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文
(遼寧金融職業學院,沈陽 110000)
?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現狀與展望
王世文
(遼寧金融職業學院,沈陽 110000)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成立意味著我國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走向了規范化的道路,同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也取得了豐碩成果,這些研究成果為進一步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寶貴的信息資源。只有解決當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充分發揮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更好地促進教育教學的發展。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現狀;舉措
1.1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原因
我國教育界目前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比較認同的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為基準,從教育者、教育對象以及實際教育方法等要素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從之前的研究成果來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的原因主要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
第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相對比較緩慢。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也在逐漸提高,近幾年有了非常大的進步,但由于我國省市眾多,區域性的教育特點使得每一個地區的教育水平有所不同:綜合條件好一些的城市或地區,其教育水平就會高一些;綜合條件相對較差的城市或地區,其教育水平就會低一些。而且很多院校都有這樣一個特點——比較注重教學成果,很多院校都是有了教育成果之后才會想到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這就導致我國部分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展相對緩慢。
第二,教師隊伍結構偏低。從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來看,教師隊伍在其結構上還不是特別完整,一些教學較好的教師很多時候被調走擔任專業課程的教學工作,而新接手思想政治工作的很多教師對思想政治工作沒有太多教育經驗,再有很多的思想政治教師身兼多職,沒有將全部精力都放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上,這也是思想政治教師隊伍整體結構不完善的主要原因。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隊伍職業化水平不足。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調查后發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一崗位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位置處于中等偏后,也就是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育教學中所占的位置并不是很高,再加上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剛剛接觸這一教育領域,欠缺經驗,所以,這些教師的職業化水平偏低。但只要能夠扎實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越來越好。
1.2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教育的主要對象是大學生。大學生在整個思想政治教育中屬于主體與客體雙重身份的結合體,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問題上并沒有像體育教育那樣有明確的接受意愿,也就是說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認知程度較低,沒有太大興趣,很多時候學生都缺乏參與意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不僅與教育過程中主體努力有關,還與被教育者的主觀意愿緊密相關。
1.3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這種教育理念偏差主要體現在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認識上,大部分思想政治教師非常注重教育理念問題,只有小部分教師過度關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功能,而忽視了教育的主體,再加上關注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中的社會滿足性和教育結果的目的性,進而忽視了教育結果的個體需求滿足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研究目前還屬于概念性階段,其內涵還需要一個豐富的過程。之前很多學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結果上來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根本內涵,這些學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某一特定歷史條件下產生的正向結果,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進行評價的時候,除了要考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程度,還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能真正滿足大學生的實際需求。
從我國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情況來看,教育的有效性研究取得了很大程度上的進步,但也在不同層面上揭示了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的真正原因。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整體性意識不足,研究范圍呈現局限性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研究存在就事論事,不管是對教育失效原因進行分析還是探討進一步提高教育有效性的相關舉措,很多時候都是單兵前進的,并沒有將其當作一個整體的社會體系看待。在研究教育失效原因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夸大問題重要性的情況,認為只要解決了某一個問題就可以,而評價有效性的相關標準也會顧此失彼,而且更會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的操作性和應用性得到相應降低。再者,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教學研究采用了教育學、心理學等多種學科方法,大部分情況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都會陷入到方法套用的誤區當中,這樣的一種教學方法沒有很好的凸顯出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學科的實踐發展方向。
3.2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內涵認識模糊
很多研究人員在對有效性的概念進行理解的時候,往往都是局限在結果意義中。除此之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也存在盲區,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發展規律上正確引導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方向,沒有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內在機制,比如,我們相信人的優良品質是教育的結果,但是不禁要發問,人的不良品質又是從哪里來的呢?諸如此類問題很多時候并沒有引起我們的注意。
如今,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主要出現了兩大發展趨勢:一是問題的創新趨勢,在這一趨勢中第一次提出了整體考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相關問題;另一個則是方法精細化的趨勢,直到現在大部分的研究人員都還采用實證分析的研究方法,雖說這一點國外的研究成果在某些方面確實是比國內的研究成果優越,但國外的研究成果在整體性的把握上以及操作模式上也存在著不足,尤其要說明的是在20世紀中期,行為主義的研究取向逐漸成為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關鍵,而且這一方面還特意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學術性、科學性和嚴謹性,但是在增強這些性質的同時,使得最終研究的微觀傾向逐漸淡化。與此同時,也掩蓋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形態屬性,這樣的研究結果其實也從另一個層面上說明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視野范圍中創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理論,加強教育教學都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4.1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建設
要想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關鍵要用學科意識來確保其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在有效性研究上能夠實現統一??梢岳孟鄳膶W科體制來整理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并將日常教育教學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整合在一起,這樣才能夠進一步促進我國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建設。
4.2激發大學生的接受主體意識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主體與客體,在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關系程度將直接影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也就是說,強化主體的主體性時,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為前提,而實現客體的主體性時是以明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為基礎。所以,對大學生的主體意識以及道德意識培養應引起足夠重視,不斷激發大學生的主體接受意識,更好地引導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
4.3樹立正確的有效性理念
根據社會的實際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來培養適合社會的服務型人才,因此還要緊抓大學生的德育工作,只有確立大學生德育工作的整體性,并在整體性理念的支配下,更好地關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素質。在具體實施的途徑上,關注重點在學校的主導作用以及社會的影響作用上;在實踐模式上,關注重點是在學校各種育人資源的全面開拓上,要求與整體性理念的確立相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大學生的發展,從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成果來看,雖然取得的成效非常顯著,但出現的問題也比較明顯,只有真正解決當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夠充分發揮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作用,更好地促進教育教學的發展,為今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1]賴英騰.談人的全面發展與思想政治教育[C]//福建師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屆科學論文研討會專輯論文集,2004.
[2] 趙子林.淺論和諧社會構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C]//“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理論研討會論文集,2007.
[3] 孫慧玲,唐桂娟.回歸生活世界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契合[C]//創新思想·科學發展·構建和諧——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上冊),2008.
[4]劉芳.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馬克思主義人學透視的時代價值[C]//人學論叢:第九屆全國人學研討會論文集,2007.
[5] 陳永福.加強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當前構建和諧校園的關鍵[C]//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6年年會優秀論文專輯(一),2006.
[6] 邱子輝.構建三級配套體系提高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C]//2009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2009.
G641
B
1674-8646(2016)01-0066-02
201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