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翔(淮陰工學院江蘇淮安223002)
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學的問題分析
□王永翔(淮陰工學院江蘇淮安223002)
一直以來,羽毛球運動項目是我國眾多體育運動中的最突出的項目之一,而在大學生群體中,羽毛球的休閑娛樂特點使得很多學生積極的參與進來,高校中也都紛紛開展羽毛球的選修課。但是在實際的開展中可以發現,由于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使得很多學生在羽毛球中無法掌握技術動作的要領,這些都極大地阻礙了學生對羽毛球學習興趣的鞏固、發展、深化。因此有必要梳理當前高校羽毛球教學的問題所在,盡快的改進和完善羽毛球教學措施,促進高校羽毛球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羽毛球教學步伐負遷移
從最近幾年的羽毛球運動開展的實際情況來看,越來越多的高校都注重了體育的教育,而羽毛球課程也在這一環境下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高校的體育館和羽毛球場館越來越多,大學生參與羽毛球運動的熱情也越來越高,成為學生特別喜歡的課程。一方面羽毛球有助于豐富大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釋放心理情緒等,當前的社會壓力較大,大學生面臨著學習、就業工作等方面的問題,羽毛球有助于鍛煉大學生的一直,提升抗壓能力等。另一方面當前的大學生體質健康不容樂觀,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宅文化,導致了身體素質不過關,而羽毛球運動有助于提升其身體素質。當前高校所開展的體育運動中,羽毛球的開展深受大學生們的歡迎,但是在實際的開展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這些都極大地阻礙了學生對羽毛球學習興趣的鞏固、發展、深化。本文試圖以問題為導向,就其中的主要表現展開分析,從中總結出可行的措施。
1.1、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不合理
當前的高校羽毛球運動開展中教學內容多種多樣,但是從教學的頻率來看,擊打高遠球技術是最主要的也是必教內容之一,其次是基礎步伐訓練;其他的內容也有所涉及,但是在實際中都屬于介紹性的學習,這些技術都屬于進階段的學習。而關于基礎理論部分則是羽毛球的規則和裁判等,這些基礎理論部分未能收到重視,因此在教學中也容易被教師所忽略。在考核的方式中基本上都是以單打為主,沒有雙打內容的教學,同樣在雙打方面的訓練自然也沒有落實。
在教學中,如果忽略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性和運動的娛樂性,往往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效果,所以課程設置的合理與否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是決定學生能否在課上很好的理解接受教授的學習內容的關鍵因素。目前很多大學生的羽毛球課程在教學內容上主要是以完成教學目標、技能教授為主要目的。大學羽毛球課上上課時間不長,而且都是完成教學任務,沒有考慮到教學的娛樂性和趣味性,上課太單一枯燥乏味,讓學生沒有了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從而使得學生無法完整的、系統性的學習理論知識,教學內容和手法上的不足使得學生無法完全的掌握羽毛球的技巧。
1.2、羽毛球的步伐訓練問題
對羽毛球運動而言,步伐是其運動開展中的最基礎技術之一,而提升羽毛球運動的步伐能力,有助于提升整體的羽毛球技術水平。羽毛球的步伐特點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身體的協調,手和腳的動作能夠聯系起來,掌握其中的擊球節奏,跑動節奏。步法的訓練是羽毛球技術學習的基礎,如果未能掌握到步伐的特點,將會使羽毛球運動的整體學習技能缺乏效率。另外羽毛球中的步伐特地的訓練也是保障安全的前提條件,如果手忙腳亂的去接球、擊球,必然導致身體不協調、不一致,容易導致身體的扭傷。
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發現很多教師往往會忽視了步伐訓練,單純的注重手上技術的傳授。主要的步伐問題表現在回到中心位置的節奏問題如常常發生回到中心的時間有所滯后,或者回到中心的速度不足,沒有判斷好時間,在也有情況是學生的判斷失誤,沒能找準位置;步法教學與手法教學相分離,造成擊球失誤或是擊球后中心不穩。
1.3、擊球教學不足
羽毛球運動本身技術復雜,而且對一些技術的細節之處要求較高,而往往在教學中很難兼顧到技術細節,導致了學生掌握不足。一部分學生經過長時間的鍛煉,可以掌握一些擊球技術動作,但是這些擊球的效果不佳,尤其是遠距離的情況下容易失誤。長期的擊球失誤導致了很多學生受到了挫敗感,失去興趣和積極性。
1.4、場地設施問題
體育運動的教學需要大量的專業場地和專業器材,因此學校的場地、器材是體育教育不可或缺的資源,正像體育教育事業的手足,良好的學校場地、器材資源,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學習的熱情,同時還可以提高教師教的質量、學生學的效果。
而目前很多高校的場地設施條件比較匱乏,導致一部分學生無法課后展開訓練,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羽毛球的教學。有的學校甚至使用學校廢棄的食堂、禮堂等改為運動場館,無論是對學生學習還是教師開展教學都受到了極大的阻礙。
1.5、忽視基礎理論和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學習
羽毛球本身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因此對運動員本身的技術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例如判斷擊球動作中引拍、揮拍到最后的完結等等,涉及到了站姿和諸多的動作技術的細節,而事實上諸多的細節技術動作都是基于理論的反復練習和深入的理解才能領悟的。目前很多學校和教師的羽毛球教學中大部分都呈現出了重教學而輕培養的現狀,這就使得很多學生在羽毛球學習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未能激發,長期在被動式的學習下來訓練,學生也無法掌握技術創新能力,只有充分的將實踐和理論結合起來,以培養體育能力為出發點而不是簡單的傳授技術動作,才可以真正的提升學生的羽毛球學習效率。
