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鵬
基于慕課的鄉村醫生繼續教育探索
孫鵬
(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湖北宜昌443000)
根據國家對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意見和教育規劃,結合現在鄉村醫生繼續教育現狀和大規模網絡開發課程的特點,建立基于慕課的鄉村醫生繼續教育的長效機制,以促進鄉村醫生主動學習,提高為農村基層衛生服務的能力。
慕課;鄉村醫生;繼續教育
根據2015年3月份出臺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和《全國鄉村醫生教育規劃(2011—2020年)》要求,到2020年,各省(區、市)鄉村醫生繼續醫學教育總體上繼續保持全覆蓋,獲取繼續醫學教育學分達標率達到90%。大多數鄉村醫生具有中職(中專)及以上學歷,高職(專科)及以上學歷者占一定比例;鄉村醫生力爭總體具有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基本實現鄉村醫生隊伍向執業(助理)醫師轉化。
目前鄉村醫生的學歷層次普遍偏低,絕大多數為中專,其中部分由“赤腳醫生”經培訓轉變而來。鄉村醫生因為工作與生活的關系,接受繼續教育的機會較少,缺乏對現代醫學知識的更新,但是又迫切希望能夠繼續提高學歷或者參加培訓以提高業務能力。在現行的繼續教育模式中,鄉村醫生普遍反映培訓內容不能滿足鄉村的現實需要,現有的培訓內容涉及保健、健康教育宣傳、計劃生育、心理疏導等內容偏少,培訓內容中中醫知識如中藥方劑學和針灸推拿等幾乎沒有涉及,明顯不能滿足鄉村醫生的需要。課程內容中缺少某些醫學新知識如康復醫學、新型傳染病、留守人群關懷等是鄉村醫生面對的新問題[1]。繼續教育知識和技能的供給與鄉村醫生的現實需求嚴重脫鉤。
慕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就是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2]。慕課的最大優勢就是在線互動開放,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注冊課程,自主選擇學習內容,通過平臺進行在線提問、測驗,實現全方位的互動學習。通過系統的教學體系和課程結構、豐富的教學資源、各種多媒體資料,讓學生更加立體地掌握知識[3]。結合自身具體情況選擇護理學相關課程,通過系統地學習理論及觀看操作視頻,自覺地閱讀護理前沿文獻,針對性地復習知識點,參與互動討論并積極思考,完成課程的學習過程并獲得相應學分[4]。
將慕課和鄉村醫生的繼續教育有機結合,建立長效機制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3.1加強符合農村醫學特點的慕課平臺建設
自2014年開始,全國182家醫學高等院校共同成立了中國醫學教育“慕課聯盟”,標志著全世界首家醫學教育慕課平臺建設正式啟動。總體來講,慕課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目前相對成熟的慕課平臺——人衛慕課平臺,已經提供了生理學、醫學遺傳學、診斷學、產科學、醫患溝通、人體解剖學等醫學常規課程,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還沒有符合農村醫學特點的課程,如中醫相關課程、臨床實踐操作課程、具有地方特色的課程等。課程種類需要進一步豐富,來滿足鄉村醫生的需求。
3.2建立鄉村醫生繼續教育的激勵機制
雖然繼續教育是鄉村醫生提高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的重要途徑,調查結果也顯示鄉村醫生有強烈接受繼續教育的愿望,但實際情況是傳統繼續教育方式下的鄉村醫生出勤率并不高。傳統繼續教育的方式一般要求鄉村醫生脫產培訓,而且培訓地點一般在相對比較繁華、醫療條件比較好的城市,距離比較遠,而且一般一個行政村只有一名鄉村醫生,業務比較重,抽不開身。參加培訓的費用、住宿的費用、吃飯的費用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導致部分鄉村醫生主動放棄繼續學習的機會。同時有時培訓內容與農村的現實需要不能很好契合,使鄉村醫生沒有了參加繼續教育的熱情。而基于慕課的繼續教育,鄉村醫生就可以自由靈活地安排學習時間,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習內容,通過在線考核獲得相應的學分,有利于鄉村醫生保持學習熱情。同時主管部門應制定激勵政策,如對積極參加繼續教育的鄉村醫生給予政策和資金傾斜,如提供電腦與網絡,若連續幾年通過基于慕課的醫學繼續教育考核,則將電腦無償贈予。
3.3緊密結合臨床實踐操作
在鄉村醫生定期完成基于慕課的繼續教育后,進入脫產培訓階段,集中強化鄉村醫生實踐操作能力和病例分析能力。通過臨床實踐操作提高其臨床實踐的能力和與病人溝通交流能力[5]。
3.4建立基于學分制的評價體系
確立基于慕課的醫學繼續教育評價標準。在完成相應的繼續教育培訓后,結合全科醫生的培養特點,從理論、實踐技能、綜合素質等方面考核其是否能夠掌握操作技能;是否在診療過程中應用了學習到的知識和技能;是否對服務農村產生了更加積極的態度。鄉村醫生在考核通過后,取得相應的學分,累計到一定的學分可以完成當年的繼續教育任務,甚至是累計到一定學分取得學歷教育證書[6],這必然會極大地激發鄉村醫生參加繼續教育的熱情。
3.5嘗試實時可視化疾病診療
慕課平臺建好以后,鄉村醫生在繼續教育過程中可以與講師實時互動,提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或者就具體的病人進行實時可視化診斷及治療,拉近了空間距離,節約了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在繼續教育的過程中解決了實際問題,提高了農村的醫療水平。對長期與鄉村醫生實時互動教學的講師給予晉升職稱等方面的獎勵,促進實時可視化診療的長期、平穩發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貢獻。
基于慕課的鄉村醫生繼續教育是一種可以提高鄉村醫生業務水平和學歷層次、保障人民健康的長效機制。將廣大農村醫生提升自身業務的迫切需求與蓬勃發展的慕課結合起來,縮短農村與城市的醫療差距,提高農村基層衛生服務水平。為更好地服務基層,滿足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衛生服務需求和鄉村醫生對自身發展的渴望,基于慕課的鄉村醫生繼續教育培訓還需要繼續深入探索與研究。
[1]賀生,劉安麗.鄉村醫生繼續教育教學內容存在問題及對策[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09(2):112-114.
[2]焦建利.從開放教育資源到“慕課”——我們能從中學到什么[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10):17-18.
[3]王左利.MOOC:一場教育的風暴要來了嗎?[J].中國教育網絡,2013(4):10-14.
[4]王萍.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的新發展與應用:從cMOOC到xMOOC[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2(3):13-19.
[5]解立怡,曹罡,趙耀.“慕課”背景下的醫學繼續教育[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5(3):483-486.
[6]邱偉華.高等教育慕課市場的認證機制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5(3):40-45.
R193
A
1671-1246(2016)20-01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