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雄杰
【摘 要】闡述讓考場作文內容變得“豐富”起來的具體方法:善于聯想,化平淡的敘述為細致的描寫。以具體的作文例子來進行詳細講解,如何進行豐富化寫作,使作文內容達到《高考考試大綱》要求的發展等級,獲得高分。
【關鍵詞】高考 考場作文 內容豐富 發展等級 寫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1B-0155-03
寫考場作文,如果我們僅僅滿足于審題正確、內容切題、結構完整、會分析說理,還不一定能獲得高分。因為這還僅僅停留在《高考考試大綱》里所規定的基礎等級上,最多也只能拿到40來分,想要能夠拿到50以上的高分還要達到《高考考試大綱》里所規定的發展等級,那就是“文章內容要豐富”。《高考考試大綱》明確規定的“豐富”就是指:材料豐富、論據充實、形象豐滿、意境深遠。具體地說,寫論述類文章要達到論據豐富而典型這樣的層級要求;寫敘事類文章要達到使故事情節變得生動、讓人物形象變得豐滿、使人物性格變得鮮明這樣的層級要求。那么怎樣才能讓你的考場作文內容變得“豐富”起來呢?
一、善于聯想
對于寫論述類文章來說,如何才能讓你的考場作文內容變得材料豐富、論據充實而典型呢?當然方法很多,這里主要來介紹一種比較容易掌握的方法,那就是:善于展開聯想。
善于“聯想”就是善于由一個事物想到與之有一定聯系的另一個事物的心理活動。也就是善于由“此物”聯想到“彼物”,由“實”聯想到“客觀實際”的心理活動。要注意這其中的兩個要素:(1)要有一定聯系;(2)必須是別的事物。
例如,如果讓我們圍繞“理想的背后是什么”展開聯想,擬寫幾個小分論點,應該怎樣由“此物”到“彼物”地展開聯想呢?我們可以由“理想背后”,聯想到它是堅強與獨立,是毅力和灑脫,是寂寞與孤獨,是快樂與執著,是信念與等待,等等。
又如,當我們無路可走時,哪些人會告訴我們該怎么辦?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又應該怎樣由“此物”到“彼物”展開聯想,擬寫幾個人在無路可走時的不同做法呢?我們可以這樣展開聯想:項羽說,我“嘆”,蘇武說,我“韌”,司馬遷說,我“憤”,等等。
我們寫考場作文更離不開聯想,只有善于展開聯想,才能使自己的考場作文內容變得材料豐富、論據充分、內容充實;考生只有做到這一點,才容易使自己的考場作文獲得高分甚至滿分。如一位湖南考生在他寫的高考滿分作文《輕松起跑》結尾兩段中就很善于聯想:他緊扣“輕松跑起來”這一論點,從正面到反面展開聯想;他先從正面聯想到貝多芬毫不猶豫地甩開塵世的喧囂,讓自己變得輕松起來,然后使自己能夠在音樂的國度里盡情地跳躍;聯想到居里夫婦毫不猶豫地拋棄名利的紛擾,然后讓自己得以輕松地在科學世界中盡情地暢游;聯想到陶淵明能夠忘卻世俗的黑暗,使自己變得輕松起來,最終得以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緊接著,他再從反面聯想到了別里科夫因無法放下世俗的種種觀念這一包袱,不但不能使自己變得輕松起來,結果還被其層層束縛在了該死的袋中;聯想到了葛朗臺因無法拋棄金錢至上這一貪婪的追求,結果被其所累,無法使自己變得輕松起來,并最終被金錢拖至了死神的身邊……短短幾行字,這位考生便聯想到了五個名人和他的人生,從而使他的考場作文內容變得材料豐富、論據充實,也為他贏得了滿分。
再如上海一位考生在他的高考滿分作文《忙,不亦樂乎》中也很善于展開聯想,其中有個文段這位考生緊扣“忙,不亦樂乎”這一論點,聯想到了愛迪生、牛頓在忙著做實驗,聯想到徐霞客在忙著記錄他游歷祖國名山大川的所見所聞所感,聯想到李時珍在忙著編寫他的《本草綱目》,聯想到魯迅在忙著用他的筆當作刀和槍在不停地戰斗。短短幾行字這位考生便聯想到了歷史上五位名人為實現自己既定的目標一直在不斷地忙碌,并忙出了生命的靈動,忙出了充實、有為的一生,從而使他的考場作文內容變得材料豐富、論據充實,從而為他贏得了滿分。
從這些考生寫的滿分作文中,我們得到這樣一個啟發:考場作文要得高分甚至滿分,就必須得使你的文章的內容變得材料豐富、論據充實而典型,要達到這一點就必須要善于展開聯想。