2.1、豐富教學內容
改進當前的羽毛球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安排,首先是豐富教材方面,深入到學生群體和實踐教學當中,結合實際,編寫具有較高實用性的教材。通過科學的選擇教材內容,精心地編制教材體系,多樣化地呈現羽毛球的課程教學內容。
其次在課程安排方面,應當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設置課時和依據區別對待原則采用合理的考核評價方式和教學方法;與此同時,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和高校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高校課程應當擺脫傳統的體育課程觀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傳授只作為一種指引,引導學生去主動學習,發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和教師融合為一體,并能讓學生成為課程的主人。
最后以基本功為基礎,豐富基礎技術理論教學,拓寬教學內容覆蓋面,為學生羽毛球學習打下基礎。
2.2、加強和重視羽毛球的步伐訓練
第一,基本步法訓練。羽毛球基本步法包括并步、跨步、交叉步、墊步、蹬跳步等內容,因此在針對性的訓練中需要針對每一種步伐特點展開分析,分類指導,讓學生能夠逐步的掌握要領。
第二,組合步法訓練。主要是對基本步法的綜合與整合。學生能夠從組合步法的訓練中獲得對基本步法的良好運用,實現自身靈活性的提升。羽毛球組合步法訓練主要包括上網步法、正手后退步法、反手后退步法以及頭頂后退步法等。
第三,手法與步法綜合訓練策略,指導學生對羽毛球手法和步法技術進行熟悉鞏固,將兩項技術充分結合,共同訓練,靈活運用。
第四,被動步法訓練是在失去重心和節奏的被動情況下的接球練習。在這一訓練中,教師可以設置“米”字形的指揮點,每個指揮點有一位學生,每位學生指揮一人跑動,強化學生步法的連貫性和節奏性,使學生的步法運用能力和應變能力能夠得到提升。
2.3、擊球教學
通過手法的教學,指導學生擊球發力,使學生在練習中感到只是利用手臂的內、外旋以及手腕的展、收等一個很小動作的閃動發力,就可以將球擊的很遠,解決了遠距離擊球的問題,同時,長期的手法訓練,使學生很快克服通過大肌肉群發力擊球的錯誤動作,同時也使大肌肉群在動作中放松、協調起來。
2.4、完善場地設施
任何體育運動的開展都離不開場地設施的建設,而羽毛球的開展盡管并沒有其他運動項目的場地要求那么嚴格,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使得學校在羽毛球的場館與硬件條件方面的建設未能獲得足夠的重視,因此在場地設施方面的建設也呈現出之后的問題。加上最近幾年高校的大范圍擴招,使得校園更多的將經費投入到其他方面中,一方面參與人群越來越多,另一方面資金卻在不斷的縮減中,這就導致了羽毛球運動中場地硬件設施方面的嚴重不足,缺口較大。因此為了普及高校羽毛球運動,需要在硬件設施方面予以改善,重視羽毛球運動的場館設施建設,多渠道、多形式籌集資金。提升羽毛球的運動環境的改善。另一方面,除了學校之外,教育主管部門也要積極的配合學校的建設,為學校的用地、資金等方面提供幫助。
2.5、更新教學方法
羽毛球運動如今已經成為了大眾化的運動,而高效中也是廣受歡迎,目前高校的體育課已經是必修課,而羽毛球的選課人數年年增加,因此羽毛球的教學也應該不斷的創新,摒棄傳統的教學手法,并開發新的教育方法和更新教育理念。改革羽毛球的教學計劃以激發學生興趣和加強個人能力為主導。其核心目的是要以學生的個體全方位的提升,因此這也對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完善羽毛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原則。
具體的教學方法上,隨著當前的各項技術的出現和教學模式的更新換代,多媒體技術,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等都可以應用在羽毛球教學中。例如翻轉課堂,為學生在課下的學習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新媒體技術的出現,基于各種社交平臺、云端軟件、媒體等也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羽毛球學習資源。
最后教學中要強調的是學習中的互動性,轉變以往的學生被動式學習的現狀,在互動交流中學習和掌握羽毛球技術。
羽毛球運動對身體協調性有一定要求,對身體素質也有一定要求,所以打羽毛球可以對協調全身、健身強體有一定功效。無論是作為羽毛球比賽還是作為業余時間的一項精神文化活動,羽毛球都有著極佳的推廣價值。綜上所述,羽毛球是一項深受高校大學生喜愛的運動,但是當前高校羽毛球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影響了教學效率。因此需要進一步的深入研究教學方法方式,進一步的推動云毛球運動的發展。
[1]李英達.高校羽毛球教學的價值分析與提升教學效果的途徑研究[J].才智,2016,(09).
[2]王莉.高校羽毛球課教學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21(2).
[3]余昭煒.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學的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現代企業教育,2014,(16).
[4]翟興明.羽毛球后場正手高遠球教學方法的實驗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4(01).
[5]易斯.新時期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商,2014,(25).
G847
A
1006-8902-(2016)-09-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