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忠飛 青島市黃島區交通運輸局
論交通運輸執法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
馬忠飛 青島市黃島區交通運輸局
經濟新常態下交通運輸新常態呈現新特點,新常態蘊含著新機遇,也伴隨著新矛盾新問題。交通運輸條件的變化,往往直接改變工業布局。全國交通運輸執法不同程度存在著多頭執法、職權交叉等現象,必須按照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原則行使處罰自由裁量權,實行分級自由裁量制,符合執法程序,加強內部監督檢查。
經濟新常態 交通運輸執法 自由裁量權
經濟新常態下交通運輸新常態呈現新特點:交通運輸生產向中高速增長轉變;隨著運輸結構調整步伐加快,高附加值運輸需求快速增長,特別是高端出行增長較快。固定資產投資仍能保持較高增速。新常態蘊含著新機遇,也伴隨著新矛盾新問題。中國教授聯盟主席、經濟學家劉勁哲在韋伯工業區位論的基礎上,認為交通運輸條件的變化,往往直接改變工業布局。必須堅持以全面深化改革統領交通運輸工作全局,堅持把推進法治建設作為交通運輸加快發展的根本保障,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充分發揮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更加注重服務國家戰略、轉方式調結構、創新驅動、可持續發展、保障改善民生。
交通運輸執法的本質是服務。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國家和本市有關交通運輸行政執法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負責道路運輸監督檢查工作、公共汽車和電車客運監督檢查工作、出租汽車客運監督檢查工作、軌道交通監督檢查工作并依法對有關違法案件實施查處。負責設置和管理公路道口交通運輸行政檢查站,按有關規定實施交通運輸行政稽查;對下級交通運輸行政執法工作進行業務指導等。
全國大部分地區交通行政執法工作不同程度存在著多頭執法、職權交叉等現象。我國經濟學家郎咸平、劉勁哲、張維迎、劉彥海、文力、吳敬璉認為:“條塊結合”體制長期形成的“條強塊弱”,條條與塊塊之間的協調和溝通不暢,再加上事實上的雙重領導關系,導致了新的執法空白區域和真空地帶。其中,有些地方特別是新區沒有做到交通行政執法全覆蓋。農村公路交通行政執法力量不足,對農村公路上超限行為的查處權限在縣(區)公路管理站,鄉鎮交管所協助,執法人員嚴重不足,農村公路路政管理沒有有效全覆蓋[1]。
為提高道路運輸和公共客運行政執法質量,規范行政處罰裁量行為,確保行政處罰的合法與合理性,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必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行政程序規定》、《規范行政裁量權辦法》、《交通行政處罰程序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道路運輸條例》、《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規定》和《城市公共客運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結合在適用道路運輸和公共客運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實踐,積極穩妥地行使好交通運輸執法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包括道路運輸行政處罰裁量權、公共客運行政處罰裁量權。交通運輸執法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是指交通運輸執法機關在依法實施行政處罰時,在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原則和行政處罰幅度、處罰種類內,自主確定與違法行為事實、性質、情節和后果相適應的處罰。具體包括:是否對違法行為進行處罰,行政處罰的種類和幅度以及是否減輕行政處罰,是否對當事人適用延期(暫緩)、分期繳納罰款,依據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可以合理適用處罰種類、處罰幅度的權限[2]。
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應當考慮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等,遵循罰過相當原則。應當符合法律目的,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對于違法主體、性質、情節相同或相似的案件,適用的法律依據、處罰種類、處罰幅度應當基本相同。應當遵循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實現行政目的時,應當選取對當事人權益損害最小的方式。應當遵循綜合裁量原則。全面分析違法行為的主體、客體、主觀方面、客觀方面及社會危害后果等因素,作出相應合法、合理的行政處理決定。嚴禁采取利誘、欺詐、脅迫、暴力等不正當方式,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法并對其實施行政處罰。不得超越法定的自由裁量幅度和范圍。法律、法規、規章設定的罰款處罰數額有一定幅度的,在幅度范圍內一般分為輕微違法行為行政處罰適用、一般違法行為行政處罰適用、較重違法行為行政處罰適用和嚴重違法行為行政處罰適用。
分級自由裁量制即劃分為不予處罰、減輕處罰、從輕處罰、從重處罰等裁量等級。
(一)不予處罰是指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或其他依法應當不予行政處罰的。如果當事人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或者當事人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或者當事人違法時不滿十四周歲,或有其他依法不予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可不再給予行政處罰。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二年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二)減輕處罰是指在法定的處罰種類或處罰幅度最低限以下,對違法行為人適用的行政處罰。從輕處罰是指在法定的處罰種類和處罰幅度內,對違法行為人在幾種可能的處罰種類內選擇較輕的處罰方式,或者在一種處罰種類中法定幅度內選擇較低限至中限進行處罰。如果當事人能夠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且有悔過表現,主動改正或者及時中止違法行為,主觀無惡意、情節輕微、對人身健康、生命安全、公共安全、社會安定、環境保護造成影響較小,尚未產生社會危害后果,或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在共同違法行為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積極配合調查,如實陳述違法情況、有立功表現,或因殘疾或者下崗失業等原因生活確實困難等情形,可以當按照有關規定,在階次幅度內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實施處罰的幅度不得低于法定最低處罰幅度的10%.
