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陜西省延安市吳起縣少兒體校 陜西 延安 717600)
田徑教學內容改革與開發策略研究
□張靜(陜西省延安市吳起縣少兒體校 陜西 延安 717600)
田徑運動在我國的體育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國家教育部實行教育體制改革后,各地區、省市學校在國家的政策方針下都積極的實施新課改教學。然而,在新課改的實行過程中,各個學校的體育教學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尤其是在田徑運動的教學上遇到了瓶頸。為了有效的提高田徑運動教學質量。本文以田徑教學內容上發現的紕漏為主要研究對象,淺析田徑教學內容的幾點改革方法,以期挖掘田徑運動的獨特魅力。
田徑教學 教學內容 改革與開發 應對方案
新課改要求加強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傳統的田徑教學模式已經不符合新時代的教學要求。為了更全面的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就要在傳統的田徑教學模式中探索出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田徑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良問題,通過了解學生的思維想法來制定相應的教學改革措施,相合學生的學習心理,運用輕松快樂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此來改變現階段田徑體育教學遇到的困難。
田徑運動的起源主要是從上古時代開始,古代的人們為了取得生活所需的物品,通過與大自然和野獸之間不斷地爭斗,從這些爭斗中總結出來的“跑、跳、投擲”等動作,經過時間的推移、人類社會的進步,人們才將古人自然而然形成的生存方式作為一種運動方法傳承了下來。
中國最早認識到“田徑”這一運動是在二十世紀初期,并逐漸的發展成為各學校的一項必修課程,在新中國成立之后,田徑運動得到快速普及,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田徑運動漸漸成為全國性的體育健身運動,并在國際體壇上也留下了燦爛的一筆,例如:王麗萍在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上取得20公里競走的冠軍;劉翔在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上榮獲110米跨欄冠軍,并打破了當時的110米跨欄世界紀錄。
在我國的學校體育教育中,田徑教學也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各個學校在田徑教學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將其作為學校的必修課程讓學生來學習與鍛煉身體,不斷地提高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近幾年,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各大學校開始了課程改革的腳步,尤其是體育課程的調整和改變顯得尤為重要。首先,國家將校內體育教學作為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環節,正在不斷地推動其發展。其次,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重視健康運動的生活觀念,使得參加田徑運動的觀念上有了極大的改變。最后,新時期的體育教學理念也推動了田徑教學模式的改革,為國家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體育人才。
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當代青年的貢獻,若是現在的青少年或成人都沒有一個強健的體魄,那么,在未來的社會上如何強大國家的人文競爭力,提高我國人民的整體素質,而開展學校內的田徑體育教學新模式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
隨著城市化的進程不斷深入,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更多依靠的是電子技術產品和機器,學生在學校的狀態大多是除了上課就是玩手機,用現在叫法說就是“手機控”,這種情況已經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正常生活,制約了田徑教學的良性發展。所以在目前我國的教育體系中,加強田徑教學在學校中的教學比例是改善學生體質的有效方法之一,對傳統的田徑教學進行改革創新已是刻不容緩的。
3.1、田徑體育的教學宗旨存在差異
教學宗旨指的是學校制定的整體教學方針,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以此方針為理論依據開展田徑教學。
我國各大院校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教學宗旨不一致。一部分學校將田徑教學作為主要的體育教學內容,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身體體質,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而另一部分的學校將田徑教學作為一種體育技能來培養學生;更有學校舍棄了田徑教學的課程,將學校的教學重心全部放在了文化課程的教育,忽視了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上述這類情況的出現都影響了學校田徑教學課程的正常開展。
3.2、田徑教學設計死板、課程安排不合理
現在多數的學校在田徑教學課程安排上存在不合理的現象,田徑教學課程的設置普遍存在單一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只是單一的進行田徑教學,教學內容死板、無趣,這就間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現在各大學校的田徑教學課時安排相對較少,教師在授課時也無法對學生作過高的要求,所以,只要學生完成課程的基本要求就可以了。這在一定程度了影響了田徑教學的教學質量,也讓學生對田徑課程的學習產生了排斥心理。
3.3、田徑教學內容缺少豐富性
在目前的體育教學課程中,學校的教師在傳授理論知識時,知識在照搬課本語言,與朗誦課文幾乎沒什么差別,缺少課堂互動,不能有效的調動學生得到學習積極性。
一般情況下,田徑教學的戶外訓練都以單一科目的檢測為主,通過檢測結果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態以及身體素質情況。從某種層面上說,這樣的教學內容缺乏實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無法準確檢測出學生的體能情況,影響了田徑教學的探索新思路。
3.4、田徑項目的考核評定模式古老
我國各學校的田徑項目考核模式穩定性非常高,通常都是統一的考核標準,主要表現在時間標準、長度標準、高度標準等等。在田徑運動的考核過程中,同每個人自身的身體素質有一定關系,這主要是由基因遺傳因素所致,是一種客觀因素,這種情況的存在間接地影響了田徑項目考核的真實度,不能體現出公平、公正的訓練成果。所以,單單依靠成績來評定學生的訓練成果是不科學的。
