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莉
【摘 要】寫作源于生活。本文從觀察生活、角度選取、真實體驗三方面闡述了如何在學生熟悉的、真實的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以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激發習作靈感。
【關鍵詞】小學生;作文教學;生活;積累素材
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習作也一樣,沒有素材就會無從下手、無話可說。生活是文章的源泉,從自身的生活中積累,是積累作文素材的一個重要途徑。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的為學生的生活體驗創設平臺,引導學生立足生活,從精彩生活中尋求作文素材,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有了獨特的感受,寫作時學生就會文思泉涌。在這之中,學生筆下記錄的不僅僅是洋洋灑灑的幾篇美文,更是一個個真實、快樂的童年。下面,筆者就如何走進生活、積累寫作素材,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觀察生活:為有源頭活水來
觀察是作文的基礎。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看到作文題目時覺得無從下手,其實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生活內涵是很豐富的,只是他們缺乏對生活觀察的習慣,缺乏從生活中收集作文材料的意識。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從生活出發,關注生活中的每個細節,豐富題材,當這些生活中的細節成為學生筆下的寫作素材,這些切身體會,更能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有事可寫,有情可抒。
例如:《記得那一天》的寫作訓練,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自己身邊的廣闊領域,如:雷電風雨、日落日出的大自然景觀,娶親送終、迎來送往的風土人情、逛街購物、玩伴嬉戲的樂趣等,都可以成為學生的作文素材。生活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大自然就是學生值得觀察的廣闊領域:在春天,花草樹木的生長變化、淅淅瀝瀝的小雨,都是值得學生細細觀察的生活對象;在夏天,充滿情趣的夏夜星空、風云突變的暴風雷雨,都是值得學生觀察和寫作的對象;在秋天,絢麗多彩的百花、飄飄飛舞的落葉,同樣是學生寫作的靈感之一;在冬天,銀裝素裹的雪后世界、冬霧彌漫的散去美景,都能讓學生有感可發。
寫作源于生活。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養成主動觀察的好習慣,正是幫助學生積累素材,立足于本真的生活,積累寫作的“活水源頭”,提高寫作能力。
二、角度選取:橫看成嶺側成峰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是進行素質訓練的主要陣地。新課標鼓勵自由表達,特別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使得作文教學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發散性思維能力等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習作是個“勞力”又“勞心”的過程,是思想和生活的結合。在習作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注意觀察的基礎上也要主動思考,多角度發掘主題,形成自己的獨特立意。
例如:在一次以《愛》為主題的作文課上,大部分的學生都是寫自己在家中如何得到父母長輩們的愛、社會的各個角落都需要愛、教師對學生的愛,然而有一位學生的作文卻運用了逆向思維,整篇文章以問題導入,由現象引發思考,進而得出“我”不需要父母和老師過分的愛,因為這樣的愛會限制自己的發展,過分的愛使自己與同學朋友這間產生了隔閡,希望父母不溺愛,希望老師能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這樣的立意讀來感覺高人一籌。相比之下,其它學生的作文顯得平鋪直敘、人云亦云、平庸一般。生活處處有學問,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值得思考或不明白的現象都可以成為學生寫作的素材,這些生活中的“疑”可以提高學生觀察和習作的興趣,在充滿智慧和擁有好的心情之下,習作也就成了學生的一大樂趣。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變換一下寫作的角度,即使同一個題材也一樣能寫出風格迥異的文章。同時,多角度的去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也是選材的一個有益突破口和入手處,獨特新穎的選材往往能讓作文別開生面、獨具一格。
三、真實體驗:紙上得來終覺淺
積累寫作素材,光憑書本上的積累是遠遠不夠的。對于小學生來說,體驗是作文的生命。通過實踐活動、親身經歷,學生感到的是真實、現實,這樣的印象即使過去一段時間,也會讓學生歷歷在目。教師要積極創設平臺,擴展學生的生活空間,幫助學生增加生活體驗,以彌補小學生視野窄、生活圈小的不足,所有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東西,都能成為學生寫作的第一手素材。
例如學校中開展的校運會、拔河、乒乓球、跳繩、足球、籃球等比賽,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別以觀眾、啦啦隊、選手、裁判的身份參與觀察與體驗,這樣的活動體驗是學生熟悉、感興趣的,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也能豐富學生生活的積累。開展的小制作比賽、手抄報展評、文藝匯演、向貧困生獻愛心活動等,都能為學生提供廣泛的習作素材。此外,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走出教室,如參觀工業園、集貿市場,走進社區、敬老院,為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關注現實,有計劃、有組織地指導學生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學會調動所有的感官去看、去聽、去觸、去聞、去思、去感悟、去體驗。
當學生覺得,作文就是寫真實的生活,說自己想說的話,就會對作文有一種親近感,就會消除對作文的恐懼心理,相反的,還會有一種表達的欲望。同時,學生也會更用心的去體驗生活,希望與別人一同分享自己的獨特感受,作文不再是難以下筆,學生就會文思泉涌。
總之,引導學生寫出自己的新發現、新感受、新見解,是作文教學追求的真諦。新課改下,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在鼓勵學生多閱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關注現實,善于觀察生活,不斷積累寫作素材,真正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叩開習作之門。
【參考文獻】
[1]朱亞芳.小學作文教學中作文素材積累的方法[J].開心素質教育,2014.9:15
[2]邱金明.從生活中找作文素材[J].中華活頁文選,2014.10: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