至此,考生們也許已經知道善于展開聯想在寫考場作文中的重要性了,但聯想不開該怎么辦?考生要知道靈感不會光顧平時懶惰、不勤于思考和不重視材料積累的人。因此,考生如果想要在考場上讓自己思想的野馬能夠縱橫馳騁,聯想得開去,那么他平時就必須得注意觀察和勤于思考,必須得學會從生活中吸取新鮮的養料;同時重視對寫作素材進行積累,不斷豐富自己的材料庫,這樣考生在考場上才能觸動自己的靈感,更好地展開聯想,寫出材料豐富、論據充實而典型的好文章。
二、化平淡的敘述為細致的描寫,即綜合運用各種手法進行細致的描寫
對于寫敘事類文章來說,如何讓你的考場作文變得形象豐滿、個性鮮明呢?當然,方法也不少,這里主要來介紹一種常用也比較容易掌握的方法,那就是:化平淡的敘述為細致的描寫,即綜合運用各種手法進行細致描寫。考生可以通過這一方法生動地再現人物的性格特征,展示其豐富的內心世界,使人物形象個性鮮明,呼之欲出。
首先,讓我們來比較下面兩段話,看看它們在寫法上有什么區別?各有什么表達效果?
【甲段】在這次高三統測中,我考出了671分,興奮得不得了。我趕快跑回家,盡快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爸爸和媽媽……
【乙段】在這次高三統測中,我考出了671分!整個上午的5堂課,我都是在無比激動中度過,不管老師在課堂上講得多么動聽、講得多么精彩,我絲毫都聽不進去,只是禁不住地想笑,哎!這下北大、清華全都搞定了……
好不容易才熬到了放學時刻,我趕快沖出教室,奔跑回家。回家路上,過往行人好像都在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盡管,寒風嗖嗖,可吹在臉上一點冷意也沒有,街道兩旁的柳樹枝頭已吐出嫩嫩的青芽,樹梢上的鳥兒仿佛在為我歌唱,幾家商店里傳出的樂曲也仿佛在為我伴奏。“爸,媽,我考出671分……”我情不自禁地在心底高喊著……
甲段用純敘述的語言告訴讀者“我”在高三統測中考出了好成績,很高興并想盡快把這個消息告訴給父母,語言平淡無味。乙段則化平淡的敘述為細致的描寫,突出運用了心理、動作、景物描寫等手法進行細致的描寫,使“我”在考取好成績后,情不自禁,激動、喜悅之情,迫不急待之情溢于言表,由于興奮過度,課聽不進去,忍不住笑,還仿佛自己已經邁入清華、北大的校門,一放學,便“沖出教室”“奔跑回家”“情不自禁地在心底高喊著”,描繪出“我”迫不及待地急于把這一消息告訴父母,和父母一起分享這一成功的快樂的喜悅心情。一路上的景物描寫,則進一步烘托出“我”在考取好成績后的喜悅。總之乙段突出運用了心理、動作、景物描寫等手法進行細致描寫,使“我”這個人物形象變得豐滿、個性鮮明、內心世界變得豐富,人物也因此呼之欲出。
再次,仔細研讀下面這篇作文,說說它的不足之處在哪里?應怎樣進行修改,才能將它提升到50分以上的高分,甚至是滿分的作文呢?
銘刻在心中的愛
①2014年的高考就要到來,全體高三同學沒有不快馬加鞭地奮戰,不分白天黑夜地復習,忙得不得了,除了看書還是看書。
②這兩天高三統測,我垂頭喪氣地走出了考場,我很清楚這次我又考砸了,我猛地想起了自己的爸媽,覺得很對不住他們。
③我作為家里的老大,知道爸媽養育我和妹妹的艱難。爸爸今年四十二歲,為了我和妹妹能夠讀好書,爸爸長期在外面忙著幫廠里搞產品推銷,人變得又黑又瘦,根本不象剛四十出頭的人。去年,因廠子經濟效益差,爸爸也失業了。為了幫媽媽減輕我們兄妹倆上學開銷的負擔,他毫不猶豫地擺攤賣熟食,這是他從前說什么也不想干的事。每天天剛亮,爸媽就起床忙著殺鴨殺鵝。伴隨著他們忙碌中不斷傳來的咳嗽聲,我禁不住淚流滿面。
④我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無能、最失敗的人,統測只考了430分,我該如何向爸媽講呢,這么多年的努力全都白搭了。寒窗十二載,難道就這樣以失敗告終嗎?我昏昏沉沉、垂頭喪氣地在街頭徘徊,直到夕陽西下才回家。我推開家門,悄悄地溜進了自己的房間。爸媽已看出了我的心事,但嘴上什么都沒說,只是默默地給我端來香噴噴的飯菜,但我怎么也咽不下去。媽媽一直陪在我身旁鼓勵我多吃點,一直等到我把飯吃完她才走開。當天晚上我怎么也睡不著,夜深人靜的時候,我隱隱地聽到了媽媽的抽泣聲,還有爸爸勸慰媽媽的聲音。
⑤我覺得我是天下最不孝的兒子。我必須加倍努力,不為別的,只為爸媽笑逐顏開,我發誓!
