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素
(黑龍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哈爾濱 150025)
培養和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探索與思考
劉洪素
(黑龍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哈爾濱 150025)
對我國高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深化改革是當前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有效戰略部署,而高校大學生又正好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創新的主力軍。如何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素質和能力,使大學生的培養方向更符合時代的發展和要求,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和劃時代意義。
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途徑
創新是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懂得創新的民族才能在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充滿競爭并飛速發展的21世紀更是一個發揮創造性與創造性思維的時代。對一個國家來說,培養大批創新創造型人才是社會發展的關鍵,國與國之間的競爭聚焦在創新與創業的水平上,其實質是人才的競爭。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隨著新一輪科技產業變革浪潮席卷全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是時代提出的要求,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大學生是創新創業的后備力量和主力軍,他們掌握先進的知識,擁有充沛的熱情與精力,更有實現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愿望和夢想,是國家民族的希望與未來。之所以要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主要是為了讓大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生活,社會也需要高素質高水平的大學生,這也是民族創新能力得到提升的有力保障,更是關系到國家民族的生存發展,促進社會的興旺發達。
1.1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是影響我國高等院校教育教學的關鍵性因素,社會方面的因素有很多,如果是將其進行細化處理,可以分為政府因素,社會輿論因素、家庭因素三大板塊。近幾年,我國針對高等教育領域相繼出臺了很多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這些政策的出臺很好地緩解了當前我國大學生就業和社會穩定等問題,今年我國發布了許多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法規,為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從總體上看,創業政策的出臺,有利于創業環境的改善,但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創業環境較差的現狀,創業政策不配套,未形成有利于大學生創業的政治體系。尤其是在金融領域、融資渠道和稅收優惠等關系到大學生創業的關鍵問題上,創業大學生并沒有享受到實惠并得到真正的扶持。雖然目前在工商、稅務等方面有一定的優惠政策。社會上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所持的態度是消極還是積極,對大學生自主創業失敗能否持理解寬容態度,家庭方面是不是也支持大學生進行創業,這對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都有很大影響。對學生講授創新創業課程可以讓大學生對創新創業這一形式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我們的各大高校還要合理地設置創新創業學分,將學生的一些創新成果以及社會實踐成果等換算為學分,這樣也能夠更好地激勵學生進步。
1.2大學生方面因素
受中國傳統思想和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許多大學生的就業期望是找到一份福利待遇優厚、工作環境良好的工作,這也導致大學生的自主創業意識較弱,甚至完全缺乏自主創業意識。對于學校設置的創業創新等相關課程和活動,他們認為是紙上談兵,采取冷淡應付的態度。對于社會上創業是“高難度、高風險、高不確定性”的說法,很多大學生認為創新創業很神秘,學歷、知識、智商、資源、背景、運氣都必須具備,且失敗率高,因而對創新創業有畏難情緒。許多大學生創業前沒有做足準備,沒有結合自身條件和充分考慮外在因素,做好創業策劃,他們往往以自我為中心,換位思考的意識和能力不強,缺乏市場觀念,管理能力差、期望值過高、心理素質較差、心態不穩定及缺乏社會經驗和啟動資金,缺乏創業成功應具備的組織領導能力、專業技術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創造能力、把握商機能力及社會交往能力。
2.1實施人才培養機制的改革
一是按照立德樹人的導向,將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任何脫離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都是形式主義,必須加強學科專業建設,挖掘基礎課和專業課程中的創新創業內容,開設大學生創業基礎課程、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以及就業指導等方面的課程,并將這些課程納入到學分的管理當中。
二是改革教學管理制度與考核制度。課程與教學是人才培養的基礎環節,更是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而完善課程的體系、改善教育教學方法則是進一步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核心。因此各大高校要以項目為導向,實行模塊化課程,開設專業拓展課程,以學生技能大賽、學業導師制、學生工作室和社會服務為平臺,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意的培養。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掌握學生的特長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生的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素養。改變單一的分數制考核為探索非標準化考試的評價體系,設置合理的創新創業學分,將學生創新性成果、社會實踐成果等換算為學分,如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計劃書、創意設計計劃書等替換相關成績。
三是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等進行改革。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在線課程自主學習,采用研討式、參與式教學方法,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教育資源。
2.2提高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提高課堂創新教育實效
教師是深化創新創業教育的關鍵,全體教師都要承擔創新創業教育責任,在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都要融入創新創業的理念,從“學科為本”轉變為“學生為本”、從側重“傳授知識”轉變為重在“提升素質”、從“以教為主”轉變為“以學為主、教學相長”。要重視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名師培養和教師團隊建設工程,提高“雙師型”教師比例。可根據教師的專業和承擔的教學任務,遴選教師到行業企業掛職鍛煉,這樣也能夠進一步提升教師創新創業教育的能力。通過實施創新創業教育,可以很好地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素質素養,培養大學生的實踐精神和創業精神,更是提高了學生的基本素質,而且還能夠很好地幫助大學生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提倡教師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勇于實踐,勇于創新。推進教師和行業企業優秀人員互聘交流。改革教師評價體系,探索把教師帶領學生創新創業折算成工作量等獎勵方式,建立教師隊伍考核機制,注重在實踐中評價人才。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Z].
[2] 童源鋒.論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創業教育中的角色與作用[J].成功(教育),2012,(03):162.
[3]袁素文,袁素紅.輔導員在加強班級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1,(03):149.
[4] 梁運文,曾剛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中小企業創業環境、創業機會與創業能力實證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1):52-54.
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 on cultivating and improving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students
LIU Hong-su
(Heilongj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Harbin 150025,China)
Deepening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is the effective national strategic plan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and undergraduates are main forces to achieve innovation.How to improv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and make cultivation direction more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have far-reaching strategic significance and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Undergraduates;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Approach
G647
B
1674-8646(2016)12-0088-02
2016-04-19
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ZJC121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