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澤揚 廣東省懷集縣實驗小學
基于高效課堂的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對策
羅澤揚 廣東省懷集縣實驗小學
小學高年級的應用題教學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內容。但在現實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導致教學效率不高。本文對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現實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基于高效課堂的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對策。
高效課堂 小學 高年級 數學應用題 對策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是課程的重點與難點問題,教學的重心也在于應用題的練習與講解。在高效課堂的要求下,要求教師的教學方式既要有效,更要高效。因此,在小學高年級,如何高效地進行數學應用題教學,是教師要面對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難度增加,學生出現分化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難題加大,主要表現為數據關系較為復雜,題目要求難度較高,對于初步具備了一定數學思維和理解能力的學生來講,是在扎實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數學能力的重要契機,但與此同時,一些基礎不扎實的學生在此過程中出現分化現象,接受新知識較慢,跟不上教學進度,對知識理解不系統、不條理、不深入,致使在學習中拉開了差距,不利于其數學思維及能力的提高[1]。
(二)強度加大,學習效率降低。訓練應用題的解題能力,必須進行大題量的訓練,基于這種認識,許多教師大幅提高應用題練習題。這種方式雖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解題思維,積累其解題經驗,從而達到熟練應對的目標。但簡單化地增加練習量,不是一種高效率的教學方式,它不利于學生深入探討數學應用題規律,不利于發挖深層次思維,也不利于學生的交流合作[2]。對于接受能力較弱、基礎不扎實的學生來講,這種方式反而降低了學習的效率。
(三)講解繁瑣,學生把握技巧不足。一般來講,數學應用題解題的思路較為復雜,因此教師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對學生進行引導或講解。這些講解雖然有其必要性,但課堂時間如果因此被大量占用,則擠壓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也會干擾課程知識的連貫性,影響了課堂效率。另外,應用題的講解應抓住要害,使學生觸類旁通,抓住解題的技巧與規律,但有的教師在引導和講解過程中停留于某一個點或某一類題型,在把握規律與解題技巧上指導不力。
(四)模式僵化,預設靈活性不足。與傳統課堂相比,高效課堂在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上有特定的程序,但是有的教師在執行過程中對程序的把握過于僵化,只滿足于完成既定環節,對于應用題教學的預設性空間狹小,教學過程不靈活,致使教學目標受到影響。
(一)教學方式多樣化。教師要對教材深入進行研究,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并對教學環節進行靈活性預設,采取多種方式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在此基礎上把握多種應用題講解和解題的方法,充分發揮探究性合作學習的優勢,給學生以充足的思考空間,指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對知識進行理解[3]。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效果和不同的表現,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實現高效課堂的目標。
(二)著力提高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應用題解題水平,關鍵要在內因上下功夫,即提高學生應用題解題的思維能力。為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定的情境,營造深厚的自主學習、探究和思考的氛圍,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收獲快樂,并鍛煉自主思維能力。
(三)科學把握訓練難度。應用題解題訓練是強化和提高數學思維、把握知識點、學習解題技巧的有效方式,針對高難度應用題訓練導致學生分化的現象,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訓練時,要科學把握應用題的難度,使題目的選擇既符合知識點的要求,又能夠提升基礎能力,還能夠有效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把訓練的過程化作提高解題能力的過程、數學思維鍛煉的過程,讓學生在訓練中掌握方法、學會思考,從而達到高效的目的。
(四)進行差異化教學
因為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和數學思維水平各不相同,一味采取高強度的訓練,雖然有助提升一部分優秀生的能力,但對于一般學生、尤其是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就會感到吃力,從而失去對應用題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差異化教學的方法。如對于優秀生,可以采取高難度、高強度的訓練,使其學習過程始終處于一種攀登的狀態,并在學習中不斷收獲新的思維方法和解題技巧;對于中等生,要適當降低難度,以提升解題速度為主,訓練其思維的敏捷性和解題的熟練程度;對于程度較差的學生,只要求其完成最基本的訓練要求,對簡單的應用題型進行反復訓練,使其熟練掌握[4]。
(五)強化課后鞏固。課后的鞏固,對于加強記憶、思維成型和培養探究精神非常重要。因此,教師要緊緊圍繞課堂教學內容,合理設計課后練習和作業,在課后任務的安排中,要將知識理解、思維訓練、技能培養和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相結合,避免依賴機械記憶和高難度、大題量的練習,使學生充分利用課后時間進行思考、合作、討論與探究,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課后作業也應進行差異化的安排,對于優秀生以能力提升為主,對于中等生以技能訓練為主,對于差等生以基本知識的熟練把握為主。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存在諸多教學效率不高的問題,突出表現在難度較大、強度較高、講解繁瑣、模式僵化等方面。這些問題的存在,一方面不利于學生的整體發展與提升,一方面違背了學生的認知規律,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教學效率。基于這些問題,應著眼于建立高效課堂,豐富教學方式,努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并把握好應用題訓練的強度與難度,實施差異化教學,強化課后知識的鞏固。通過這些對策的綜合應用,一方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方面促進學生的整體提升。
[1]成仕平.新課標下小學應用題課堂高效教學方法淺談[J].大江周刊(論壇),2013,(5):240.
[2]胡杰.高效課堂教學在應用題教學中應用的心得體會[J].文理導航(中旬),2013,(z2):100-101.
[3]張丹.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思路及方法[J].科普童話·新課堂(上),2015,(12):47-47.
[4]王馮信.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的解題策略[J].讀寫算(教研版),2014,(6):21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