這篇文章,不足之處在哪里呢?它的不足之處就在于:一是大部分文字都是用平淡的敘述代替細致的描寫;二是沒有分清哪些段落該敘述,哪些段落該進行細致地描寫;三是不懂得圍繞“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這一主題設計情節進行細致地描寫。正因為如此,使得這篇文章的內容顯得蒼白無力、平淡無味;文中“我”這一人物形象干癟、個性不夠突出,致使“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這一主題未能充分挖掘并具體表現出來。這也是考場作文“形象不夠豐滿,人物個性不夠鮮明”的三類通病。
那么,這篇文章應怎樣進行修改才能讓文中的人物形象變得豐滿起來、個性變得更鮮明,進而升格為50分以上的高分,甚至是滿分的作文呢?對于這篇文章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修改:(1)圍繞“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這一主題,根據情節的發展進行細致的描寫;(2)精心安排好敘述和細致的描寫,盡量避免單純的敘述,化平淡的敘述為細致的描寫;(3)綜合運用環境烘托、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等手段進行細致描寫。如,圍繞“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這一主題,可在第①②段綜合運用景物、動作、心理描寫,把“我”在統測考砸后懊喪、難受的心情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可在第③段對母親的神態、動作進行細致的描寫,以具體表現她的母愛因我統測考砸后心情不好而沒有被理會,母親也因此感到詫異的復雜心情和母親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愛。對“我”進行細致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以便能充分表現出“我”因統測不好在如山的母愛面前倍感愧疚、傷心、無地自容的復雜心情。隨著情節的發展可安排一個段落(第④段),這一段主要是針對爸媽兩人的對話、動作進行細致的描寫,通過細致的語言、動作描寫表現爸爸、媽媽對“我”的理解,從側面表現父母對“我”的疼愛。接著,可安排一個段落(第⑤段)用插敘的手法敘述父親為了我的學業重操他多年以來死活也不肯做的故業,從側面表現了父親對我深深的愛。隨著情節的發展可安排一個段落(第⑥段)寫一個“父母天還沒亮就起來忙著殺鴨宰鵝,準備出售的熟食”這樣的片段,以此為背景再次對父母的對話、神態、動作進行細致地描寫,再次表現父母對“我”的理解,從側面表現父母對我如山的愛。文章結尾可安排對“我”在聽到父母殺鴨宰鵝時的對話后的心理活動進行細致描寫,豐富“我”的內心世界,表現“我”被父母如山的愛深深感動,并把父母如山的愛化為實際行動:努力學習,報答父母。通過這些細致的描寫使文章中的父母、“我”的人物形象變得豐滿、個性更鮮明、內心世界更豐富,人物也因此呼之欲出,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這一系列的描寫都緊扣“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這一主題,隨著情節的推進依次展開的,突出表現“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讓讀者深受感染并產生共鳴。
由上可知,若想要讓你的敘事類文章中的人物形象變得豐滿、個性更鮮明、內心世界更豐富,人物呼之欲出,就要做到以下幾點:(1)注意確定一個主題,根據情節的發展進行細致地描寫;(2)精心安排好敘述和細致的描寫,盡量避免單純的敘述,化平淡的敘述為細致的描寫;(3)綜合運用環境烘托、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等手段進行細致地描寫,達到能生動地再現人物的性格特征,展示其豐富的內心世界,使人物形象個性鮮明、呼之欲出的表達效果。
總之,要想讓你的考場作文內容變得豐富起來,就要做到:寫論述類的作文時要善于展開聯想;寫敘事類的作文時要善于化平淡的敘述為細致的描寫,綜合運用各種手法進行細致地描寫。從而使你的考場作文內容變得“豐富”起來,達到《高考考試大綱》要求的發展等級,使你的考場作文獲得高分。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