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楠,李世杰,王科峰,徐振群,詹運洪,劉學鋒,吳 斌(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遼寧沈陽110004)
?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泌尿外科帶教方法的思考與改進
陳小楠,李世杰,王科峰,徐振群,詹運洪,劉學鋒,吳斌*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遼寧沈陽110004)
摘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獨立執業行醫的必經過程,在醫師職業生涯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針對參加泌尿外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師特點,在帶教方法上有以下幾點思考與改進:加強外科手術基本功訓練;將微信引入泌尿外科的教學與課后交流中,建立長期、實時的互動;通過病例分析培養臨床思維;引入多媒體,使泌尿外科手術能夠更加生動和詳細地展現在住院醫師面前;重視各類知識培養,加強人文修養。
關鍵詞: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泌尿外科;臨床教學
醫學教育是連續的終身教育過程,分為基本醫學教育、畢業后醫學教育和繼續醫學教育3個階段。其中,畢業后醫學教育是醫學畢業生逐漸成長為專業領域醫師甚至專家的過程,包括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兩種途徑。此階段是將其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并在實踐中全面提高、鍛煉臨床工作能力的關鍵時期[1]。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執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已經有多年的歷史,并獲得了很多寶貴的經驗,這是提高醫師整體診療水平的重要舉措,同時能夠規范全國醫師的診療行為,避免完全憑借個人經驗進行臨床工作。近年來我們一直在“三甲”醫院從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簡稱規培醫師)的泌尿外科帶教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三甲”醫院規培醫師大多是五年制、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的醫學生,他們專業成績優秀、外語突出、電腦知識豐富,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但是,他們接受手術操作能力訓練較少,缺乏科學的臨床思維方法,同時需要在醫德醫風、醫患溝通能力等方面加以全面培養。
外科手術的初級基本功是切開、結扎、止血、縫合,高級基本功是分離、暴露、設計手術方式。對規培醫師的訓練重點是初級基本功。基本功都是在手術臺下練出來的,沒有一名外科醫生是在手術臺上練出來的。我們要求學員每天練習打結50~100個,每周練習切開、縫合3~5次,每個月把規培醫師集中起來進行基本操作技能比賽,并進行階段性總結。
隨著微創外科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微創技術得以在泌尿外科中應用。我們在科室內引進了多媒體教學平臺,使參加規范化培訓的醫師能夠更多地接觸到相關微創技術。同時,由于這些多媒體視頻分辨率很高,能夠讓學員更清楚地認識泌尿外科的相關精細解剖,然后與真實手術的講解相結合,使住院醫師能夠更好地了解泌尿外科的手術步驟和技巧。同時我院還專門成立了腹腔鏡訓練中心,讓住院醫師有機會真正體驗腹腔鏡的操作方法,并在培訓中心參加系統的腹腔鏡訓練,為將來進行腹腔鏡手術打下堅實的基礎。
泌尿外科疾病及患者有著不同于其他科室的特殊性,比如很多泌尿外科的體格檢查會涉及患者的外生殖器,而一些泌尿男科疾病常常需要詢問比較敏感的個人生活史,這就要求泌尿外科醫師具有很強的醫患溝通能力,能夠讓患者在一種相對輕松的氛圍里就診,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史。同時我們還強調要規培醫師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這是對一名合格泌尿外科醫生的基本要求。
由于智能手機的普及率很高,所以像微信這樣的溝通軟件使用起來十分方便,能夠實時互動。我們將微信引入泌尿外科的臨床教學中,建立微信教學平臺,通過微信進行典型案例教學、疑難病例討論、手術錄像推送、疑難問題解答等,這樣大大激發了學員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員的臨床思維能力。通過微信構建出師生之間點對點、點對面的三維時空教學模式,學員有問題可以隨時發問,教師有空時可以通過微信解答,形成師生之間實時高效的溝通,徹底突破時空的限制,高效利用了課余時間,提高了學員的臨床思維能力,產生了積極的教學反饋和師生互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培訓中,學員面對的是真實的病例,可以親眼看見或感受到患者的癥狀與體征,能自由把握病史的采集以及了解、詢問診療的效果,患者的典型癥狀或體征將給學員留下深刻的印象,進一步強化規范化培訓的效果。在學員親自查房的過程中,帶教教師仔細觀察學員在病史采集、體格檢查、醫患溝通等臨床實踐中的表現及不足之處,以便能在較短時間內把握學員對臨床知識的掌握程度。在學員問診后,請其他學員進行補充,最后由帶教教師點評問診的順序是否合理、內容是否全面、重點是否突出。待帶教教師評價之后,提出讓學生“有話可說”的問題,并組織他們討論。例如泌尿系腫瘤圍手術期的注意事項以及術后放療、化療方案的選擇等。