3.5、應試教育的影響
中國從古至今都有“應試教學”的概念,特別是現在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家長在教育子女的時候過多的灌輸考試科目的重要性,對不在考試范圍內的學科予以不理睬或放棄的態度。另外,現在的家庭大多為獨生子女,家長溺愛的現象嚴重,擔心孩子參加高強度的田徑運動會吃苦,不允許孩子參加田徑運動,使現在的田徑教學發展受到多方限制。
4.1、增加田徑教學的娛樂性
在當前的田徑教學模式中,需要根據田徑項目的自身特點,合理的導入趣味性游戲,利用娛樂道具,播放場景音樂等等在內的教學方式,來創造愉快、和諧的田徑運動課堂氛圍。
第一,在田徑教學課堂上,通過增加游戲的方式,將以往的單一、死板式教學變化為樂趣式教學,也就是讓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氛圍內了解理論知識,掌握田徑課堂的教學內容,增強學習樂趣,還可以加強學生體質。
第二,在田徑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課上導入娛樂化課程的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單獨存在的個體,并且個性都有所不同,所以,在加入娛樂化的教學模式時,應該要找到老師學生之間合拍的互動方式,通過娛樂性的課堂氛圍,提升學生學習田徑課程的興趣。
4.2、田徑教學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方針
在新課標的新要求下,田徑教學方式需要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上推陳出新,同新時代下的教學理念結合,不僅能體現出田徑教學的競技性要求,也能開發田徑教學的趣味性,樹立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意識。
在“以人為本”的教學方針指導下,根據學生自身的學習特點,以及教師不同的教學方式,以學校的現實情況為依據,進行娛樂化、有序化的田徑教學。
在設立田徑教學目標時,要以學生為最重要調查對象。通過田徑課程的學習,讓學生在理論學習與實踐鍛煉中明白鍛煉身體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在田徑項目鍛煉的過程中懂得吃苦耐勞的精神。
4.3、田徑教材與教學內容的改進
首先,田徑運動是一種傳統的運動項目之一,它的產生離不開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在田徑教材的編寫與修訂上應該切合實際生活,讓學生在理論課堂上能夠發掘田徑運動中存在的樂趣。
其次,對田徑教材的語言要精簡化。這樣在學生閱讀教材時才不會產生乏味感,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讓學生有效的抓住運動重點,以便學生在課下能夠按照教材中的運動重點進行鍛煉,培養學生的日常鍛煉意識。
4.4、實施全面素質考核政策
在對學生的田徑課程進行考核時,除了要注重田徑運動的基本技能的訓練成果和考核指標的完成以外,還應該聯系學生上課時的課堂紀律、訓練態度、理論知識學習等方面進行考核。其中,對于學生學習的進步程度也要加入到考核標準中,減輕學生成績壓力的同時鼓舞學生參與到田徑運動中來。
對于田徑教學考核的標準的全面化實施過程,學校應當作為體育教學目標推動其實行,并將這種考核方式滲透到教師的日常教學過程中,不以期末的一次考試成績評判學生的學習成果,而是以更加合理、全面的教學考核標準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具體分析。這樣的方式能夠提高學生對田徑課程的重視度,增加了參與田徑課程學習的激情。
5.1、田徑體育運動具有強身健體的作用
田徑體育運動能夠在鍛煉的同時提高人們的身體素質。由于田徑運動是從人們的生產勞動中演化而來的,參加田徑運動體育鍛煉能夠增強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敏度、加強腿部的肌肉力量、提高身體的跳躍能力等等有重要作用。
5.2、田徑體育運動能提高人體對環境的適應力
因為田徑運動大多數都是在戶外進行的,在進行運動時能充分的吸收到陽光、空氣中所含的養分,進而提升人體體溫對外界環境的調節能力,加強人體的抵抗力。有研究表明,每天進行慢跑可以比坐著的時候多吸入8倍的氧氣,而室內的一些體育運動,例如:羽毛球、乒乓球等則達不到這種效果。
5.3、田徑體育運動能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
田徑運動能夠改善心肌功能,加快血液循環,預防動脈硬化。經常參加田徑運動能夠對人體的呼吸系統起到保護作用,因為在進行鍛煉的時候,人體的呼吸肌得到了鍛煉,有效的增大了人們的肺活量,改善了人們的呼吸系統。
5.4、田徑體育運動能促進青少年的身心發展
青少年時期的時候是身體發育、智力形成的重要階段,在此階段適當的進行田徑運動鍛煉,可以起到加快血液循環的速度,補充人體骨骼處和肌肉的血液供給,為骨骼和肌肉提供了更多的營養物質為骨骼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進行田徑運動的同時也燃燒了卡路里,防止肥胖現象的出現。另外,青少年經常進行田徑運動訓練,有助于其智力的開發,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在國家教育政策下,如今的田徑教學已經不僅僅停留在鍛煉身體的層面,主要是以提升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是當代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文章從田徑教學的娛樂性、田徑教學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方針、田徑教材與教學內容的實際性、實施全面的素質考核政策等方面開展田徑教學內容的改革,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體育素質,強化田徑教學的教學效率,督促學生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的協調性,培養學生樹立健康生活的運動概念。
[1]楊蓮香.淺談中學田徑教學內容改革與開發策略[J].體育時空,2013(6).
[2]王博.體育田徑教學內容改革與開發策略初探[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3(10).
[3]張羽.高中體育田徑教學內容改革與開發策略[J].高考,2015 (1).
[4]陳勇.高中體育田徑教學內容改革與開發策略初探[J].成功(教育版),2012(6).
[5]李斌.中學體育田徑教學內容改革與開發策略[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4).
[6]顧雪芳.中學體育田徑教學內容改革與開發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3,3(24).
[7]羅毅.高中體育田徑教學內容改革與開發策略初探[J].學園, 2014(14).
G82
A
1006-8902-(2016)-06-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