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 北海市人民檢察院
探究刑事證據制度的變革對檢察工作的挑戰及其應對
張向 北海市人民檢察院
刑事證據制度的變革給檢查工作帶來極大的挑戰,同時也促進檢察工作的進一步優化與完善。對此,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以檢察工作為核心,探究探究刑事證據制度的變革對檢察工作的挑戰及其應對,提高檢察工作的效率與質量。
刑事證據 制度 變革 檢察工作 挑戰 應對
法律從本質上看具有條文和人文兩大含義,而刑事證據制度的修改與完善,進一步揭示了法律人文含義的進步與發展。就刑事訴訟而言,證據作為訴訟的基本條件,對訴訟案件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具有決定性作用,而刑事證據制度是司法公正的核心內容,完善的刑事證據制度可以有效保證司法的公正性,為懲罰犯罪、保障人權提供了重要的基礎。但是在刑事證據制度得到完善后,其制度的變革在一定程度上對檢察工作的開展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對此,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探究檢查工作面臨的挑戰及其應對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相比于1996年的刑事證據制度制度,其規定條文從8條增至16條,其中主要修改了證據條文5個,增設8個新條文,一審程序中也新增了2個相關內容。第一,在刑事證據制度變革中,對證據的概念與種類加以完善,由“事實說”取代“材料說”,將物證與書證進行證據種類劃分,增設辨認筆錄、電子數據等證據類型。第二,在刑事訴訟中增設不得強迫任何人證明自己有罪的條款。第三,在《刑事訴訟法》45條內容中增加“在行政執法或者是查辦案件中獲取的證據材料可以刑事訴訟中作為訴訟證據進行使用,拓展了訴訟來源范圍。同時,在證據證明中增加了證據充分條件,依據的定案證據可以實行法定程序查證,進而對全案證據進行綜合考慮,對已經認定的事實進行合理懷疑對象的排除。第四,在刑事訴法的54條增加非法證據排除原則,明確非法證據的具體排除方式與排除職責,進而對非常證據義務進行完善。
(一)加大辦理職務犯罪案件的難度
現階段,在辦理職務犯罪案件的過程中,首先,檢察機關要借助類似于口供等言詞類證據進行定案,若是沒有口供一般很難找到實物證據,提高案件偵破難度,即使偵破后也會存在大量翻供。在刑事證據制度變革以后,對此問題依然沒有明確規定相關條文制度,使得這些問題遲遲無法解決。其次,由于大多數職務犯罪人員具有極高的心理素質與反偵察能力,在實際犯罪案件偵查中,還會受犯罪嫌疑人社會關系的影響,給案件偵查帶來極大的局限性,進而降低職務犯罪案件的偵查效率與偵查質量。同時,這些犯罪嫌疑人很難主動交代犯罪事實,為檢察機關提供口供證據,進而對職務范圍案件的偵破形成極大的阻礙。最后,職務犯罪自身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在實施犯罪的過程中,一般很難會形成實物證據。對此,在進行職務犯罪案件的查辦過程中,需要犯罪嫌疑的行罪供述,形成言詞證據,幫助檢察機關進行案件偵破。但是新的刑事證據制度中關于證據有明確規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這一規定在一定程度上為犯罪嫌疑人形成了有利的保護,使得檢察工作舉步維艱,加大了檢察機關的辦案難度。
(二)提高審查批捕與審查起訴案件的風險
在進行審查批捕或者是辦理審查起訴案件的過程中,由于非法證據排除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案件偵查風險,在刑事證據制度修改后,無論是公安機關、人民法院還是人民檢察院都有排除非法證據的責任與義務。在審查批捕起訴的過程中,主要以審查偵查機關所提交的書面證據為主,但是僅僅依靠書面證據無法全面的找出非法收集證據,并由于非法證據外延方面的模糊,使得非法證據界線較為混亂。通常情況下,檢察機關一般會通過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律師以及自身通道來取非法證據,犯罪嫌疑人在案件偵查階段很少會聘請律師,這種情況下,檢察機關要想得到非法證據就只能通過審查書面材料的方式,提高了非法證據的判斷難度,進而給檢察機關的檢察工作帶來極大的挑戰。
(三)偵查機關監督力度小
在修改后刑事證據制度中,對于人民檢察院對偵查機關的監督不夠完善,有明確規定人民檢察院接到報案、控告、舉報或者是發現偵查人員非法收集證據,待人民檢察院進一步查證后,證明非法收集證據事實,則應提出糾正意見。對于偵查機關非法收集證據,只有糾正意見,沒有規定偵查機關要履行何等義務和職責,在非法收集證據后偵查機關無需承擔任何責任,這就使得人民檢察院對偵查機關的監督流于表面形式,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同時也就得不到任何的監督效果。
(一)加大查辦力度,打破偵查限制
