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軍(江西省醫藥學校基礎教研室江西南昌330200)
中職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徐先軍(江西省醫藥學校基礎教研室江西南昌330200)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中職教育發展的情況越來越受重視,而中職體育課程作為中職教育的組成成分,其開設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得標準的體育技能,同時樹立終身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培養他們不怕困難的頑強毅力。而目前中職體育教學中存在的瓶頸問題一直制約著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中職體育教學問題對策
在現代科技社會中,中職教育承擔著培養技能型應用人才的重任,而體育課程的開展使中職學校畢業的學生獲得健康的體魄,有利于他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現在從事中職體育教學的教師普遍關注的問題是采取怎樣的措施去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興致,培養科學的體育鍛煉習慣,最終獲得健康的體質。本文分析了現階段中職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一些解決對策,希望與中職體育教師一起分享,共同推進體育教學事業的發展進程。
1.1、中職學校方面的問題
學校領導過分的重視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與鍛煉,對體育課程的管理工作做得不全面,沒有制定明確化的規章體制,導致體育室內課時過多,占用了運動技能訓練的時間,這大大削減了學生參與中職體育教學的主動性。除此之外,經費投入不足,滿足不了師生參與體育技能訓練的基本愿望。
1.2、中職學校體育教師存在的問題
一是“重理論,輕實踐”;二是教學手段過于傳統,死板,三是教學內容沒有與學生專業特點結合在一起,在技能傳授時只是照本宣科,沒有創新性。
1.3、中職學生存在的問題
中職學生沒有認識到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因此逃課,曠課現象時有發生;此外他們可能是獨生子女,因此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這樣在技能訓練過程中常會半途而廢,達不到預期效果。
2.1、院方提高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選擇與中職學生相匹配的教材
體育教材選擇的是否合理,或者說其科學性的程度直接關系著體育教學的效率。那么為了全面提高中職體育教學質量,體育教材該怎樣選擇才具有合理性呢?首先中職學校的領導應該認識到使學生掌握專業技能的同時,提高他們的體能素質,這樣他們畢業以后才會適應工作崗位;在體育教材的選擇上學校要遵從新課標改革的要求,同時圍繞教學大綱的基本目標,依據本院校現有的教學資源,現在中職學生的角度,參照他們的專業特點以及未來工作的性質,為他們挑選出一套科學、合理的中職體育教科書。教材的合理性在教學進程中所發揮的意義是重大的,一方面它協助教師順利的組織并開展教學活動,完成教學任務,另一方面體育教材散發科學性與趣味性的氣息,有利于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欲望,使他們的綜合素質全面的提高。
2.2、強化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師的教學手段,對教學內容增設與刪減,直接關系著教學質量,由此可見,提升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是極為重要的,這也是落實中職體育教學目標的關鍵,是確保教學質量穩步提高的基礎,那么怎樣提高體育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呢?首先中職學校應該加大對體育器材的采購力度,在優質體育教學環境的配合下,體育教師可以進行體育鍛煉,以此去強化自身的專業技能,在接觸先進教學設備的時候,體育教師也掌握了最新的體育資訊,這為其教學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當然,中職學校還可以與周邊的其他中職院校加強合作,建立健全“姊妹學校”,舉辦各類運動技能比賽,設置一定的獎項以激發教師的參與興致,在競賽的過程中,體育教師互相交流某項體育技能學習的心得,相互學習,互相借鑒。在這樣的競賽活動中,體育教師的知識結構不斷完善,技能水平不斷增強,教學方法也得以充實,當然教師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到更多的體育資訊,也就是說他們的視域范圍也得以拓寬,那么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中職學校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大幅度的提升。其實提高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的途徑有很多,除了以上提及的方法之外,中職學校可以根據教師需求從外界訂購各類與體育教學相關的資料或者是刊物,同時定期的對體育教師布置課題任務,組織交流大會,以強化教師完成某項體育課題的能力。以上都可以作為提高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的外在輔助條件,教師自身努力也是極為重要的,首先教師應該有強化自身能力的思想意識,這樣他們在閑暇的時間才會不斷的學習與體育文化相關的理論知識,參照新課標大綱的教學要求去落實中職體育的教學任務。
2.3、對教學方法改革創新
體育教學活動是中職體育課程教學中重要的組成成分,而教學方法的應用直接影響著體育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應該轉變教學理念,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優化,參照中職學生身心發育的特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使教學內容個性化,煥發時代的光鮮。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體育教師應該靈活多變,例如游戲競技法的應用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小組合作法的應用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精神品質,幾種教學方法在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穿插使用,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當然信息時代中,多媒體輔助教學方法的應用,使國內外體育文化知識順利的導入課堂,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寬了學生的視線范圍,同時多媒體自身的視聽效果,協助學生積極的對標準運動技能進行模仿,該現代教學方法的應用,打造了輕松融洽的教學氛圍,推進了教學進度,提高了教學效率。總之,良好教學方法的應用是取得高質量教學效果的關鍵,但是體育教師無論選擇那種教學方法時,都必須秉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合理的、適時的調整教學方法,設計出學生滿意的、個性化的教學內容,在學生喜于接受的教學方法的配合下,學生才會樂于參與教學活動中,與教師一起完成教學任務,強身健體的同時,自覺的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2.4、體育教學應該重視職業特征,從而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
