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慧明(湖北青年職業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9)
以就業為導向視野下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
□邵慧明(湖北青年職業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9)
教育體制的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化,使得體育教學在高職教育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為了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培養出復合型人才,高職體育教學必須要進行深化改革,重視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專業能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在新的形勢背景下,高職院校在注重體育教學的同時,結合自身的實用性和職業性特點,制定出適合自身發展的教學目標,從而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既而推動體育教學的長遠發展。本文以就業導向為基礎來分析高職體育教學的現狀,并試探性地以就業為導向提出幾點體育教學改革措施,以便相關人士參考。
就業導向 高職院校 體育教學 現狀 改革措施
高職教育體系的各項課程教學都是以服務職業教育為主,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質。體育教學作為高職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是培養學生體能素質的基礎性課程,而體能素質是學生就業所需具備的基本能力。因此在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專業性質,加強學生體能素質的培養,將就業導向的作用加以充分發揮,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進一步推動體育教學的深化改革。
高職體育教學作為高職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是對學生體能素質和就業能力進行培養,在職業教育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其必要性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一是體育教學現狀方面。當前部分高職院校在進行體育課程教學活動時,過于重視競技項目教學,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影響教學效果。而以就業為導向視野下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能夠從學生的興趣和體能素質需求等方面出發,結合崗位的實際,有針對性進行訓練和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擺脫傳統競技項目教學,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二是高職教育性質方面。高職體育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體能素質,使其能夠符合今后就業崗位的要求,體能素質的高低對學生能否順利就業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將就業導向的作用加以充分發揮,在體育課程教學改革中有效納入就業因素,從而有效落實高職體育培養目標的相關要求,促進體育教學效果的提高。
三是職業能力方面。職業能力主要是指人們從事某一種職業中多種能力的綜合,其可分為非技術能力和技術能力,其中非技術能力包括心理能力、身體能力、決策能力、推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溝通能力等,而技術能力則包括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通常在非技術能力中,身體能力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能夠使從業者具有良好的抗疲勞能力,較好地完成相關工作;而基于就業導向的體育教學能夠增強學生身體機能,因此進行體育教學改革十分之必要。
2.1、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
高職教育主要是為人們從事終身體育奠定良好基礎,使學生具有正確、科學的健康觀念和體育觀念,掌握從事體育的科學理論知識,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從事體育活動的習慣,從而具有較強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服務于管理和生產等第一線工作,因此高職體育教學的改革需要結合學生職業需求,對教學目標加以確立。但是當前部分高職院校在實際教學改革過程中,沒有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多是照搬照抄普通高校的相關內容,沒有結合學生的就業和職業需求來設立教學目標。一般而言,普通高校是以培養工程型和學術研究型人才為主,而高職院校則是以培養應用型和技術型人才為主,兩者在培養目標上存在本質差別,如果高職院校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學模式,則難以保證培養目標和教學目標的一致性,影響教學改革效果。
2.2、教學理念相對落后
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多是以傳授體育知識為主,強調動作技能的掌握,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終身體育習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但是在實際改革過程中,部分高職院校沒有根據自身的職業特點來進行改革,多是通過統一的尺度和內容來衡量學生。
2.3、教學內容針對性不強
一般學生進入學校之后,其專業就已經被確定下來,學生必須要以專業的特點來提高自身的素養,因此體育教學的內容必須要有針對性。一般來說,體育課作為高職院校開設的公共基礎課程,是以服務于專業課程為目的,因此必須要以各專業學生的不同身體素質要求為依據,合理安排體育教學內容。但目前部分高職院校在教學內容以及所選項目上存在相似性,導致教學內容缺乏特色,不利于學生的體能素質提高,無法實現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
2.4、理論與實際相脫離
高職體育教學的重要環節就是理論知識的傳授,目前部分高職體育教學中,由于教學的總學時較少,致使理論學時減少,這樣使得理論知識的傳授往往無法滿足學生實際需求。同時在講解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師生對其不夠重視,并且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崗位就業需求出發,僅僅只進行競技項目教學,忽視職業保健知識的講解。
3.1、積極轉變理念
要想增強體育教學改革的實施效果,需要以就業導向為基礎,積極轉變學生體育學習理念和教學理念。在傳統的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都是以“上好體育課”為教學目的,以競技項目培養和體能素質訓練為教學任務,與普通高校的體育教學沒有差別,教學理念相對落后?;谶@種情況,以就業為導向視野下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則需要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并將其貫徹于教學的實施、設計和評價等各個環節,與職業崗位需求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就業技能和體能素質。由于學生畢業與就業之后,需要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和較大的勞動強度,基本沒有時間鍛煉身體的,因此只有重視高職體育教學對學生體能素質的培養,從職業需求出發,使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才能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3.2、強化職業特點和實用性
