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雁
(廣州航海學院,廣東 廣州 510725)
高?;鶎狱h組織發揮利益整合功能的路徑選擇
楊雁
(廣州航海學院,廣東 廣州 510725)
發揮好利益整合功能是高?;鶎狱h組織自身建設的需要。以制度建設為抓手,構建利益協調機制、主動維權機制、群體激勵機制、內部監督機制,始終維護師生切身利益,是實現高?;鶎狱h組織利益整合功能的有效路徑。
高校;基層黨組織;利益整合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不斷深化,高校內部利益關系大都由已變革的管理體制及運行機制決定,涉及師生切身利益的諸多事項的決策與實施也越來越取決于基層管理部門的治理能力。對此,高?;鶎狱h組織如何創新工作機制,發揮利益整合功能,平衡各方利益,促進高校健康發展值得探討和研究。
一直以來,學界就如何發揮高校基層黨組織功能與作用進行了深入探討,取得了一批學術成果。有學者對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性、保障機制、基礎性工作、目標化管理、評估制度、黨員教育內容和方式的改進及黨務政工干部隊伍建設[1]等方面做了詳細論述。亦有學者就高校黨組織的教育管理、服務保障、示范引領和促進和諧四大職能[2]進行了理論探討與實踐研究。這些學術成果揭示了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內涵、主要特征、原則規定、基本要求,從宏觀上闡明了高?;鶎狱h組織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的基礎和保障。
然而,從微觀視角出發,對高?;鶎狱h組織發揮利益整合功能的必要性、意義和方式等進行嚴密論證及可操作性的研究卻較少,這與黨的十八大“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要求存在很大差距。高?;鶎狱h組織利益整合的含義是什么?有何必要?如何發揮利益整合功能?其理論依據又是什么?筆者查閱近年來關于利益整合方面的大量資料發現,有兩種理論觀點被廣泛使用。一種是源自美國政治學者李普賽的政黨協調理論。從該理論出發,有學者提出:整合是執政黨的重要職能,調節利益能力是黨執政能力的重要體現,能否最大限度地符合社會公正原則、整合各種社會利益,是衡量黨執政現實合法性的標準之一。為此,黨必須出臺制度,規范行為,理順關系,關注弱勢群體,保護權益,鼓勵發展,維護公正,提供機遇[3]。另一種是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的利益相關者理論。這種理論近年來被眾多學者用于非營利性組織研究[4],不僅用于高??冃Ч芾?,而且用于解釋和論述高校利益協調與黨群工作的關聯性問題。從利益相關者理論引申開來,分析學校內部教職工利益訴求情況,高?;鶎狱h組織利益整合有以下兩層含義:(1)高校作為社會公共部門,是非營利性組織,其組織目標和利益相關者的目標不全相同[5]。因此,高?;鶎狱h組織應發揮其先進性,動員師生力量,整合分歧,協調群體利益,將學校建設和發展戰略目標與師生利益有機融合,形成戰略執行的內外動力,促進學??焖俳】蛋l展。(2)正視高校管理重心下移。院系作為基層二級管理單位,在教學科研、人員聘用、獎酬金發放等與師生利益密切相關事項上擁有越來越大的權力,整合以行使權力為主要特征的行政機關、以教職工為主體的工會組織、以學生為主體的共青團組織等各方力量,從完善自身建設出發,從關系師生利益的關鍵點入手,科學決策,建章立制,處理好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關系,構建利益協調機制、主動維權機制、群體激勵機制、內部監督機制,堅持維護師生切身利益。
利益關系歷來是社會和諧與否的晴雨表、風向標[6]。高校作為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社會管理中擔負著推動高等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及發揮自身優勢為整個社會系統的管理建設提供支持兩大重要任務。只有處理好師生利益關系,高校才有可能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因此,發揮高?;鶎狱h組織利益整合功能是豐富和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內涵的需要。事實證明,只有以黨建促進高校建設,把高校基層黨組織打造成學習型、研究型、民主型、法治型、創新型、和諧型、服務型、純潔型和先進型黨組織[7],才能為群眾辦實事,解決師生實際困難。
發揮高?;鶎狱h組織利益整合功能是教職工群體利益需求變化的客觀要求。隨著高校內部管理體制及運行機制改革的深入,教職工群體需求發生變化。一方面,教職工不僅關注與學校發展有關事項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還關注自身學習權、發展權和享受權,希望共享學校發展成果,提升自身能力。因此,堅持、維護“老三權”,尊重、發展“新三權”是擺在高?;鶎狱h組織面前的主要任務之一。另一方面,掌握組織資源和利益分配最終決策權的管理者,在改革過程中難免會使利益向自身傾斜。此種因占有資源不同在利益分配、職業發展方面的“失衡”現象備受質疑,挫傷了教職工積極性。針對這一情況,課題組通過問卷及訪談方式隨機調查了廣州市兩所高校245名教職工(其中黨員90人,非黨員155人),只有33.33%的受訪者認為黨員干部在事關群眾利益問題面前發揮了作用,高達66.67%的受訪者認為黨員與群眾差別不大,只有12.23%的受訪者會在遇到困難時首先想到找黨組織。因此,面對教職工群體利益需求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高校基層黨組織應投入更多時間與精力,處理好職工利益問題。
