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李秀鵬
(七臺河農電公司,黑龍江七臺河154600)
?
農電企業供電的可靠性管理
劉超,李秀鵬
(七臺河農電公司,黑龍江七臺河154600)
摘要:農電企業供電要實現可靠性管理、生產運行管理,必須加強電網檢修的綜合管理、可靠性數據的實時更新與管理、供電可靠性分析、考核管理等工作。供電企業必須制訂農電企業供電可靠性管理實施辦法,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網絡,形成職責清晰、責權明確、組織有序、相互協調配合的工作管理體系,保證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持續改進和不斷提高。
關鍵詞:供電企業;可靠性;管理
供電企業要根據上級農電部門的可靠性管理辦法和細則,結合農電企業實際,從實際出發制訂農電企業供電可靠性管理實施辦法,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網絡,明確工作目標、工作要求、工作程序、工作標準、各個部門職責分工及檢查和考核辦法,形成職責清晰、責權明確、組織有序、相互協調配合的工作管理體系。
第一,生產計劃執行缺乏嚴肅性。生產計劃執行缺乏嚴肅性主要表現為個別企業在生產工作中不重視計劃管理,計劃制訂不完善、不科學甚至沒有計劃。生產計劃的執行不嚴肅,隨意性大,計劃考核不嚴甚至沒有考核。
第二,電網規劃指導性有待提高。主要表現為一些企業對電網現狀和當地經濟發展分析不足,負荷預測不準確,導致規劃缺乏前瞻性,使電網建設不能滿足地域經濟發展的需要。部分單位對電網規劃的管理重視不夠,企業主要負責人不能按時組織召開電網發展會議。部分單位電網規劃不能根據經濟和負荷變化情況及時滾動修編,使規劃嚴重脫離實際。部分單位電網建設項目隨意性大,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體現不足,不能很好地指導電網的發展建設。
第三,設備管理比較粗放。主要表現為生產現場設備、安全、狀態等標識不規范、不齊全。設備巡視路線不科學,存在內容不完整、巡視不到位、超周期巡視等現象,對巡視中發現的缺陷定性不準確,缺陷未按要求在規定時間內消除。
第四,供電可靠性管理還不夠規范。供電可靠性管理還不夠規范主要表現為供電可靠性和生產計劃缺乏有效結合,臨時停電較多,沒有做到先算后停。指標分解不合理,責任部門、責任人不明確,管理流程不規范,考核不到位。基礎資料不完善,資料與實際情況脫節,設備線路圖紙、客戶資料未及時更新,統計數據不準確、不及時。可靠性分析不深入,沒有發現影響可靠性的關鍵指標,采取的措施沒有針對性。
第五,調度運行管理尚需加強。調度運行管理還需要加強主要表現為部分單位調度規程、年度運行方式等修訂不及時,沒有開展反事故演習,僅停留于事故預想、技術問答等,還有的單位調度自動化系統中信息不正確,沒有及時處理。部分縣供電企業檢修人員對計算機保護的培訓不夠,操作不夠熟練,校驗項目不齊全。可靠性管理貫穿于電力生產全過程的始終,從電網規劃設計、電網建設改造、運行到檢修、施工等諸多環節,要加強過程控制,確保可靠性目標實現。調度部門要合理制訂系統運行方式,開展短期負荷預測工作,加強輸變電設備、繼電保護裝置、安全裝置的管理,提高電網安全穩定性。高度重視電力設施保護工作,避免外力破壞事故的發生。
月、年停電檢修計劃要體現出可靠性指標、停電檢修及改造工程停電時戶數相掛鉤的關系,層層實行“先算后停”,合理制訂停電檢修計劃,加強企業內部相關部門之間和地方相關部門之間的協調,加強過程管理和控制,確保供電可靠性目標的實現。
同時,要加強設備檢修、故障搶修工作。提高設備檢修工藝和施工質量,防止發生重復停電。臨時停電檢修是供電企業發生停電隨意性現象的主要原因,要嚴格控制臨時停電,必須要停電的,由責任部門提出臨時停電申請,根據規定的程序報批,經企業管理層批準后,交調度對運行方式具體安排執行。要把臨時停電次數納入可靠性小指標管理與績效考核,逐步減少臨時停電。故障停電造成停電搶修是制約可靠性工作提高的重要因素,必須加強故障搶修的應急管理,提高快速反應能力,盡可能縮短故障搶修時間。
可靠性基礎數據及時、準確的更新,是準確統計供電可靠率和準確查找、分析影響可靠性因素的保障,關系到能否有效提高供電可靠率,是切實提高供電可靠性管理水平的基礎。
在日常工作中,要嚴格基層站、所等相關部門可靠性基礎圖紙、報表統計上報和實時更新工作。基礎數據、運行數據的統計內容要嚴格根據《供電系統用戶供電可靠性評價規程》中的各項規定認真填寫,基礎數據要確保與實際的接線圖一致,且每季度都要進行修正,運行數據的統計范圍必須符合供電企業的統一要求。實現數據統計準確、及時和完整。
市級農電供電企業要建立供電可靠性分析制度。熟練運用常規指標的分析方法,通過對可靠性統計指標、停電責任分類、停電損失等的縱向對比,和對可靠性影響較大的停電事件以及按線路停電時戶數、停電次數進行排序分析,找出工作中的漏洞和問題,提出改進的措施,不斷提高供電可靠性的管理水平。定期召開供電可靠性分析會,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可靠性分析要為生產服務,要與各專業部門溝通,分析結果要及時反饋給領導和有關部門,用于指導生產管理。
考核是可靠性指標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可靠性目標管理的具體體現。加強指標考核,才能確保目標管理的順利實現。指標考核要從單一目標管理考核轉向質量管理績效與目標任務完成相結合的考核模式,從過程質量的控制入手,量化各個部門、各個生產環節的過程管理指標,確保終極目標的實現。
市級農電供電企業要制訂嚴格細致的考核、獎懲辦法,工作質量內容主要包括數據質量考核、統計報表及分析報告質量、措施計劃執行情況、各生產專業班組生產工作情況等。指標完成情況主要是指分配到各個部門、各個環節、各條線路和設備的可靠性指標,即停電時戶數完成情況。單列事件是具體一次的重要停電事件對責任部門和責任人的考核。
農電供電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可靠性管理的考核工作,不斷提高考核的信度,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全面提高各相關部門及員工的可靠性意識和工作的積極性,保證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持續改進和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倪建立.農村電網節能降損與自動化實用技術[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
[2]蔣振忠.發供電設備運行管理手冊[K].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
[3]廖學琦.農網線損計算分析與降損措施[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3.
[4]虞忠年.電力網電能損耗[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0.
Reliability Management of Rural 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LIU Chao, LI Xiu-peng
(Qitaihe Rural Power Company, Qitaihe 154600, China)
Abstract:To achieve the reliability management,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rural 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need to strengthen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the power grid maintenance, real-time updates and management of reliability data,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power supply and assessing management. 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should establish reliability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management network, form a management system with clear responsibilities and rights, orderly organization and coordinated work to ensur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reliability management.
Key words: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Reliability; Management
作者簡介:劉超(1985-),男,黑龍江七臺河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農電供電生產技術工作。
收稿日期:2016- 01- 02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646(2016)03-0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