中職學校體育教學課程相對于學生所學的專業或者是工種來說,承擔著服務性質的角色,這是因為不同類型的專業擁有自身的職責特色,也就是要求學生掌握與本專業相關的專業技能,并且這些專業技能在應用時需要的體能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現階段中職體育教學將中職院校的教學特色淋漓盡致的突顯出來,即培養高素質、技能應用型、綜合人才,所以中職體育教學切忌老生常談、千篇一律,而是認真參照不同專業的崗位性質,適度的、科學的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對體育校本教材進行深度的研究,提高其自身的利用效率,此時中職體育教學就有更大的可能去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例如,對“數控機床專業”的學生來說,其專業特點是要求學生有充足的體力去完成零件的拆卸與安裝、圖紙的繪制工作,并且其精準度是極高的,所以中職體育教學內容應該緊緊的圍繞這一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活動,例如“三步上籃”等,這樣的教學活動從根本上滿足學生的心理訴求,提高了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致,在教師的指導下,同學之間的配合中,不同專業的學生獲得了與未來職責崗位相匹配的身體素質。總之,中職體育課程與中職專業課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可以使學生快樂的、迅速的、扎實的掌握某些體育運動的基礎知識以及基礎技能技巧,他們的身體素質得到穩步的提升,這樣的體育教學活動,使學生樂在其中,學生強化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與此同時學有所獲。
一是中職體育教學理念的轉換。首先,體育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與優化,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設置教學的坡度,降低教學的難度,適時的開展跑、跳、投等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采用生動風趣的語言去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同時營造了快樂的教氛圍,例如在籃球行進間低(高)手投籃教學課堂上,教師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技術技巧,編制了這樣的順口溜“一大步,二小步,三步跳起來,提膝送球到籃筐”,這樣的授課形式取得的教學成績是可觀的。此外,師生角色的重建,這是增強體育教學藝術色彩的關鍵,此時教師與學生不是“將”與“士”的從屬關系,學生不必任何細節都要向教師進行模仿,而是體會教師的教學意圖,對其傳授的技能與知識靈活的應用,這樣有利于學生體育思維模式的構建,同時優化了教學的效果,對其原因進行剖析,這是因為中職教師、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因此體育教學內容與方法的選擇上應該體現出的是教師與學生共同的意愿,此時師生之間心理相容、心靈相通,學生的主觀愿望得到了尊重,在師生互動的體育教學環境中,中職學生的身體與心理健康的成長與發展;
二是教學策略的轉變,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使體育教學活動順利運行
目前,大部分中職學校的體育課程教學中,室內主要進行的是理論知識的傳授室外進行體育技能的訓練。在室內、外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講,還要積極參與進學生的練習活動中,在室內教學課堂上,走進學生中間,與他們進行情感上的交流,使學生對體育文化精神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在課外教學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實現,使教師身體力行,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為以后教學工作的開展奠定情感基礎。此外,體育課后互動活動的開展,也是“角色意識”轉變的主要形式,教師從管理者、組織者、示范者的身份變為引導者、參與者的身份,以同伴的態度去關愛、幫助學生;而生生互動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友情、互助精神的培養與強化,有利于終身參與體育鍛煉這一意識的塑造;
三是對中職學生實施心理干預,激勵體制的應用可以引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行為。教師可以參照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對于體質不同、性格不同、專業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體育教學內容與方法,建立健全多元化的評價激勵體制,提高對差異性評價的重視程度,尊重學生的個性,培養他們參與體育運動的信念,及時的應用激勵評估體制去消除學生的不良情緒,同時弘揚中職體育特色文化精神,使學生的心智更為成熟化。
綜上所述,我們了解到中職體育教學課程在開展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除了本文提及的幾點之外,還存在教學場地設置得不合理,不能協助教師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等。那么作為中職體育教學的工作者,首先應該正視中職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繼而剖析問題的本質,積極的找出應對策略。我們堅信,在中職學校、教師、學生的共同努力下,中職體育教學質量務必會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會增強,中職院校也會落實高素質人才培養的戰略目標。
[1]孟曉磊.淺析中職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資訊,2015,14.
[2]鄧勇.中職體育教學中的相關問題及其對策探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18:108.
[3]唐愛峰.素質教育背景下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5,9.
G807
A
1006-8902-(2016)-09-ZQ
徐先軍(1974-),講師,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研究。江西省醫藥學校基礎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