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
摘 要: 藝術碩士(MFA)專業學位不同于學術型碩士學位,需建立科學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本文從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方式方法及藝術碩士的畢業評價等方面對民辦高校藝術碩士培養模式進行探析。
關鍵詞: 民辦高校 藝術碩士 培養模式
2011年10月,包括河北傳媒學院在內的五所民辦高校通過教育部審批,正式獲得研究生招生資格,這是我國民辦高校首次獲得研究生教育資格,打破了過去研究生招生由公辦高校壟斷的局面。相對于公辦院校來說,民辦高校獲此招研資格,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機遇在于學校開始有資格培養高層次人才,這是對學校實力的肯定;挑戰則不言而喻,民辦高校的研究生培養是否正規,教育質量能否保證,就業前景如何,這些都需要用事實去證明,而建立科學有效的培養模式則是抓住機遇、應對挑戰、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一、關于培養目標
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藝術碩士專業學位已經有了較長發展歷史,如在美國,藝術碩士的教育宗旨一是強調實踐性和應用性,二是強調藝術素養和專業理論知識的培養。與此相關,其藝術碩士學位授予的標準主要在于對學生的創作技能和藝術想象力的全面評估①。
我國目前藝術類高層次人才培養分為學術型研究生和應用型研究生兩類,后者即我們所說的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學術型研究生在修學期間更多地學習一些理論課程和專業研究方法,最后疲于應付畢業論文的寫作和答辯,客觀來說,用于藝術創作和實踐的機會和時間相對很少。為了加速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藝術類人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于2005年起開始在我國建立藝術碩士(MFA)專業學位,并在《關于<藝術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的說明》中明確指出:“加快培養大批高層次、應用性藝術專門人才是我們文化事業繁榮和發展的關鍵,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的根本保證。”其中培養“高層次、應用性藝術專門人才”即是藝術碩士的培養目標。
對于首次獲得招研資格的民辦高校來說,應該深入思考本校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目標。以河北傳媒學院來說,MFA的培養目標要在深刻理解國家關于藝術碩士培養目標界定的基礎上,將“高層次、應用性”的特點加以深化和升華。河北傳媒學院將招收廣播電視領域的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旨在培養出在廣電領域既精通本專業理論知識又精通實際操作流程,既具有本專業需要的綜合能力又熟悉相關領域知識,能夠在廣電行業駕馭整套制作過程的高端廣電人才。
二、關于課程設置
《專業學位設置審批暫行辦法》明確指出:“專業學位作為具有職業背景的一種學位,為培養特定職業高層次專門人才而設置。”藝術碩士專業學位作為專業學位中的一種,應該以此為出發點,根據與藝術類學術型碩士即文學碩士招生對象的不同和前邊所述培養目標的區別確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課程。藝術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目標(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實現也取決于教學內容的選擇,與課程設置直接相關。民辦高校應加強專業學位碩士的課程建設,這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
首先,不可忽視理論核心課的重要作用。藝術人才的專業成才周期長,相對來說文化底子普遍薄弱,這也是在進入工作崗位后專業層次不易提高的重要原因。藝術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應該為他們提供學習核心理論知識的機會,提高理論修養,“提高他們理解作品、表現作品和把握作品風格的能力”②。由于已具有一定工作經驗,學生在進行理論學習的同時更容易自覺結合自身以往經驗進行整合,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進而指導實踐,形成良性循環。
第二,為藝術碩士研究生提供實際案例操作課程。實際案例課程也可稱之為專題課程,導師帶領學生結合以往實際工作經驗,吸取鮮活的教育素材,開發諸如案例分析、完成實際作品等實踐課程、活動課程,就廣播電視領域的實際案例進行專項研究。學生不僅解決了問題,更深化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拓寬了藝術創作視野。
第三,加強通識課程建設,培養高素質的藝術專業人才。藝術碩士涵蓋音樂、戲劇、戲曲、電影、舞蹈、廣播電視、藝術設計、美術等學科領域,每個學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尤其是河北傳媒學院招收的廣播電視專業,與其他幾門學科關系十分密切,存在共性層面,也有不同之處,學生需要全方位了解相關學科知識,精通一兩門相近學科專業。另外,對于攻讀藝術碩士的研究生來說,入學前大部分忙于實際工作,缺乏高層次文化素養提升的機會,遇到問題不能融會貫通,這也要求我們不能忽視通識課程的建設。“學識修養能幫助藝術家從整體提高創作的境界,文化素養直接影響藝術的表現力”③。藝術碩士階段的通識課程與本科階段的通識課程是以藝術為主體,對本專業門類外的其他相關專業進行學習和研究的課程,旨在提升藝術碩士研究生在藝術視野、自身文化素養等方面的綜合素質。
通識課程可作為專業選修課進行設置,學生根據自身特點選擇感興趣的一兩門其他專業門類的課程進行學習和研究,擴大藝術視野,與本專業融會貫通,為今后的創作開闊思路。
三、關于教學方式和方法
根據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的要求,藝術碩士教育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應圍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而展開。課堂講授法雖然不再是當代教學唯一的模式,但是仍有自身優勢,對于理論教學,還需要安排有造詣的名師進行系統講解,學生通過參與討論,與實際工作經驗相結合,提高自身理論修養。
對于專題類案例類課程,學生的參與尤為重要。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的教學應加強開放性和實踐性,強化社會實踐、科研實踐等培養環節。可以采取雙導師制,如可聘請校外知名的高職稱高職務的廣電行業專業人士擔任實踐課程教師或顧問,為研究生提供典型案例,指導學生進行操作。另外,應鼓勵學生參與各類課題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掌握廣電領域各類工作的知識和流程。
在培養方式上,可以考慮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河北傳媒學院招收的是廣播電視領域的藝術碩士研究生,這些學生大多來自省內廣電行業,學校可與相關廣電單位建立合作培養的關系,一方面學校為廣電行業培養高層次專業人才,另一方面廣電行業為我校MFA研究生提供實踐基地,使他們有機會走進行業第一線,切實動手參與工作流程,雙方達到共贏的目的。
四、關于畢業評價
藝術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論文(設計)是學生通過兩到三年的學習后,其專業實踐能力和分析總結能力的專門展示。藝術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評價需要建立起以提升職業能力為導向的考核體系和評價標準,即必須有實際作品,畢業論文要以作品為基礎進行撰寫,在論文中對實踐操作中的諸多問題進行歸納總結,達到理論指導實踐的目的。同時,在論文指導和答辯過程中,導師應積極發現好的作品,推廣到社會中轉化為生產力,增強藝術碩士在專業領域內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注釋:
①周映辰.中國藝術碩士-MFA-培養模式初探[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2008,1.
②王茜.論藝術設計類藝術碩士的培養與管理[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8,5.
③王宏建.藝術概論,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