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洪偉 成都理工大學管理科學學院
當前我國物流企業參與供應鏈物流管理模式探析
董洪偉 成都理工大學管理科學學院
我國目前的物流企業整體管理現狀作簡要分析,并對現在的主要模式進行簡要的評價。對物流企業一體化進行基本的梳理。從我國現在的供應鏈管理進行入手。提出針對供應鏈物流管理模式的方式。
供應鏈物流管理 物流企業 管理模式 企業一體化
對于物流產業未來的競爭是企業之間的競爭,同時也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企業站在一個戰略聯盟的高度,結成相互合作的伙伴關系,將整個供應當作一個整體,才能達到共贏的目標。物流企業對于供應鏈物流管理有相當大的意義。不但可以提高效益,還可以提升企業的利潤空間,在此基礎上還能夠擴大企業物流經營范圍,以提升我國物流產業的總體水平,達到與別的物流企業相媲美的標準。當前我國的物流局勢,已經獲得了一定的進步。已經初步達成了推動社會經濟和市場經濟發展的作用。我國現在企業受到了資金設備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在跟其他世界上相對較為發達的物流國家相比仍有落后。因我國物流鏈現在的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所以我國目前的物流企業還應從企業的根本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入手。對于外國先進的物流管理技術思想要積極地引進,將外國的物流管理的優點使用在我國的管理模式中去,已達到我國物流業的穩定發展。
(一)我國的物流企業其系統內在優勢有待進一步提高。我國的供應鏈管理優勢,是很多物流企業實施管理的目標。但是我國目前的中小型物流企業仍缺乏相關管理的系統性的設計,因其缺少這種管理性,所以在組織相關管理時會制約集成性的發展?,F在有的企業在設計相關管理系統時因受到相關思想的制約,只將精力放在對內部資源的配置,卻對企業外部資源的集合和使用不加以重視。我國的管理系統良好地發展因此被制約,集成性也無法得到較好的發展。[1]
(二)我國物流企業管理體系的落后導致我國的信息資源得不到很好的發展。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國的物流管理企業雖然受到影響并開始重視管理模式的問題,在利益目標方面和信息溝通方面已經進行了一定的改變,但是這種在企業之間的信息溝通方式仍然缺乏從供應鏈方面全面考慮信息資源的思想?,F在仍然沒有完成這項長久性的信息溝通。信息建設應從戰略的角度上達成促進管理系統發展和進步的要求。在企業上的管理應與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相關聯,企業需重視利用信息資源與不同企業的數據庫相互溝通。[2]
(三)我國的物流管理體系仍有待改進,目前我國的企業在參與物流鏈管理時在組織模式上還有很多問題,這無法滿足我國應對一體化供應鏈管理的要求。我國近年在企業物流管理上雖有一定的認識,并采取了相關措施進行物流技術的提升和設施的管理,但在某些企業參與這項管理時仍然用老舊的觀念和思想進行管理,這樣直接導致了物流供應鏈模式與業務流程難以被改進,同時也無法對當前的供應鏈管理模式相符合。[3]
(一)制造業脫離的物流企業參與供應管理方式。我國國內的這種管理模式其起源于對一些中大型的企業和原本的運輸部門,隨著市場和企業的需要經過了一系列的改變也出現了改制后的物流組織,這之后的物流組織就有獨立的公司法人和經營資格證,這些以掛在原有單位的形式進行展示。在對資金的管理方面公司法人通常會用獨資或合資的形式進行合作。拿海爾集團物流做說明,其經營模式存在的問題是本企業的經營業務在拓展方面還有一定程度的困難。對于成本和專業性來說仍不夠強,在運轉的速度和服務方面仍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4]
(二)流通業脫離的參與供應的管理方式。流通業的特征是通過對物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成本的節約,使得人力和財力集中形成專業的物流部門。多數的流通企業尤其是一些新型電子商務企業都會對這種模式進行應用。這種模式從應用上很有效地解決了電子商務的物流中存在的問題,很大程度也提高了其在市場例的競爭力,但其也存在有一定的問題和風險。例如,企業對于這項模式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資源,這既增加了成本問題,也對企業的風險埋下了隱患。在單調性這點來說,相關企業在開展的方面也會因其局限于與某個流通部門,難以形成獨立的綜合型物流服務的三方物流企業而產生一定的單調性。
(三)對部分物流服務進行承擔的第三方企業管理方式。對于某些只能部分承擔物流服務的第三方企業管理模式,這種模式對于第三方物流的企業需求,使用較為精準的方式來供應。對于這種第三方物流企業可以使之與其他企業相互合作。從模式上來說較為先進和現代化,更符合世界上的觀念需求,也可以給市場提供更加專業的供應鏈物流業務。從范圍上來說,跟前面我們說的兩者相比,其具有范圍大和影響力強等優點。目前就我國的某些物流企業來說在使用這種模式上也有一定的問題。作為第三方物流其供應模式是只承擔部分職能及主要營運的還是一些老舊的服務,對于承擔的職能方面來說仍然有局限性,不能作為一個完整的供應鏈服務模式進行使用。[5]
目前國內物流供應鏈參與我國物流行業管理是相當必要的,對于過程上的實施,必須要意識到我國的物流企業在物流管理上的弊端。在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處理時,需對現在運營的三種模式進行分析,使用切實的計劃應對這幾種管理模式的弊端,根據市場中出現的變化和競爭,采用及時調整和規范化的戰略計劃,以提高物流企業的企業競爭力。
[1]辜勝阻,方浪,李睿.我國物流產業升級的對策思考[J].經濟縱橫,2014,03:1-7.
[2]何黎明.“新常態”下我國物流與供應鏈發展趨勢與政策展望[J].中國流通經濟,2014,08:4-8.
[3]王照杰.我國石化企業供應鏈物流管理模式研究[J].消費導刊,2007,11:108-109.
[4]何榮宣.傳統物流向現代供應鏈管理轉變的策略[J].企業經濟,2011,09:41-43.
[5]劉承昊.中小物流企業供應鏈物流管理途徑與策略分析[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3,21:72-73.
董洪偉(1993.06.21-),女,吉林松原人,本科,成都理工大學物流管理專業在讀學生,主要研究方向:物流供應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