發揮高?;鶎狱h組織利益整合功能是大學生群體思想、價值及個體需求變化形勢下的人才培養要求。隨著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大學生由天之驕子轉變為承擔責任、自主發展的市場經濟主體[8]。受歷史責任、社會期望、成長焦慮及現實理想等諸多問題困擾,大學生群體在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及個體需求等方面發生了新變化。事關學生切身利益的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質量、畢業就業等成為基層黨組織不容回避的新課題。
高?;鶎狱h組織發揮利益整合功能從理論和實踐層面來說也是可行的。其一,高?;鶎狱h組織是高校內部組織體系的基礎,在高校黨組織系統中處于承上啟下的關鍵位置,發揮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關鍵作用,肩負著直接聯系、宣傳、組織和團結全體師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基本路線和教育方針的重要責任[1]。其二,高?;鶎狱h組織在群眾中享有較高威信。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聯系群眾、服務群眾。以師生根本利益為工作出發點和立足點,尊重、理解、關心、愛護、激勵人,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工作理念,越來越被高?;鶎狱h組織所接受。課題組隨機調查了廣州市兩所高校教職工245人,高達87.55%的受訪者認為高?;鶎狱h組織在群眾中的威信較高。只有得到廣大師生的擁護和支持,高校基層黨組織才能對群體利益情況進行溝通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形成利益協調機制,避免因利益失衡產生糾紛。
3.1構建利益協調機制
消除高校各群體之間在利益問題上的嚴重分歧,找到各方利益契合點,構建利益協調機制是高?;鶎狱h組織發揮利益整合功能的具體表現。一是強調“以師為本”“以生為本”理念,但凡涉及師生利益的事項都要充分論證,三思而后行。二是優化基層領導班子結構。從決策能力、團結協作、集體威信、影響力等多方面統籌優化領導班子人員結構。領導班子人員要深入師生隊伍,及時了解和掌握師生利益需求,對事關師生切身利益的事項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面對教職工群體利益需求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拿出辦法,從大局出發,做長遠打算,全盤考慮,統籌安排。三是利益協調的落腳點應在于相對弱勢的教育教學一線青年教職工群體,后勤服務、教輔部門從事體力、半體力勞動的一線職工群體以及學生群體。一方面,基層黨員干部要主動、及時、準確、真實收集并反映他們的利益訴求;另一方面,在制度化表達利益過程中,切實保障這一群體的代表名額,充分表達其利益需求,防止在利益分配過程中被邊緣化。
3.2構建主動維權機制
一是樹立科學維權理念。工會、團委等群團組織作為黨組織聯系師生的橋梁和紐帶,要轉變片面迎合學校高層需要、優先考慮學校利益而將師生權益放在次要位置的觀念,在堅持黨的領導和獨立自主開展工作兩者之間找準自身位置,把創新維權理念、構建主動維權機制作為群團組織轉型發展和參與學校管理創新的切入點,深入調查,準確收集、整理不同層次職工以及各年級學生的想法和愿望,認真評估可能涉及不同師生群體的不同利益以及可能造成的矛盾或利益沖突,主動發現問題,在此基礎上抓住影響全局發展的主要矛盾,有的放矢地解決矛盾,協調利益。二是以法維權?!吨腥A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及《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規定》等教育教學法規都對師生權利和義務做了明確規定,用“法”推動黨的全心全意依靠教職工辦學根本方針的貫徹落實,發揮黨政工團等多方協調機制的作用,教育、引導師生認識到學校的發展目標與師生愿望、學校整體利益與師生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促進師生適應學校改革,提高自我發展能力[9]。針對因學校改革發展造成教職工群體利益重新決策和分配過程中的誤解,要及時通過媒介澄清事實,得到支持,及時反饋利益決策和分配存在的問題,督促改進。三是整合資源。一方面建立由校工會、校團委、院(系)分會、分團委和工會小組、學生團小組構成的覆蓋全校的三級服務體系,如實反映師生訴求,免費提供政策咨詢、法律援助、就業鋪路、技能培訓、困難救助、勞動爭議調解等方面的服務,保障師生合法權益;另一方面,教育、引導師生通過規范有序、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使制度化的利益表達成為利益協調的主渠道。
