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
當今世界政治風云變幻,國際競爭實質上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和人才素質的競爭。因此,實施素質教育是發展和實現戰略目標的需要。而教書育人重在“育”字,然而傳統的教學觀念只重視知識的傳授而輕視學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音樂教學,教給學生的往往只是幾首歌曲,并沒有達到育人的效果。然則,音樂課以它自身的以情促美、以情促智、以情促德、聲情并茂、聲音和感情融合在一起的特點,強化情感教學,能使學生收到一定的效果,而如何強化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學呢?
一、教師要有良好的課堂情緒
在上音樂課時,教師無論是作示范,還是語言表達,都應該情緒飽滿和富有表現力,用自己的行動、表情去感染學生,使其感到親切自如。不管你遇到什么事,哪怕自己不開心,也要善于控制自己,保持飽滿熱情的情緒。
二、教師要有熱情誠懇的態度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對學生的態度要熱情,不管哪一類學生都一樣,老師要用自己的熱情去鼓舞和鞭策他們,使他們不斷上進,取得好的學習成績。如果老師給學生一份冷漠,學生就適得其反,在學習中發生間斷和障礙,所以老師的誠懇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音樂素質好的還是音樂素質差的都要用誠懇的態度去對待他們,使好的更上一層樓,使差的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一定的興趣。
三、教師要注意鉆研教法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而音樂教學則更具有藝術性。教師在教唱一首歌曲時,就要帶著真情,把作者的真實意圖完美地表現出來,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法,開創音樂教學的新路子。比如在教唱歌曲時,要把歌曲的時代背景、創作意圖、表現力、情緒融入教學當中去,讓學生了解整首歌曲。這關鍵在于教師的教法,要以“教法”帶“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做到“一點就通,無師自通”,從而達到會學的境地。
四、教師要有扎實的唱奏基本功
教師本身素質的高低是上好每堂課的關鍵所在,唱好一首歌曲主要體現在對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以及對作品的表現能力上,教師本身的歌唱方法、技能技巧等都體現在整個教唱活動中,使學生不斷對作品產生好感,從而受到感染,得到教育,對此產生興趣。因此老師要有扎實的基本功。
五、教師要深刻理解與感受所教授的內容
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的形成,首先要從授課內容上尋找,就是運用教學內容本身的知識性與藝術性,去作必要的引申和發揮。因此“吃透”教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比如一首歌曲的高潮部分為什么采用切分節奏、附點音符等一些創作手法,為什么不采用另一種手法呢?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感到音樂的力量所在。
總之,音樂學科只有充分利用情感教學,才能使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得到很好的發揮,才能使學生真正受到藝術的感染,才能充分發揮音樂本身所具有的風格和特點,更好地發揮其優越性,使音樂教學收到更佳的效果。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