度,持之以恒的精神投身于教學和科學研究,樹立做研究型教師的觀念,不斷地改進、完善自己的教學和科研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和學術水平,做改革的促進派,使自己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學生探究過程的合作者。通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全系教師在培養出更優秀的學生的同時,也被更多的學生認可。
(3)增強教學資源建設
如果條件保障跟不上,人才培養方案得不到支撐,便難以付諸實施。為此,在實驗設備等各項教學資源上進行不斷建設,提供豐富的資源給學生,以便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在實驗設備上,采購了嵌入式系統和高性能計算等相關的教學和研究設備,為學生更好地實踐和掌握專業知識提供了條件。在教學資源上,從教材、教輔、教案、課程網站等多方面進行建設,做到資源層次化、多樣化,以便實現多樣化人才的培養。在教案的制作上,有中文和英文兩種教案,以便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在實驗及習題的選擇上分出層次,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需求進行不同的訓練。
為學生提供充足的網絡資源,教師的教學可以通過課堂和網絡實現。在上課前,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提供的教案進行預習,課上可以進行有選擇性地重點聽講,對于不能理解的,還可以通過課后進行網絡答疑來解決,并通過網上提供的習題判斷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此種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了教學質量。
(4)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為了使培養的人才得到社會的認可和歡迎,堅持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關注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多方位、多渠道地培養學生,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發揮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和自身潛質,以適應社會經濟、科技發展對人才多樣化的需求。
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報告等形式進行專業宣傳和指導,讓學生了解課程之間的關系和專業前沿,使得學生盡快清楚自己喜歡的方向,并進行相應課程的學習,即讓學生依據興趣進行學習,這樣就能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挖掘學生的潛能。宣傳是從低年級開始的,針對全體學生,避免學生到大三、大四時對專業和未來處于迷茫的狀態。
對于各門課程,依據課程的性質,考慮學生的能力,以課程組為單位研究出最佳教學方法,包括理論課和實驗課的比例、授課內容的選取、所采用的教學模式,以便提高教學質量。
激勵教師發現學生、引導學生,指導學生參加科研項目和各種專業競賽,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目前學生參加各類競賽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獎項人數占學生總人數的28%;鼓勵學生報考更好院校的研究生,提高考研率和考研成功率,近年平均每年學生總人數中的12%考取研究生,其中近40%考入“985”工程大學;通過邀請國外專家、學者講學和作報告加大國際交流,樹立和增強學生的國際視野,培養學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競爭意識和生存能力,鼓勵學生撰寫論文和辦理出國留學,學生出國留學人數逐年增加;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就業指導,以便學生明確方向和奮斗目標,提高就業率和就業滿意度。
4.結語
專業建設是高校的一項重要內容,人才培養是專業建設的目的,為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通過科學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并在授課過程中向學生進行適時的專業宣傳和指導,讓學生更清楚自己喜歡的專業研究方向并為之努力;加強教學資源建設,做到教學資源層次化和多樣化,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和綜合素質,以便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優化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多種渠道培養多樣化人才,發揮學生的潛力,提升學生的能力。通過上述方法提高了人才培養的質量,使得學生在競賽、出國、考研和就業等方面均取得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建龍.如何培養當代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J].企業導報,2011(6):192-193.
[2]鄭繼兵,王紹峰.從人才培養方案透視高校專業建設的困境及出路[J].江蘇高教,2013(1):45-47.
[3]李斯偉,張建超,陳海濤.基于工作過程的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開發案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