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習慣性流產的女性,會想盡一切辦法來保胎。但是否需要保胎,如何保胎,都應當聽從醫生的指導,相信科學。聽信謠傳、吃偏方、搞迷信都是不可取的。對此,你應當知道以下知識。
習慣性流產能否治愈
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遇到問題要及時咨詢醫生。夫妻雙方都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抽煙喝酒都會影響受精卵的發育;每周應有2~3次有氧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飲食健康。
孕酮一低就打黃體酮不合適
黃體功能不全是指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黃體內分泌功能不足,以致孕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宮內膜分泌轉化不足,出現排卵性功能出血,不利于受精卵的著床,可導致不孕或習慣性流產。黃體酮是一種孕激素,對黃體分泌不足、孕酮缺乏引起的先兆流產、習慣性流產的預防與治療有積極意義,在臨床上往往被視為孕婦的保胎良藥。然而,并非所有先兆流產的孕婦都適合用黃體酮,也不是補得越多越好。懷孕后查孕酮很低就馬上打黃體酮是不對的。因為懷孕六七周之內孕酮水平不穩定,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如果懷孕六七周以后孕酮還很低,可能會有問題,需要用黃體酮保胎。
臥床待產看似“安全”,但對母子都不好
有些孕婦為了保胎,就躺在床上靜養,有的甚至辭職,整天躺在床上。其實這樣做并不好,因為長期臥床會使母親的抵抗力下降,胃口變差,體重下降,這對胚胎的發育不利。另外,孕婦血液處于高凝狀態,長期臥床還容易形成靜脈血栓。長期不外出活動,不與人接觸,會影響情緒,甚至出現心理問題。醫生要求只有在出現活動性出血時要臥床休息,一般情況下正常活動還是需要的。
用丈夫的血保胎不靠譜
臨床上因免疫因素導致的流產占習慣性流產的67%,即孕期女方體內產生了針對男方的免疫反應,導致胚胎沒辦法在母親體內存活而流產,因此有人提出用丈夫的血來為妻子保胎。其方法是抽丈夫的靜脈血,分離出淋巴細胞,再將淋巴細胞注射到妻子的皮內。他們認為用丈夫血液中的免疫物質來調整妻子的免疫功能,就可以使其不再排斥丈夫的精子,但目前還沒有醫學證據支持這種治療方式比用安慰劑更有效。丈夫的血治療習慣性流產尚有爭議,并不靠譜。還有人因丈夫的血不合格,使用第三方的血分離淋巴細胞注射到體內,這樣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更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