在培訓過程中進行具體的病案分析,能夠進一步調動學員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挖掘他們的學習潛能,培養他們的歸納總結能力,對學員臨床思維的培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同時這種病例分析式的學習能夠使學員將所學知識靈活應用于實際的臨床工作中,使知識更加扎實、記憶更加牢固。這種以患者為中心,以病史采集、體格檢查、醫患溝通為基礎,將診療規范化和個體化融入每一個具體病例分析中的教學方式避免了規范化培訓流于形式。
臨床醫學要從單純重視治療行為轉向治療與關照并重、重視患者社會心理的調節、重視對患者的整體關懷和生命質量的提高,從關注疾病轉向關心患者等[3]。隨著社會日益走向現代化,醫學技術不斷進步,過分推崇醫學的高技術化,而醫患之間最具人性的東西有被淹沒、淡化的趨勢,因此醫患之間變得陌生、出現隔閡甚至存在敵意[4]。其實,醫學技術與人文關懷具有統一性,隱藏在醫學技術背后的文化、倫理特質是一個更需要關注的社會問題。當一位患者受疾病折磨的時候,其心理狀態會出現很大波動,所以當一名醫生缺少人文修養時,是無法應對患者因病而衍生出來的許多其他問題的。醫學生人文素養的加強,可以提升醫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有助于醫學生醫療水平的提高,但人文素養并非一朝一夕養成的,所以就要求我們將人文修養的培養貫穿醫學生培養的全程。醫學生既應該學習、掌握醫學專業知識、技術,更需要擴大視野,加強人文知識的學習,提高人文素養[5]。
規培學員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臨床實踐能力,但是尚缺乏人文知識素養[6]。隨著醫學模式由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逐漸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模式,患者對醫療服務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通常除了關注疾病本身外,也希望獲得健康宣教、情緒引導等。這就要求培訓基地的管理者、帶教教師和規培醫師樹立專業知識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并重的教育觀念;要求規培醫師不僅掌握專業知識,也要熟悉社會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等方面的知識;要求帶教教師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盡量將職業道德以及與患者交流的技巧等充分展現給規培醫師,使規培醫師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良好的醫德醫風,促進整個社會醫患關系朝著更加和諧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倫施斯,趙永康,孫寶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效果評價[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9):37-38.
[2]左恩俊,胡書海,李曉杰,等.案例教學法和傳統教學法相結合在口腔修復學理論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4):101-102.
[3]杜治政.論現代臨床醫學發展的人文走向[J].醫學與哲學,2008,29 (6):2-6.
[4]汪明燈.重視醫學人文回歸人性化醫患關系[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0,21(2):48-49.
[5]鄭金林.高等醫學院校學生人文素質培養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2009,30(8):121-122.
[6]張淑華,張思佳,何仲.畢業后醫學教育質量保證體系建設[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12(2):21-22.
(*通訊作者:吳斌)■
基金項目:沈陽市科學技術計劃資助項目(F13-316-1-02)
中圖分類號:R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8-01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