3.3建立和完善體現公平公正的激勵機制
高?;鶎狱h組織利益整合的直接結果就是對師生進行激勵,激勵有正激勵和負激勵之分。激勵實質上是利益再分配的過程,是利益整合的關鍵部分。調查發現,目前高校對教師的激勵可分為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物質激勵的主要形式是發放獎酬金,精神激勵的主要形式是頒發“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其中以科研項目數量、發表論文數量和論文是否刊載在核心刊物上等作為量化標準。然而,對于師德優秀和教學實踐能力強的教師,其物質、精神激勵標準與幅度遠遠不夠,同時對于違背教學規律、違反師德教師的懲戒還不足以起到震懾作用,同樣針對大學生的激勵制度也無法使學生滿意,激勵標準的可靠性、可操作性及公平性沒有充分體現。
對此,基層黨組織要創新工作理念,以確立和完善現代大學制度為契機,按照大學章程,圍繞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制定激勵制度。一是科學決策。師生激勵能否實現最終取決于基層黨組織,因此,在激勵制度出臺之前,基層黨組織要發揮其利益整合功能,集思廣益,使正激勵足以起到榜樣作用,負激勵足以起到懲戒作用。二是激勵制度要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激勵措施圍繞本校發展的關鍵問題、關鍵環節來設置,在“以人為本”“和諧校園”等基本價值取向下設計激勵制度,既體現教學、科研等重點部門人員利益,也要考慮教輔部門、行政部門、學生等相關人員利益,形成人人干事業的良好氛圍。
3.4強化校內監督機制
調查發現,超過半數的普通教職工高度關注涉及切身利益的決策和評價,認為對處于利益鏈頂層的學校中高層群體的權力監督仍然存在虛督、失督和弱督現象,利益分配偏向自身的現象并不少見,教職工群體不滿情緒有增長趨勢。消除不滿,平衡各方利益,就必須對權力進行常態化監督。對此,作為校內民主管理最有效的參與者與監督者的高校工會組織責無旁貸。首先,要創新監督方式,一方面,堅持和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另一方面,大力推進校務公開工作,推動民主監督。其次,對于關系教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要堅持論證制度,充分論證,集思廣益。第三,把關系教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決策情況列為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通過科學規范的制度明確黨政高層領導的權益和責任,使其接受教職工評議,并及時反饋評價結果。
將學校不同階層群眾利益整合在學校根本利益之中,以科學制度保障教職工合法利益,維護高校穩定和諧,是基層黨組織的主要任務。只有協調好各方利益,把各方力量凝聚起來,構建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才能促進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1]馮英豪.高?;鶎狱h組織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8):20-21.
[2]寧曼榮.高校黨組織的功能定位及實現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1):38-39.
[3]吳佩芬.近幾年利益協調問題研究綜述[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07(5):67.
[4]程卓蕾,胡振華,劉文斌.利益相關者理論在高??冃Ч芾碇械膽醚芯縖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63-64.
[5]胡赤弟.高等教育中的利益相關者分析[J].教育研究,2005(3):39.
[6]陳波,洪遠朋.協調利益關系,構建利益共享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J].社會科學,2007(1):10.
[7]肖陸軍.新形勢下加強我國高?;鶎狱h組織建設的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3(1):170.
[8]楊萬義.大學生群體新變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大學生研究,2010(3):112.
[9]鐘渝.高校教職工的不同利益訴求與工會組織的協調作用[J].高等建筑教育,2007(4):164.
G411
A
1671-1246(2016)23-0003-03
注:本文系廣東省高等學校黨建研究課題(2013GZZZB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