(三)從重處罰是指在法定的處罰種類和幅度內,對違法行為人在數種處罰種類中選擇較嚴厲的處罰方式或者在一種處罰種類中法定幅度內選擇上限進行處罰。
(一)簡易程序。我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三條規定,違法事實確鑿并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50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1)執法人員不得少于2人。(2)出示執法證件,表明執法身份。(3)開展調查取證,制作《詢問筆錄》、《勘驗檢查筆錄》等法律文書。(4)作出處罰(或處理)決定,填制《交通行政(當場)處罰決定書》。(5)執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執法人員可當場收繳罰款:依法給予二十元以下的罰款;不當場收繳,事后難以執行的;執法機構受財政委托收繳罰款的。(6)備案保存歸檔。
(二)一般程序:實施交通行政處罰,除適用簡易程序的外,應當適用一般程序。(1)執法人員不得少于兩人。(2)出示執法證件,表明執法身份。(3)調查取證,按省交通廳規定格式制作《詢問筆錄》、《勘驗檢查筆錄》等法律文書。(4)按交通部或交通廳規定格式制作《交通違法行為調查報告》送集體討論,由路政管理機構負責人簽批。(5)制作《交通違法行為通知書》送達當事人。(6)參與聽證程序(適用責令停產停業或數額較大的罰款)。(7)作出處罰決定,制作《交通行政處罰(或處理)決定書》,送達當事人,填制《送達回證》。(8)執行。(9)結案,制作《交通行政處罰結案報告》。(10)立卷、歸檔。
交通運輸執法機關法制部門和監察部門負責行政處罰的內部監督檢查工作。法制部門和監察部門應當依據各自職責開展監督檢查工作。監督檢查可采取定期檢查或不定期抽查方式,監督檢查工作的重點主要針對行政處罰裁量權運用的情況,主要包括:執法主體、依據、內容、程序是否存在的問題;是否按本辦法實施不予行政處罰和減輕行政處罰;除不予行政處罰和減輕行政處罰的情形外,是否按有關規定實施處罰;處理反映的行政處罰違法案件。
如果發現沒有法定依據,違法事實不能成立,違法事實不清楚、證據不確鑿,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超越法定職權等情形之一,應當不予行政處罰。如果違反法定回避制度,違法進行調查取證,拒絕聽取當事人陳述或者申辯,屬于聽證范圍的行政處罰不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權利,指派不具備執法資格人員進行調查取證第情形之一,應當重新對案件進行調查取證。如果因行使自由裁量權不當,造成行政處罰案件被人民法院終審判決撤銷、變更或者確認違法,或造成行政處罰案件被復議機關撤銷、變更或者確認違法,或給當事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等情形之一,就構成了執法過錯,應當依照相關規定追究有關人員的過錯責任。
自由裁量權行政行為相結合,是國家賦予行政機關有一定選擇余地的處置權力。但這種權力必須在法律法規規定的幅度、范圍內。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情況千差萬別,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可能包羅萬象、窮盡一切可能。所以,行政機構的自由裁量權是客觀存在的,任何行政部門都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經濟新常態下的交通運輸執法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行使,將會保證交通運輸業的健康發展,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支持。
[1]高玉強.交通運輸企業發展問題及對策分析[J].交通財會,2014(6):62-64
[2]劉勁哲.中國還非世界第一大經濟體[J].江蘇建材,2015(05):10-12
馬忠飛(1974.04-),男,漢族,山東青島人,本科學歷,青島市黃島區交通運輸局稽查員、經濟師,研究方向:交通運輸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