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天英
“科教興國”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是我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基本方針之一,我國一直以來狠抓教育建設,特別是近年來新課改的提出,使我國的教育事業更上一層樓。新課改要求教學過程突出學生,突出教育,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由“學會”到“會學”。
學習小組制的建設就是從全面提高素質教育,對每一個學生負責的基點出發,根據各班情況,因材施教、因時教育、因情教學。在短時間內有效管理班級,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一、合理建立小組制,增強班級凝聚力
要想更好地管理班級,老師要做到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這樣學生才會尊敬你。所以在平時注意做到公平公正,尊重學生。所以組長的選取不能由教師“選拔”,首先應讓學生毛遂自薦。愿意當組長的學生老師應給予他們足夠的信任,因為他們勇氣可嘉。如果沒有學生毛遂自薦,就任意安排一橫排的學生擔任組長,負責他們所在那一豎排學生的學習。在組長選拔過程中一定要聲明老師的立場,老師不會歧視任何一個人,對每一個人都非常尊重,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鼓勵他們好好學習。這件小事雖小,但能反應老師公平對待每個學生的理念。這樣學生就不會反感這個老師。一排的學生成績參差不齊,老師一視同仁讓他們當組長,特別有利于鼓勵班上基礎差的學生。而且老師經常找組長了解班級情況,讓組長負責他們小組的學習,班集體的骨架形成了這個班的凝聚力就會增強。基礎好的自覺性強些,基礎差的也上進,這個班的凝聚力就會不斷增強。
二、加強建立小組制,全面提高班集體素質
1.搜集班上學習情況
組長生活在班集體里,和學生在一起的時間比老師多,他們比老師更容易、更全面、更詳細、更及時地知道班上的情況,了解班上的同學。組長幫助老師搜集班上的情況會更全面,更詳細。老師讓組長注意留心組員的情況,時不時詢問同學哪里沒懂,哪里學得比較困難,搜集影響學習的因素。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解決問題,希望能使全體學生輕松學習、有效學習。
2.收發作業
老師布置的作業組長負責收發。組長也要盡快完成,交給老師批改,這時老師當面給組長評講,糾正錯題,輔導未懂的知識,做到組長個個過關。與此同時,老師和學生溝通,及時了解班上的情況,以便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爭取做到課堂知識“天天清,周周清”。
3.批改作業
一般老師帶的班比較多,認真備課、上課,沒多少時間改作業,每次老師有作業要改,但是只改組長的作業,其他同學的作業應讓組長把關,糾正錯題,輔導組員的學習。老師偶爾會抽查,檢查組長有沒有認真工作,這樣才能了解班上學生的學習情況,提高所有學生的作業完成率。
在老師與組長的雙重把關下,學生學得更好了,組長與同學的溝通多了,班集體的凝聚力增強了,班上的各方面就會向好的方向發展。
三、加強建立小組制,全面提高組長素質
這樣的班級,小組長很辛苦,但是他們的成長是最迅速的,他們在搜集班上情況時,深入組員中,與他們溝通,從而提高了他們的溝通能力、管理能力;在批改作業過程中也受益匪淺。溫故而知新,為其一;不斷鞏固了舊知識,基礎知識掌握得更牢固,為其二;糾正組員的錯題給他講解鍛煉了自己的表達能力,為其三;助人為樂,為其四。
小組長就像老師的眼睛,在班集體中看著同學,這樣方便老師深入了解班上情況,方便老師與學生溝通。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讓學生輕松地學,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組長與同學互幫互助,心與心的距離更近,學生之間的關系更融洽。學生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班集體的整體素質就會得以提高。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