首先在職業特點方面。高職院校要想使學生更好地適用就業崗位,強化學生的職業能力,在實際改革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職業特點,認真分析每一專業,了解就業崗位對該專業學生體能素質的要求。對于不同專業,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課程標準,不能用統一的內容和標準對學生進行教學,而應結合學生實際需求和職業特點,設置多層次和多樣化的課程,保證教學內容及課程標準的多樣化。其次在實用性方面。高職體育教學改革以就業為導向,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適應能力。在職業技能操作工作中,操作性質要求與身體素質要求存在一定的共性和差異性,其中共性則指從業者需要具備強健的體魄,而差異性是指某一職業對體能素質具有特殊要求。每一種職業因其自身的特點,在身體特殊需求方面都不一樣,對學生順利完成技能操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高職體育教學在實際改革過程中,需要以實用性為基礎與核心,結合具體專業學生來制定教學內容和課程標準,保證教育教學的實用性,促進學生體能素質的發展。
3.3、優化體育教學資源
高職體育教學的教育基礎設施和教學資源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在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發過程中,需要保證基礎設施及教學器材的完整,從而滿足學生的使用需要,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同時高職院校需要合理開發與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積極創新多樣化和多層次的教學課程,便于學生多樣化的選擇,并將實際體育教學與多媒體教學進行有機結合,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高職院??煞e極聘請相關的專業或企業人才,讓其指導學生進行體能素質的培訓,相關教育工作者也可從工作崗位的具體情況出發,對教學資源進行適當開發,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專業技能和知識,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3.4、嚴格遵循相關的原則
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其需要遵循以下幾項原則:(1)健康性原則。體育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體能素質,使學生形成健康的觀念,保證學生心理和身體的健康,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2)系統性原則。體育教學改革作為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需要將課程系統的輔助作用加以充分發揮,從而滿足高職體育的發展需求;(3)靈活性原則。由于學生在心理和身體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可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全面培訓,強化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并結合崗位發展變化,恰當調整訓練內容,將以就業為向導的方式在教學改革中的作用加以有效發揮??傊?,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企業的實際需求,科學選用理論知識和教學方法,這樣學生在今后的職業崗位中能夠充分運用理論知識和體育技能,推動企業文化的發展。
3.5、創新教學模式
對于高職體育教學改革而言,教師在實際講課過程中,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身體條件和專業性質等,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選擇課程內容,適當增加選修課程,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可以對體育俱樂部加以恰當引進,通過俱樂部的形式進行教學,從而使單一枯燥的課程教學轉變為以鍛煉、休閑和娛樂為主的教學方式,這樣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參與體育鍛煉,形成終身鍛煉的意識。當然高職院校也可定期開展相關的體育活動,跟蹤調查學生的實際運動情況,或者是增強學生在實習期間的體育教學,使學生將實際工作與體育運動相聯系,提高體育技能。此外,由于體育理論知識的傳授較為缺乏,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可通過講座和建立資訊平臺等方式積極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讓學生理解體育運動與自身發展和職業走向之間的關系,從而轉變體育理念,提高體育鍛煉意識和體育理論水平。
綜上所述,高職體育教學作為高職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理念相對落后、教學內容針對相不強、理論與實踐聯系不強等,嚴重影響教學的效果,不利于高職體育教學的深化改革。基于這種情況,高職院校需要以就業導向為基礎,積極轉變理念,強化職業特點和實用性,優化體育教學資源,嚴格遵循健康性、系統性和靈活性原則,創新教學模式,從而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提高學生的體能素質和就業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實現高職體育教學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1]劉力.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11,04.
[2]張明輝.解析以就業為導向視野下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J].當代體育科技,2014,31.
[3]羅旌信.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14,03.
[4]仉宏.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新模式的構建[J].遼寧高職學報,2014,06.
[5]仉宏.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一體化實用性體育教學體系[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4,08.
[6]沈鐵.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14.
[7]郭炳樹.簡析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課程改革[J].運動,2013,08.
G807
A
1006-8902-(2016)-06-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