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金菊
微課在中職化學專業證書培訓中的應用
羅金菊
(江門中醫藥學校,廣東江門529000)
中等衛生職業學校的學生可以通過高職高考繼續升讀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獲得高等教育學歷。因此,江門中醫藥學校將微課應用到化學專業證書培訓中,打破了學生學習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能使學生更容易通過化學專業證書考試。
微課;中職;化學證書培訓
廣東省高職高考“3+證書”考試,是指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招生考試,是專門為中專、技校、職中的應屆或往屆畢業生參加高考入讀正規大學獲得高等教育學歷的一種途徑,是高考的一個組成部分。“3”是指語文、數學、英語3門課程,“證書”是指專業技能課程證書,包括電工證書、電子證書、機械證書、會計證書、化學證書、土木工程證書、美術基礎證書、音樂綜合證書、體育技能證書等。隨著成人、自考、網絡學歷作用的不斷弱化,越來越多中職學生希望通過高職高考獲取正規的、認可程度更高的高等教育學歷。化學證書越來越受到中職學生的重視。化學證書的報考人數逐年增加,特別是近兩年,考生人數更是以倍數遞增,2016年報考人數高達570人次。化學證書的考試分為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兩部分,只有這兩部分考試成績均達到要求才能獲得證書。為幫助學生更容易考取化學證書,我校開辦了對應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班。然而,隨著報考人數的激增,培訓教師的教學任務明顯加重。2016年我校開設的培訓班每班學生人數接近120人;學生的化學知識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學生已經到校外實習或者是已經參加工作的往屆生,因此培訓班授課安排在晚上,實習學生和已參加工作的學生由于與學校距離較遠或工作原因對出勤和聽課影響較大;此外,培訓時間短,特別是操作技能培訓,每次只有兩個半小時,一般安排3項技能操作練習,除去教師的操作演示與重難點講解,留給學生自己練習的時間少,而且課后再沒有機會練習。在培訓教師人數沒有增加的情況下,以上問題嚴重影響培訓效果。而微課正好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我校2016年的化學證書培訓中,應用微課作為一種重要的輔助教學方法,保證了培訓效果,學生的化學證書考試通過率進一步得到了提高。
微課又稱為微課程,是指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某一個問題的小課程[1]。微課主要以視頻為載體,但也可以根據不同學科和不同教學情境的需求,選用音頻、PPT、文本等其他媒體。微課具有以下特點[2]:(1)微課的教學時間一般在5至8分鐘,符合中職生的認知特點及學習規律,能夠保證學生的學習熱情。(2)微課主要是對某一個知識點的教學,內容明確,針對性強,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需要的微課進行“補充性”學習。(3)微課占用的內存容量小,教師將微課上傳到網絡平臺上,學生可以靈活方便地下載并保存到終端設備(如筆記本電腦、手機、平板電腦)上,隨時隨地按自己的需求學習[3]。隨著無線網絡的普及,在一個人人都有手機的時代,讓學生自帶信息設備來上課已經成為現實,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課堂,已經發展成可以隨時借助手機或其他信息設備進行在線學習。將微課應用于化學專業證書培訓,即教師將化學專業證書考試的關鍵內容制作成“微視頻”或“微音頻”等不同形式的微課,再將制作好的微課上傳到網絡平臺,學生可在任意時間、地點進行學習,并且可以隨時暫停、重播,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面對120位學生的教學班,每一位學生的知識基礎與接受能力不同,這就對教師提出了較高要求。教師應將難點、易錯點作為教學內容制作成微課,供學生課后復習。例如,筆者負責的章節是“烴的含氧衍生物和胺”,其中醇和酚、醛和酮、羧酸和酯的結構與主要化學性質的比較,伯、仲、叔醇與伯、仲、叔胺的區別與鑒定,銀鏡反應,是本章節的教學難點與考點。學生對該部分內容容易混淆,即使在課堂上反復講解,能夠理解和掌握的學生也并不多。借助計算機軟件ChemDraw12.0畫出化合物的結構,特別是官能團結構,并轉換成3D模型,結合Flash動畫軟件制作成動畫式微課,立體形象,采用問題引導式教學,引導學生找出這些相似化合物結構的區別,幫助學生構建具體的形象便于加深理解。在操作技能培訓中,筆者主要負責滴定管的基本操作及滴定終點的判斷。對于操作中的易錯點,例如滴定管使用中滴定液速度的控制、半滴操作、滴定終點的判斷等在培訓課堂上受到時間、實驗條件等因素影響,部分學生未能看仔細并及時準確把握。筆者將實驗過程拍攝下來制作成微課,便于學生課后反復觀看,并能隨時暫停或重復播放,以加深理解記憶。
教師開通微信賬號,添加學生組成微信群。教師將制作好的微課上傳至微信平臺,學生既可以隨時登錄在線觀看學習,也可以下載至終端設備如手機、平板電腦隨時觀看,實現了“碎片式”移動學習,可以隨時暫停、重播,記錄重點、難點及疑問點,學生的自主學習更為靈活,特別對于已經在校外實習的學生來說尤為方便。學生在課后觀看微課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可隨時在微信平臺提問、討論,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都可以隨時交流、學習。教師收集學生提出的問題并及時解答。
(1)化學證書考試考點眾多,雖然不是每一個知識點都有必要制作微課[4],但培訓課的微課制作仍需要全體參加培訓的教師一起分工合作。每位教師負責某一章節知識點的微課制作工作,教師可以根據自己所負責章節知識點的特點和自己的教學風格做出不同的微課,學生學習不同知識點的微課時,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保證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實現這個任務需要學校的全局統籌及全體培訓教師的大力配合。
(2)教師制作微課的技巧有待提高。由于教師平時的教學任務比較重,難有機會深入學習微課的制作,微課主要以微視頻形式為主。學校應組織微課制作技術相關培訓,提高教師微課制作水平。此外,教師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應該相互探討如何制作簡單實用、形式多樣的微課,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解答課余學習過程中的疑問,又不會過多增加教師的額外工作量。
(3)微課的發布平臺、師生的交流平臺需要相應的網絡技術支持與維護[5],這就需要教師與學校信息中心的同事協調及合作,希望在學校層面開發實用的網絡平臺。教師只需把自己做好的微課簡單上傳,學生便隨時可以登錄平臺找到合適的微課進行學習,最好能夠設置相應的在線即時練習,方便教師及時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效。
微課作為一種靈活的教學方式,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微課應用到化學專業證書培訓中,是一種有效的補充教學手段。對于在培訓課上未能理解的知識或考試的重點、難點等關鍵內容,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借助微課進行反復學習,直到掌握。同時,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可以隨時與教師、同學通過網絡平臺交流討論,教師也能由學生所反饋的問題發現培訓中的不足,及時糾正,使得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同步提高。2016年上半年化學專業證書考試,我校報考人數570人次,未通過的僅41人次,通過率為93%,教師的微課設計、制作能力也得到了明顯提升,實現了教與學雙贏。
[1]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0-12.
[2]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3]錢曉慶.微課在中職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考試周刊,2015(43):151,160.
[4]錢華.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和思考[J].化學教與學,2014(11):52-53,96.
[5]劉瑛.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中職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科技創新導報,2015(15):139-140.
G40-057
A
1671-1246(2016)20-00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