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慕翠翠 欒浩翔 邴 川 劉雨夢(鄭州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01)
網球文化在高校體育中的發展研究
□ 慕翠翠欒浩翔邴川劉雨夢(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河南鄭州450001)
隨著學校體育的發展,網球運動已經成為深受大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運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歸納法和邏輯分析等方法,對高校網球文化在高校體育中的發展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高校網球文化是學校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建設有助于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利于大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豐富大學生的課余生活。但是很多高校對網球文化的建設認識程度較低,關注程度不夠。各高校應該支持網球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完善網球運動的基礎設施,搭建網球文化平臺,加大網球師資隊伍的投入。
網球文化高校體育發展
網球是一項優美而激烈的運動,網球運動誕生于英國,在美國開始普及并風行于美國,目前流行于全世界,被稱為世界第二大球類運動。我們都知道我國女子網球隊員李娜,她屢次在世界網球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她深受熱愛網球運動的大學生喜愛,甚至以她為偶像。在各大高校中選擇網球選項課的學生越來越多,網球文化的發展對高校體育事業的發展也至關重要。
2.1、網球文化的性質
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在長期創造中形成的產物。并且作為一種歷史現象,它也是社會歷史積累的產物。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的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而狹義的文化,是指作為觀念形態的,與政治、經濟并列的,有關人類社會生活的思想理論、道德風尚、文學藝術、教育和科學等精神方面的內容。類似的,網球文化就可以理解成網球運動自身所包含的、和網球運動相關聯而形成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加總。網球之所以被稱作文化是因為網球運動屬于體育運動,體育運動本身是人類創造的,后天習得的,具有非遺傳性的身體活動。它是人類思維方式的表達和傳遞。因此體育的產生具有文化的意義。而且體育運動具備文化的各種特質。網球文化的性質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點。
2.1.1、經驗性與科學性
體育文化都有依據經驗進行生產和傳承的屬性,網球文化作為體育文化的一種也具有這樣的屬性,這種屬性就被稱為網球文化的經驗性。身體運動是體育文化的基本手段,所以依照以往經驗進行體育文化鍛煉是有優勢的。而網球文化的另一種屬性是科學性,是說網球文化的發展和運作必須依靠科學指導的屬性。只有在科學的指導下進行鍛煉,網球文化才是能夠促進大學生健康發展的。
2.1.2、繼承性與變異性
網球文化經過長久不斷地發展、更新依舊保留有某些特殊的屬性,這就是網球文化的繼承性。體育文化可以通過聲音、圖畫、文字等形式,在人們的大腦中產生傳承的特性。變異性則是說明,網球文化在傳承的過程中,其內涵、組成、形式等發生變化的屬性。人們對網球文化的理解隨著社會發展而與時俱進,也會根據時代的要求做出一定程度的變更,例如,作為網球四大公開賽事之一的溫布爾頓網球公開賽,其歷史傳統是運動員穿白色運動服,不可以有其他顏色,但是隨著現代社會追求個性與自我展示,溫布爾頓已經允許運動可以穿白色以外顏色的運動服。
2.1.3、差異性與相同性
網球文化的差異性指的是由于每個地區和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都具有與其他地區和民族不同的某些特征,而形成的網球文化也是不同的。文化的差異性體現在組織形式、體育觀念、價值標準上。年齡、性別、教育程度、職業等因素也都會使網球文化趨于多樣性。網球文化的相同性是指其最終的目的是一致的。
2.2、網球文化的特征
與其他運動一樣,網球運動也具有強身健體、提高身體綜合素質的特性。參加網球運動,大學生可以發展身體的靈活性、力量、速度、柔韌度、耐久力等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2.2、娛樂性
網球運動的娛樂性包括觀賞性娛樂和運動性娛樂。觀賞性娛樂指人們在觀看各種網球比賽時獲得的精神愉悅,運動性娛樂指人們參加到網球運動或參加各類型的網球比賽獲得的樂趣。當今社會,人們逐漸將體育運動作為改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質量的一種重要的方式,人們通過運動可以獲得一種健康的消遣,網球運動就能夠給人帶來無窮的樂趣。
2.2.3、競爭性
網球文化的競爭性體現在競技場上,以單打比賽或者雙打比賽的形式體現,他們為同一目標所進行的種種行為與表現。
2.2.4、全民性
全民健身的號召一直在響起。網球文化的全民性表現在全民積極參與,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追求生活的質量,愿意拿出更多的時間參與體育鍛煉。網球運動,老少咸宜,可通過參加網球運動、觀看網球比賽和網球相關視頻等活動,參加到網球運動中來。
3.1、網球文化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
世界各國的競爭實際上是人才的競爭,所有國家都在抓住有利時機,加速培養具有很強競爭力的全面發展型人才。網球文化對現代社會人才所需要的努力拼搏、不斷創新、百折不撓、公平競爭和團隊協作的團隊精神的培養起重要作用。同時通過辛苦的訓練與競爭性的比賽可以鍛煉學生的意志和勝不驕、敗不餒的頑強品質,在長久的雙打比賽中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團隊的合作意識。
