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士忠
(海河水利委員會引灤工程管理局,天津 300393)
落實五大發展理念
努力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做貢獻
徐士忠
(海河水利委員會引灤工程管理局,天津300393)
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灤河流域水生態環境惡化日趨嚴重,潘家口水庫、大黑汀水庫水源地保護形勢越來越嚴峻。總結了引灤工程管理局近年來在水源地保護能力建設上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引灤工程管理局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進一步強化水資源保護、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做出貢獻的觀點。
關鍵詞:水源地保護;規劃編制;制度建設;水質監測;潘、大水庫
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屆“世界水日”,3 月22—28日是第二十九屆“中國水周”。聯合國確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傳主題是“水與就業”(Water and Jobs)。我國紀念今年“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是“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推進最嚴格水資源管理”,進一步凸顯了水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它不僅是我黨新時期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保證,也是新時期治水新思路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的提出,賦予了新時期治水新內涵、新要求、新任務,為我們強化水治理、保障水安全指明了方向。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無可替代的寶貴資源,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經濟的發展、人類的生活都離不開水的供給和保障,只有實現了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才能確保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才能保障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的共同進步和協調發展。
潘家口水庫、大黑汀水庫(以下簡稱潘、大水庫)是京津唐地區的重要水源地,擔負著向天津市、唐山市提供工業、農業和居民生活用水的重任。近年來,海委引灤工程管理局(以下簡稱引灤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戰略決策,以水利部黨組治水新思路為指導,不斷深化改革,強化管理,水資源管理與保護得到有力加強,工程的建設與管理水平顯著提高。引灤入津(入唐)工程投入運行35年來,累計向天津市、唐山市供水384.4億m3,為津、唐兩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水資源支撐,有效地促進了京津冀地區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但是,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灤河流域水生態環境惡化日趨嚴重,潘、大水庫的水污染等問題日益突出,使得潘、大水庫水源地保護形勢越來越嚴峻。為此,引灤局不斷加強水源地保護能力建設,扎實開展了水資源保護工作。
引灤局先后完成《潘家口、大黑汀水庫水源地保護規劃》《海委直管水庫城市飲用水安全保障規劃》《潘家口、大黑汀水庫水源地保護工程項目建議書》的編制工作,為今后開展潘、大水庫水資源保護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引灤局先后制定了《潘家口、大黑汀水庫水源地水質監測報告制度》《潘家口水庫保證飲水安全應急預案》《引灤局應對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等相關制度,初步建立了突發性水污染事故快速反應機制。同時,積極開展灤河干流突發性水污染事故應急反應演練以及污染物在河道、水庫遷移模擬演練等,并成功處置了灤河干流氨氮超標、潘家口網箱死魚污染事件。
引灤局不斷加強水質監測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水質監測站網體系,先后完成潘家口水庫水質自動監測站、大黑汀水庫水質水量自動監測站建設,水質自動檢測水平進一步提高,為水源地保護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引灤局堅持對重點水功能區、重點省界斷面、重點河流進行監測,積累了大量的基礎數據。自2009年3月份開始對水源地所有監測斷面實施藻類監測,密切關注潘、大水庫的藻類演變規律,水質檢測能力也從原來的36項發展到現在的6大類70多項。
引灤局加大了對水源地周邊和水源地上游污染企業的監測力度,先后完成灤河上游入河排污口調查與污染企業的登記工作,對170多個排污口進行了登記,隨時掌握污染源的變化規律。并編制了《引灤水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畫冊》,制作了《引灤水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專題片》,為水資源保護工作提供了翔實的基礎資料。
引灤局先后完成和參與完成“潘家口、大黑汀水庫網箱養魚對水源地影響研究”“柳河水質變化趨勢研究”“海河流域重點水源地富營養化防治對策研究”“北方水庫藍藻暴發閾值研究”等科研項目,在潘家口水庫建成水利部公益項目潘家口水庫野外試驗基地等。
以上工作的開展,為潘、大水庫水資源保護工作提供了理論和技術支持,對引灤局水資源管理與保護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今后,引灤局將深入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和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新思路,進一步強化水資源保護,改善水環境,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做出貢獻。
中圖分類號:TV213.4;TV6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328(2016)02-0008-02
DOI:10.3969/j.issn.1004-7328.2016.02.004
收稿日期:2016—03—22
作者簡介:徐士忠(1960—),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