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尾俤
摘 要: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激勵法是課堂教學過程中較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小學生愛動,激勵法可以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挖掘學生的體育潛能,從小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力和自信心。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如果有效使用激勵方法,則有助于師生合作學習雙邊活動的完成,最終達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關鍵詞: 小學體育 課堂教學 激勵方法 育人效果
激勵,是課堂上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一個心理過程。通過教師激勵,學生受到鼓勵,從而處于興奮狀態。激勵,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創造各種滿足小學生需要的條件,激發學生的參與動機,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的特定行為過程。學習興趣是內在動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有沒有學習動機、學習動機的強度,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教與學是雙向的,學習興趣是學生探究的起點,而教育目的是教會學生學習。通過多種手段激勵,培養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筆者從事小學體育教育教學多年,在教學過程中,嘗試使用“激勵”法,挖掘學生的體育潛能,從而強化體育課堂教學效果。
一、示范性激勵法——點燃學生躍躍欲試的嘗試欲望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的動作示范屬于直觀教學法。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較強的模仿欲望,但是小學生如果主動做某些動作,則會很不標準。這時需要教師通過具體動作示范,給學生展示正確的動作規范,通過對教師形體動作的觀察,在大腦中建立動作記憶的表象,對動作的結構與要領有初步印象。接著教師在講解做動作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動作要領,使學生獲得直接感受,增強學生學習參與的熱情,激發學生躍躍欲試的好奇心。教師課堂上正確的動作示范,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
如:教“排球正面雙手墊球”一課時,筆者先給學生做示范,正面雙手墊球動作要領:“一插、二夾、三抬臂”,筆者先給學生示范自拋自墊,這是正面雙手墊球技術的基礎,看排球在手上如何動,然后示范“墊固定球”讓學生觀察正確的擊球點、手型及手臂用力的感覺。最后,示范“一拋一墊”讓學生仔細觀察墊球的動作要領,觀察用力順序,提高學生的預判球能力。由于示范點動作協調優美,因此學生目不轉睛地看每個動作的銜接。五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喜歡挑戰與超越,求新、求奇,筆者邊示范,邊慢速將動作分解,幫學生理解。由于自己的正確示范,展現出形體美、力度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個個躍躍欲試,因此產生學習體育技術動作的極大興趣,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二、競賽激勵法——調動學生全員參與自我展現的欲望
體育教學中的技術教學是主要內容,但是體育教學比起學生自由活動來說,顯得枯燥和單調,不容易吸引學生主動進行動作練習。但是,體育技術動作的技能和技巧,只有經過反復練習才能掌握??菰锏捏w育技術教學,如果能與比賽教學相結合,就可以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小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小學生有較強的競爭意識,一旦投入體育比賽,就會聚精會神,積極主動地完成比賽內容。筆者發現競賽獎勵法,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促使學生快樂地展現自我,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體育課上,筆者經常采用競賽式激勵法,利用小學生那種爭強好勝和渴望表現自己,并得到大家認可的心理,在新體育動作技能教學過程中,為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創設競爭情境,激勵學生參與并自我展現,組織學生進行多種健康向上的競賽游戲。如,“臂交叉跳繩”一課時,主要動作要領有兩個:一是向前搖繩臂交叉跳繩(并腳跳);二是向后搖繩臂交叉跳繩(并腳跳)。筆者將學生分組,每六名學生為一組,看哪一組在單位時間內跳得最多。經過比賽競爭練習,學生很快掌握了臂交叉跳繩的動作技巧:向前搖繩臂交叉跳時,兩手握繩的兩端,繩由體后前搖,當繩搖到前上方時,兩臂迅速體前交叉,同時前臂外旋,向后快速抖腕,兩腳立即跳起,繩通過再搖至頭上方時交叉兩臂還原,用同樣方法連續跳;向后搖繩臂交叉跳時,兩手握繩的兩端,繩由體前向后搖,兩腳立即跳起,兩臂由下向上在體前交叉,同時前臂內旋快速抖腕,兩腳立即跳起,繩通過兩腳,交叉臂還原,用同樣的方法連續跳。在一節課結束前的小結和講評環節,對優勝小組學生進行表揚,同時鼓勵落后者,在下次比賽中創造佳績。
三、情感激勵法——通過愛實現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之效
情感是人們對某事物、對自己、對某項活動參與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應,而情感激勵,就是教師用這一觀點與體驗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誘導激勵,從而增強教學效果,發展學生個性,實現自我發展與超越。在體育教學中實施情感激勵法,歸根到底就是熱愛學生,通過愛喚醒學生沉寂的心靈,激發學生的體育參與熱情。一堂小學體育課,需要教師與學生有機配合。如果在課堂上學生從教師那里得不到應有尊重,感覺不到溫暖,那么學生對于教師在課堂上所講授的內容也就聽不進去,沒有參與熱情,如果師生不配合那么很容易產生師生矛盾,教師如何對待體育課堂上的師生矛盾,直接影響一堂體育課的教學效果,筆者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始終保持一顆寬容的心,通過語言上的關心,動作上的個別指點,以情感人,用愛包容每一名學生,給每一名學生真誠教誨,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感覺到師生關系的融洽,從而得到激勵。
總之,激勵法,是一種常見的良性心理刺激手段,對強化教學效果有顯著效果,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筆者還采用過懲戒激勵法。只要在教學中堅持好激勵的原則,基于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找準激勵的時機,靈活選擇激勵方法,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體育課堂教學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施環英.培養學生對話能力,提高課堂互動的有效性[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2(03).
[2]任琳.培養興趣啟發樂學[J].學周刊,2011(07).
[3]孫媛.陽高縣小學高年級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現狀調查與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