對于職務犯罪案件的偵查而言,首先,要加強案件初查,將辦案中心轉移到前期排查中,在職務犯罪立案之前,檢察機關的反貪賄賂部門和反瀆職侵權部門要加大案件初查力度,對舉報、控告以及自身收集的案件線索和材料進行綜合分析與鑒別,積極組織調查活動,為職務犯罪案件的立案打下堅實的基礎,提高案件偵破效率和質量。其次,檢察機關要加大與紀檢監察機關的聯系,二者相互協調、相互配合,行政機關在案件偵查中獲取的物證、書證以及電子數據等相關證據材料,在進行刑事訴訟的過程中,做好工作分工,紀檢監察機關負責行政機關證據材料審核,而檢察機關做好言詞證據的整理,進而形成合力,實現職務犯罪案件的快速偵破。最后,利用強制措施與技術偵查措施,加大對案件初查中的證據收集工作,為接下來的立案工作和案件偵查工作做好充分準備。同時,相關檢查人員要做好錄像工作,嚴格按照新的刑事證據制度規定,實現錄音錄像工作的同步執行,證明犯罪嫌疑人口供的真實性與權威性性,進而有效防止大量翻供的現象發生。
(二)排除非法證據,提高起訴效率
在辦理審查批捕起訴案件的過程中,其核心問題是發現和排除非法證據,不斷提高證據的真實性,在打擊犯罪的過程中保證司法公正。對此,檢查人員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檢察工作要從原來的口供證據逐漸轉化為實物證據,打破口供證據的唯一性,并利用詢問犯罪嫌疑人和證人的形式進行非法證據的判別,重點審查犯罪嫌疑人不認罪、犯罪嫌疑人口供反復、證人證詞矛盾以及犯罪嫌疑人口供和實物證據矛盾等內容。第二,加強非法收集證據審查,重視隱蔽性證據的審查,為司法公正與司法權威提供重要的保障。第三,在審查批捕起訴案件審查過程中,要嚴格堅守基本事實原則和基本證據原則,在有利的基本證據前還原案件事實真相,實現批準逮捕決定與公訴決定的穩準狠,進而保證刑事訴訟案件的快速偵破。
(三)加強法律監督,提高檢察效率
在進行刑事訴訟案件的審查中,為了保證司法公正、及時發現非法證據,首先,相關在押人員要建立入所體檢表和登記表,對在押人員的健康情況進行認定,以便于發生逼供現象后做好證據資料儲備工作,避免非法證據的收集。其次,在押人員入所后,相關工作人員要告知在押人員各項權利與義務,保證在押人員的基本人身權益,在發生逼供事件后積極向看守所或者是檢察官進行報告,進而提高檢察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最后,在檢察人員獲得在押人員舉報后,要及時上報給院領導,并做好相關審查工作,收集監控錄像證據和體檢表以及值班登記表等證據,詢問在押人員逼供情況,進而提高對案件偵辦過程的監督力度,積極落實各項刑事證據制度,進而保證司法的公正、公平。
本文通過對刑事證據制度變革對檢察工作的挑戰與應對措施的研究,讓我們知道了刑事證據制度的變革給檢察工作帶來極大的挑戰,同時也幫助檢察工作的順利進行,提高檢察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本文在分析刑事證據制度變革給檢察工作帶來的挑戰和刑事證據制度變革內容的基礎上,提出加大查辦力度,打破偵查限制、排除非法證據,提高起訴效率、加強法律監督,提高檢察效率等有效措施,進而實現檢察工作公正性的提高。
[1]陳瑞華. 刑事訴訟法修改對檢察工作的影響[J]. 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2,04:148-160.
[2]葉子章. 淺談修改后刑事證據制度及檢察機關面臨的挑戰[J]. 法制與社會,2012,27:53-57+60.
[3]鄒開紅,胡星昊. 審判中心主義與檢察工作革新[A]. 國家檢察官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以審判為中心與審判工作發展——第十一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國家檢察官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15:8.
[4]馮路平,余紅明. 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模式對檢察工作的影響[A]. 國家檢察官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以審判為中心與審判工作發展——第十一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國家檢察官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15:7.
[5]劉建國,張晨. 以審判為中心與證據裁判原則對檢察工作的挑戰與對策[A]. 國家檢察官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以審判為中心與審判工作發展——第十一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國家檢察官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15:6.
張向(1979.09-)女,漢族,河南鄧州人,檢察員,廣西師范大學在職法律碩士學生,研究方向:刑事證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