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師偉
【摘 要】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呆滯,影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教育培訓工作的需要,為保障煤礦安全教育與培訓工作的質量與效果,進行教學改革與創新,實施新型的參與式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參與;教學;安全培訓
參與式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能夠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運用視覺、聽覺等多種工具,引導學員進行思考、參與的學習過程。縱觀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師灌輸的大量權威性的事實和結論,課堂上始終處于消極、被動的學習地位,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受到嚴重的束縛和壓抑,主體作用得不到體現,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呆滯,影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教育培訓工作的需要,為保障煤礦安全教育與培訓工作的質量與效果,進行教學改革與創新,實施新型的參與式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一、參與式培訓教學的含義及特點
1.參與式培訓教學的含義,“參與式”教學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起源于英國。最初,“參與式”并不是一種教學法,而是英國的社會學專家在國外進行國際援助性研究的時候,總結出來的一套社會學理論,逐漸形成了自成體系的“參與式”教學法。它是一種合作式或協作式的教學法,這種方法以學習者為中心。充分利用靈活多樣、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鼓勵學習者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成為其中的積極成分,加強教學者與學習者之間以及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反饋,使學習者能深刻地領會和掌握所學知識,并能將這種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
2.參與式培訓教學的特點
⑴開放性; ⑵雙向性;⑶趣味性;⑷操作性;⑸監測評價的及時性 ;⑹創新性。
在參與式培訓中,培訓者應為參與者分享一些經驗和理由提供足夠的機會和空間,如果參與者感到自己是受尊重的,自己的經驗是價值的,那么他們在分享這些經驗時會有一種主人翁的感覺。他們不僅會對自己過去的經驗重新進行評價,整合自己多方面的知識,而且能夠從眾多人那里獲得啟示和靈感,在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識和體驗。
二、“參與式”培訓方法在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在參與式培訓方法中,老師和學員是平等的,學員和學員也是平等的,大家的參與機會是平等的,因此大家在學習過程中自然大膽地闡述自己的見解、經驗和困惑,極大地提高了參訓人員的自信心和參與意識。 這類方法的主要特征是,每個培訓對象積極主動參與培訓活動,從親身參與中獲得知識、技能和正確的行為方式。
(一)培訓前的準備工作
培訓教師首先要進行角色定位,認識到自己所起到的作用僅僅是引導+支持,同時上課前了解培訓學員的文化背景和對培訓的期望,從而確定培訓目標,明確哪些是必須知道的內容,哪些是應該知道的內容,準備好培訓資料,選擇適合學員的培訓方法。
(二)參與式培訓的方法
1.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的目的是樹立參加者的集體觀念和協作意識,讓他們自覺地與他人溝通和協作。小組討論使學員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發揮和實現。安全培訓學員有職業經歷和社會經歷,是帶著豐富實踐經驗的成人;學員是培訓課程活動的主體;他們整個過程不僅僅是學習資源的攝取者,同時也是經驗的攜帶者,是學習資源的貢獻者,是一種可以開發利用的寶貴教學資源。他們能夠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不喜歡照本宣科式的教學。采用小組討論教學,能置教和學于研究探討的氛圍之中,讓來自不同單位的學員聚集在這里,用開放、互動的方式亮出自己的觀點和意見,暢談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同大家一起探討,與學友分享收獲,聽取別人的經驗和體會,互相啟發,互相學習。整個環境十分寬松,學員可以坦誠地將難于解決的問題講出與學友們交流。在研討中思想撞擊、見仁見智、各有啟迪。使學員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發現新東西,創造新方法,解決新問題,從而形成新穎、富有創造性的思維品質。
創造一種有利于學習的寬松氣氛已經成為安全培訓教育教學發展的新需要。在合作過程中,教師對學員的發展負責,學員更好地發揮自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承擔起自己參與活動與自主自覺學習的責任,有助于避免學員在求學過程中出現應付差事的被動學習和厭學情緒,從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實現“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在安全培訓中采用研討式教學,培訓教師和學員之間平等對話、互動交流,通過參與、合作、分享、體驗,使參與培訓的學員獲得并建立新的安全知識,形成新的理念,產生愉悅自信的體驗。充分體現安全培訓“以人為本,創新培訓”的新理念。
2.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針對某個特定的問題,向參加者展示真實性背景,提供大量背景材料,由參加者依據背景材料來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培養參加者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針對學員文化水平不一,掌握知識參差不齊,對于枯燥的理論教學,既不感興趣,也缺乏理解能力的實際情況,可以采取案例教學法,把我們身邊發生過的生產安全典型事故進行分類整理,對各種事故發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防范,發生事故后如何處理等,對學員進行針對性強的安全知識培訓。
眾所周知,從以往發生的各種類事故教訓來看,職工安全技術素質低、自我保護意識差、“三違”現象久禁不絕是發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每一起生產安全事故案例大都是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教訓。所以在職工安全培訓中,要充分利用一些典型案例進行講解,既可以消除學員對學習安全知識理論的畏難情緒,又可以盡快使其從單純工作角色進入學習型角色,把已有的對安全知識模糊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提高礦工安全生產的自覺性。特別是在一線工人的培訓班上采用案例法,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引用案例時,應注意實用性,可操作性,發動學員一起積極主動參與,對案例進行分析,給其診斷,找出病因,結合到所學的理論,再結合單位安全現狀做出正確分析。案例內容不單單是安全方面的,也可是一則發人深思的故事,只要能使人受到安全啟發的,能通過案例進一步深刻掌握所學的安全理論知識,使理論不晦澀難懂,能引用到實際安全操作當中的,都可采用。
3.角色扮演。
采用這種方法,參加者身處模擬的日常工作環境之中,按照他在實際工作中應有的權責來擔當與其實際工作類似的角色,模擬性地處理工作事務。通過這種方法,參加者能較快熟悉自己的工作環境,了解自己的工作業務,掌握必需的工作技能,盡快適應實際工作的要求。角色扮演的關鍵問題是排除參加者的心理障礙,讓參加者意識到角色扮演的重要意義,減輕其心理壓力。
4.模擬訓練法。
這種方法與角色扮演類似,但不完全相同。模擬訓練法更側重于對操作技能和反應敏捷的培訓,它把參加者置于模擬的現實工作環境中,讓參加者反復操作裝置,解決實際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為進入實際工作崗位打下基礎。這種方法運用于煤礦各工種工人的訓練。
5.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法是相互啟迪思想、激發創造性思維的有效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參加者的創造能力,提供解決問題的更多更佳的方案。
運用頭腦風暴法只規定一個主題,明確要解決的問題。把參加者組織在一起無拘無束地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或方案,組織者和參加者都不能評議他人的建議和方案。事后再收集各參加者的意見,交給全體參加者。然后排除重復的、明顯不合理的方案,重新表達內容含糊的方案。組織全體參加者對各可行方案逐一評價,選出最優方案。頭腦風暴法的關鍵是要排除思維障礙,消除心理壓力,讓參加者輕松自由、各抒己見。
煤礦安全教育與培訓工作是一個系統的工程,貫徹“以人為本”,提高人的安全素質是該項工作的重要核心。只有通過加強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才能提高人們遵章守紀的自覺性和自我安全保護意識,增強安全素質。而職工安全意識的樹立、安全技能的提高,其主要渠道是通過培訓教育來實現,參與式教學更符合人們學習的規律,便于教師與學員交流互動,使學員更易于接受知識,更易于消化吸收。和傳統教學法相比,更有利于培養出有獨立思考能力、有創新精神、有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人才,更適合成人教育培訓工作的需要。總而言之,參與式培訓是在培訓過程中,幫助參與者更好地成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