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昌學 貴州省六盤水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崗前培訓實踐與思考
祿昌學 貴州省六盤水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事業單位是我國社會正常運行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織,對其專業工作負責,給社會也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在事業單位最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對人員的選用一直非常重視,人員的選擇關系到事業單位的發展狀態,并且在人員招聘完成以后需要進行崗前的培訓以及更多的工作實踐,這樣才能夠提升工作人員的個人素質和專業素質,在日后的工作中表現出更加完善的一面。事業單位相關培訓項目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對事業單位的可持續性發展也具有極大的促進性作用,基于此,本文對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崗前培訓實踐與思考進行探究和分析。
事業單位 公開招聘 人員 崗前培訓 實踐
崗前培訓在事業單位人才錄用中的實行是人才培養的主要途徑,能夠讓人才在單位中發揮出重要的作用,這也是完善人力資源分配的一種方式方法。為了能夠有效的落實人力保障制度就需要不斷的夯實基層人員隊伍,讓事業單位的工作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實現新任職人員的公開招聘方式,并且對這些人員展開培訓,本文主要講述了在招聘人員崗前培訓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敘述了問題的解決策略。希望能夠給事業單位帶去一定的借鑒和啟示。
(一)事業單位崗前培訓的目的研究
實行崗前培訓主要是讓一些新的員工能夠對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以培訓工作當做是自己職業生涯的起點。在崗前培訓中員工會對自己的工作理念以及價值觀和行為方式進行學習,摒棄一些以前不恰當的思想和行為,適應新的工作也適應新的環境,對新工作的準則以及方式進行了解。事業單位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幫助新的員工和老員工之間建立起友好團結的關系,讓員工對新工作有符合實際的期望,有積極的工作態度。
(二)事業單位員工崗前培訓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崗前培訓能夠讓新職工在短時間內對單位的諸多事宜有一定的了解,更快的融入到單位環境中,適應這種環境,并且對自身在工作單位中的位置進行定位。
其次,新職工在崗前進行培訓也是單位人才建設的一種方式,達到人力資源優化分配的目標,更是人才進入到單位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每一個單位都有人才建設的需要,這對事業單位來講也有可持續發展的意義。通過崗前培訓,新職工能夠夯實自己在崗位上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識,按照崗位需求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更快的適應單位的需要,提升員工的綜合素養。
首先,知識方面的培訓,知識方面的培訓主要是讓員工對一些概念進行了解,不斷的增強員工對新單位工作要求的了解,適應新的環境。
其次,技能方面的培訓。在技能方面主要是讓員工對事業單位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了解除了自己以外他人的主要工作職責,并且提升員工和員工之間的交流和情感適應能力,促進員工之間的溝通協調,使其能夠在團結一致的情況下為事業單位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后,素質方面的培訓。當今時代,能力和道德素質同等重要,每一個單位都不會允許有才無德人員的存在,因此對員工進行素質教育也是崗前培訓的主要內容,要樹立起員工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以及人生觀,讓員工的思維和能力都得到拓展,并且樹立起良好的思維習慣。員工需要樹立起較高的工作目標,在經過系統的培訓以后,能夠適應單位的各項生產活動。
我國事業單位在員工上崗以前進行培訓,這項工作興起的時間還不是很長,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某些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主要是受到培訓環境以及自身條件的束縛,因此本文主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以下就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
(一)對培訓需求缺乏重視
每一個事業單位的發展情況不同,因此在給新任職員工進行培訓以前需要制定相關的中長期目標和戰略計劃,按照單位對人力資源的需求進行培訓,但是很多單位在此方面做的還不夠突出,一味的沿襲其他單位的路徑進行培訓,缺少對自己實際情況的了解。另外,對培訓以后的考核也沒有足夠的重視,很多單位對員工的培訓都是達成任務即可,流于形式,沒有關注員工在此過程中是否真的學習到相關的內容,是否對新工作有了足夠的了解,這樣的培訓無疑讓存在的問題在日后的工作中會暴露出來,影響員工的工作有效性以及工作情緒[1]。
(二)員工品質訓練不足以及對培訓缺少正確的認識
一些單位的管理人員存在一定的恐懼心理,主要害怕在經過培訓以后,有些員工出現離職的想法,員工為了追求更好的待遇跳槽到同類其他單位中,這樣的想法和心理造成培訓的畏首畏尾,或者直接沒有培訓的項目。還有一些單位對員工的配置方面沒有關注,只是注重員工的能力以及員工可能給單位帶來的經濟效益,這樣很少會有員工認同單位文化和單位價值,沒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意識和理念。除此之外,有些事業單位的培訓方式也比較陳舊,只是單純的采取課堂講授的方式,教師講,學生被動的聽,這種方式不能引起員工學習的積極性,缺少興趣,因此效果甚微[2]。
(一)樹立正確的培訓理念
事業單位的崗前培訓需要相關管理者以及組織者樹立起正確的理念,事業單位領導的重視會傳染給員工,上下一致,協調發展,改變以往新員工培訓只是一種短期性和階段性的理念,讓培訓更加傾向于全方位和隨時性,面對全體員工,對員工進行素質拓展和訓練,只有這樣才能讓員工在工作中的表現更加優質,更加突出[3]。
(二)建立健全培訓體系和培訓制度
首先,每一個部門和每一個崗位都需要進行分開式的培訓,按照不同的專業知識和崗位需要進行分層次的培訓。所設計的培訓內容也要充分的考慮到因材施教以及針對性的理念,讓培訓的效果更加突出。事業單位的領導和管理人員需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職工,他們的特點不同,專長也不同,因此會在不同的職位上發光發熱,這樣就需要強化培訓的投資比例,將專業人才放到需要的崗位中做好入職前的培訓工作[4]。
其次,培訓制度和培訓機構的建立。制度的建立主要是讓工作更能夠有章可循,同時也需要不斷的完善獎懲措施,對崗前培訓以及培訓成果的考核進行關注,提升每一個工作人員對培訓的重視程度和關注程度。培訓機構是為培訓服務的,因此培訓要有更多的層次和針對性,不僅僅是對新職員,領導和管理層也需要進行適當的學習和進修。
除此之外,培訓方式也要向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不僅僅只是采用課堂傳授的方式,還可以是實踐活動或者是使用現代化多媒體試聽技術,開展遠程教學等等,讓職員的興趣和積極性得到提升即可,從而提升培訓效率[5]。
綜上所述,本文對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崗前培訓實踐與思考進行了分析和探索。針對現如今培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找出了問題的解決策略,事業單位在國家發展過程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位置不容忽視,因此招聘的人員也需要在能力和素質方面更加突出,以此適應事業單位發展的需要,希望本文的研究對事業單位的進步有一定的促進性作用。
[1]宋磊.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崗前培訓實踐與思考[J].科學與財富,2016,8(2):295-296..
[2]陳旭東.淺談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J].人力資源管理,2015,22(3):34-36..
[3]劉茂昌,段興軍,毛建民等.我國高校青年體育教師培訓的“實然”與“應然”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2):8-10.
[4]杜曄,賈宇飛,周保利等.運用PDCA循環創新和實踐醫院新員工崗前培訓[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6,23(16):18-19,20.
[5]劉璞,田深.轉制科研事業單位崗前培訓機制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6,17(1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