3.2、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網球運動是一項優雅的運動,在網球運動中人們的素養會得到極大地提升。它有助于培養人銳意進取,積極拼搏,處事不驚的精神,更能培養個人形象、氣質,實現個人全面的發展。參加網球比賽往往要克服生理或心理上的障礙,同時還要克服外部的各種困難。網球活動的環境是強制而又自然的,學生在這種環境下都努力控制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努力表現出良好的個人風貌,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習慣。
3.3、高校網球文化可以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網球運動影響著大學生的思維、行事方式和競技能力。網球文化則通過其豐富的內涵將大學生的思想模式、道德規范、行為準則和能力素質等多方面有機地融為一體,這對可塑性極強的大學生將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大學生通過網球活動,可以培養自身的組織能力,增強參與意識,促進人格的完善和情感價值觀的形成,從而提高綜合素質。
3.4、高校網球文化促進大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促進全民健身運的廣泛開展
高校網球文化是學校體育的一部分,構建網球文化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更使得大學生的業余生活更加充實,更加多彩。
相對于乒乓球、羽毛球、籃球、足球、排球等在國內發展較為成熟的球類項目,網球運動還顯得比較稚嫩,網球文化的發展才也剛剛起步,尤其是對高校而言,除了一些網球專業的體育類院校外,其他普通學校的網球文化建設都還有待完善。因此,構建高校網球文化是刻不容緩的,并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4.1、網球文化知識講座
可以請知名網球專家或運動員如李娜開展網球知識講座,讓老師和學生更加了解網球文化的內涵,性質,特征。
4.2、完善網球運動的基礎設施,為網球運動提供必需的物質條件
體育鍛煉和體育課都需要一定的場地和器材,場地器材是開展體育運動的物質基礎和必備條件。網球運動對場地和設施的要求相較于其他運動而言更加的嚴格。近年來網球場地增長迅速,但是仍顯不足,這主要是由于網球迅速發展與學校對網球運動認識不足之間的矛盾,另一點,網球場地的建設費用太高,各個高校對網球的場地的投入和需求不平衡。例如,某大學網球場地設施較少,除了網球課上課期間開放,其余時間不對外免費開放。并且收取費用昂貴,很多同學因為場地費用的問題只好放棄網球運動,退而選擇其他的運動,面對這樣的收費場地,學生只能望“場”興嘆。這嚴重限制了學生參與到網球運動中來,影響了網球運動的普及與發展,成為網球運動發展的掣肘。為解決這一問題,學校應該盡力創造條件,以滿足學生網球運動的需求;完善網球運動基礎設施,對學生免費開放網球場地;為網球運動創造物質條件,使得每一位參與網球運動的學生都能充分感受到網球運動帶來的樂趣和激情。
4.3、組織觀摩網球賽事
組織觀摩網球賽事、觀看網球四大賽事直播等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網球運動的興趣,豐富課余時間,提高綜合素養。
4.4、發揮媒體的作用
網球文化的傳播需要媒體的配合。校園微博、微信的公眾號,校園廣播等均是媒體傳播的有效途徑。媒體具有速度快、傳播面廣的特點,可以介紹有關網球消息、新聞和學校體育活動等信息。
4.5、舉辦網球相關賽事,構建網球文化發展平臺
目前,每年都會有多項大學生網球比賽以不同方式、不同規格的定期舉辦。例如,河南省大學生“華光”杯體育活動暨網球錦標賽,今年5月份在河南焦作如期舉行。鄭州大學代表隊在第八屆網球錦標賽上還取得了女單冠軍、女子團體亞軍的優異成績。網球比賽為大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展示網球技能的平臺,也利用網球文化的交流,推進網球文化的發展。另外,網球協會作為推進網球文化發展的重要的一個平臺,能夠加速推進推動網球運動與其文化的發展。各高校的網球教師應該積極呼吁,推進網球協會的成立,熱愛網球運動的學生也應該加入到網球運動的隊伍中來,同時以組織各種活動,搭建網球文化平臺,促進網球文化的發展。
4.6、加大網球師資力量建設
中國高校網球的現狀是,網球課是缺乏專業教師的,網球活動開展的極其稀少。為了改變這一情況,首先,就要求學校領導要重視網球活動的開展,網球運動經費的投入也必須迎頭跟上;其次,應該重視網球師資力量的提高,學校要鼓勵和并且公費為有網球基礎的教師在假期進行有計劃地網球運動培訓,強化網球任課教師專項課程相關的理論和實踐學習能力,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網球技術水平與教學水平。最后,各高校要引進優秀的網球教練員,為高校網球運動及文化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資源。
高校作為培養社會高素質、全方位人才的場所,肩負著重大的社會使命,網球作為新興的運動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但是網球運動及網球文化的缺乏,是現在中國高校的普遍現狀,所以各高校要大力發展網球運動、網球文化,積極補足大學生的短板,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目前,高校網球運動才初見成績,處于有待完善、快速發展的初級階段,高校網球文化的建設也相應的處在摸索時期。為使高校網球運動與網球文化更好、更快地發展,就要求必須要得到學校領導等各方面積極的協助和支持,并且還需要高校網球教師的不斷努力,通過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使學生的網球技能得到提高,網球素養得以增進,并且積極地參與到網球運動中來,切實感受到網球運動帶來的樂趣。同時,還要積極地對網球文化、網球運動加以宣傳,使更多的師生了解網球、參與到網球活動中來,從而形成良好的網球文化氛圍,使網球發展與網球文化的發展相輔相成、齊頭并進。
[1]王梨.高校網球文化探析[J].體育科學研究,2010,14(3):48—51.
[2]陶志翔,胡亞斌,趙源偉,等.中國競技網球運動現狀及其發展對策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28(6):830-833.
[3]張錚.北京市高校校園網球文化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2.
[4]李華,肖平.網球文化與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6,22(4):22-23.
[5]林克明,趙聶.學校體育文化學[M].人民體育出版社: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