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霞(蓋州市遼劇團 遼寧 蓋州 115200)
?
淺談遼劇武戲《三戰張月娥》之我飾演張月娥的切身體會與感悟
朱曉霞
(蓋州市遼劇團 遼寧 蓋州 115200)
【摘 要】目前我國戲劇已退至多元化文化娛樂主流的邊緣地位,甚至很多劇作只能成為紙上戲劇,在這種情況下,戲劇被大眾逐漸遺忘,甚至拋棄也是情理之中無可奈何之 事.現實主義對遼寧戲劇的發展態勢的影響是深遠而巨大的,它不僅決定了遼寧戲劇的發展方向,還深深影響了幾代人的價值觀念和審美趣味。
【關鍵詞】遼寧戲劇;創作手法;發展;思考
我作為一名遼劇的武旦演員,自入校到參加工作至今,已經二十幾個春秋,多年來在舞臺上成功的塑造了許多角色。從排練到演出,因為每一次的出場都是一次不同的表演體會,也終將成為歷史,所以要在每次的演出當中都要有不同的表演感受和深入刻畫角色的內心世界的領悟。在這里,我只就我本人在遼劇武戲《三戰張月娥》一劇中飾演張月娥這一人物,來談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三戰張月娥》是改編于京劇《紅桃山》的一部遼劇武旦劇目。所以,我飾演的張月娥必須要區別于京劇的張月娥,這也是我始終堅持的信念。雖然是地方劇種,遼劇的唱、念、做、打,也毫不遜色于其他劇種。從一招一式的標準,到各種技巧的難度,我都力求做到精、穩、準。如:我在劇中的大靠起霸,翻身大臥魚,翻身大屁股坐,等技巧動作要做到精益求精,要表現出張月娥占山為王,逍遙自在的人物性格;槍花的設計溶入了京劇武生的槍花技巧。比如:右手扔槍在空中旋轉360度后,用左手接槍,轉身耍槍花,再扔槍轉身接槍,接探海轉身接朝天蹬。這一系列高難技巧動作要求的是穩而不怠,彰顯出張月娥在沙場上女中豪杰的大將風范。在與林沖開打的部分,應該是張月娥內心世界最為復雜的時候。丈夫被其挑落馬下,死于非命,可以說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在這種背景下,我飾演的張月娥把她畢生的武藝和把對林沖的仇恨都應該拿捏的非常準確,使得這一場不光是只有單調的打斗場面。在與林沖的對白當中加入了地方語言,開打當中加入了皮影的動作特色,此舉更能體現出遼劇的風格所在。在大靠刀花中加入了涮腰背花,接跳矮翻身,接掏翎亮相。這一技巧動作要求的是前后接刀的準確度和速度,矮翻身的質度和亮相的穩健度。這一場將張月娥的武藝高強,目中無人和野蠻無情展現的淋漓盡致。
劇中把林沖、關勝、花榮分別打敗之后,三位將領定計與張月娥展開車輪戰術。在換成短打裝束之后的張月娥,更顯得是精神抖擻。給人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盛氣凌人的視覺感受。特別是結尾的短打出手,舞臺上出手槍上下翻飛,空中始終保持有槍在飛舞。更好的體現出了張月娥的臨危不亂,以一敵百的戰斗場面。最終,張月娥因體力不支被梁山將領擒獲。
《三戰張月娥》填補了遼劇歷史上的武戲空白,奠定了遼劇在地方劇種之中的堅實基礎。
1995年在遼寧省第三屆文化藝術節上,評委組為我特設一個優秀表演獎。已故老藝術家李默然先生,在遼寧日報上為我發表了一篇署名文章。
1996年赴京為中央領導做匯報演出,受到了表演藝術家梅葆玖,劉秀榮兩位藝術家的接見和贊揚,同年參加中央電視臺戲曲晚會《春來了》。
2010年隨團代表遼寧赴上海世博會參演,受到國內外友人的一致好評。
2015年參加“菊苑流芳”首屆遼、吉、黑、蒙四省區地方戲優秀劇目展演,榮獲優秀表演獎。
在這些榮譽的背后,我深知戲曲演員,特別是一個遼劇武旦演員所背負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通過這些年舞臺上的摸爬滾打和演出的經驗積累,我領悟到一名好演員一定要把所扮演角色的性格和特征,用外部的形體動作和表演方式準確的展現出來。這樣才能使一出戲更具可看性和觀賞性。
當今的戲曲舞臺上名家、名角不斷地涌現,我要虛心的向他們學習。取眾家之所長,創遼劇之特色,不斷提高遼劇武戲的藝術質量,使遼劇在藝術的百花園中絢麗綻放,耀眼奪目。
朱曉霞(1981-),女,遼寧省蓋州市人,國家三級演員,蓋州市政協委員,工作單位:蓋州市遼劇團,研究方向:遼劇武戲。
作者簡介: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2-00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