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雙
很有幸,工作伊始就被學校指定為班主任。伴隨著工作邁入第六個年頭,我也將帶出自己的第二屆學生,想想是該寫些什么來紀念一下了。這些年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盧梭說:有些事業是這樣的高尚,以致一個人如果是為了金錢而從事這些事業的話,就不能不說他是不配這些職業的。教師所從事的,就是這樣的職業。
當下總是聽到很多教師在抱怨當教師苦,當教師累等。
我的感覺是,當教師就是要有一種愛。這種愛是一種從心底生發出來的真實的情感。它不是常常掛在嘴上的宏大理想與不著邊際的口號,而是一種你不自覺流露出的情感。你無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的身份,你也無須時時規約你的行為,你無須天天計較自己的收入與得失,你無須為自己的學生幼稚地冒犯自己而惱怒,你不會驀然回首感嘆自己的渺小,你只會不自覺地思考自己的職責,你只會為你的學生的成功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勝過自己的成功。當頭發花白的你默默在大街上享受溫暖的陽光的時候,有人牽著小孩恭敬地向你問好的時候,你會感到無比的幸福。
所有的這些,不是金錢的腐蝕作用能做到的,也不是功利的催化作用能夠獲得的,它需要的是一種教師對教育、對學生的真誠的愛,是一種教師的文化自覺,外界的強加是沒有辦法達到這種文化自覺的。
中考成績出來的那天,班上的小徐同學跑來我的辦公室,一定要我坐好,然后向我深深鞠了一躬,說了聲:“謝謝您,王老師!”還塞給了我一封信,信中寫道,在她初二成績直線下滑,茫然不知所措的時候,是我找她談了話,給了她重新堅持的勇氣和繼續努力的方向,才有了她今天的成功。我誠惶誠恐,真的不知道有一天自己擁有這么大的能量,通過一次交流,一句話語,或是一個動作,就能在學生心中播下對明天希望的種子。
馮友蘭先生說,人生的文化覺解有四種境界:率性而為的自然境界,為利而為的功利境界,為人類而為的道德境界以及歸于宇宙的天地境界。教師的文化覺解應該是第三個境界的道德文化的自覺。
教師的這種道德文化自覺的覺解就是覺醒與參悟或者理解。教師在教學生活中理性成長、自我感悟,通過體驗而覺悟。也就是像海德格爾所說的成為“操勞”著的人——操勞就是對學生的愛的操勞。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