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燕
摘 要:創建高效課堂,就是要提高教學有效性,充分發揮單位時間內歷史的教育功能,使學生增強歷史意識,汲取歷史智慧,增強歷史洞察力和歷史使命感。
關鍵詞:高中歷史;高效課堂;創建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235-01
歷史是一門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闡釋人類歷史發展進程和規律,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門基礎學科。在大力倡導高效課堂創建的今天,我們如何提高其教學有效性,就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項緊迫而重要的實踐課題,如何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充分受到歷史影響,增強歷史意識,汲取歷史智慧,增強歷史洞察力和歷史使命感,就是我們創建高效課堂應該思量的問題。但在以宣講著稱的傳統歷史教學中,高耗低效的癥狀讓我們不愿回顧。在借課改的東風,我們必須大力創建多樣化、開放式的高效課堂,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在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同時,培養學生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發展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一、注重學生參與興趣培養
培養學生參與興趣是激發學生主體性的前提,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頭等大事。課堂是教師、學生和教材的三維對話,學生是知識內化與建構的主人,如果沒有學的有效性是無法談教的有效性的。因此,我們必須想方設法培養學生的參與興趣,這是啟動以學彰教的前提。正如贊科夫所說:“不管你花費多少力氣給學生解釋掌握知識的意義,如果教學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求,那么這些解釋仍然落空?!币虼?,我們要提高教學有效性,就必須做到課伊始,趣已激,而且課堂趣味叢生,讓學生自始至終都能滿腔興致。當然,激發學生參與興趣的方法很多,直觀教學、多媒體教學、情境教學等都是良好的激趣策略。但這些策略都是外在策略,與學科并不密切關系,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納曾告訴我們:“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币虼?,我們可用歷史學科自身特征來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特別是歷史來源于生活的生活性特征和引導學生運用歷史思維分析社會問題兩種方法,是非常有激趣作用的。學生能從中感受到歷史知識的實用性,以及運用其解決現實問題的趣味性。
二、運用多種作用教學課堂
方法決定效果。良好的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保障。傳統“一講到底”的教學模式我們已沒有必要再去探討其效果了,在大力倡導新課改。創建高效課堂的今天,歷史也要作為重要載體進入其中。雖然講解式教學亦步亦趨,通過時間累積也能達到一定效果,但新課改“不追求平平淡淡的完美,而追求有突破性的遺憾”的理念告訴我們必須有創新,必須有多種方法靈活運用于其中,讓學生在豐富的教的方式中感到新穎有趣,增強學習主動性。實踐中,我們可“雜耍”,多種方法作用于中。
1、采取直觀化教學。充分發揮直觀教具的功能,利用掛圖、錄音、錄像、多媒體等手段,不僅能創設知識與氛圍雙重的情境,還能催發學生好奇心,使其主動參與。他們都是創建高效課堂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特別是網絡下的多媒體教學,既能豐富知識呈現方式,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又能豐富課堂容量,降低教學難度,在高效創建中發揮著傳統教學不可替代的優勢作用。
2、注重學科知識聯系。加強學科知識的橫向聯系,橫向遷移,不僅使知識得到了拓展,還能讓學生感受到知識在融會貫通的積極意義。如講一戰二戰影響,講到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和平民主思想深入人心時,我們就可聯系語文課中《蒲公英》一課,講辛亥革命失敗時聯系魯迅的文章《藥》,以此來引起學生共鳴,感受到知識的縱橫聯系。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興趣,還豐富了教學方法,靈活了教學手段,讓學生感受到歷史課堂的趣味叢生。
3、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改倡導的一種教的理念、一種學的方法。實施這種模式開展教學,我們教師要在合理建構小組、落實小組成員任務的基礎上創建合作平臺,設置合作學習主題,并營造出良好的合作環境和誘思氛圍,讓學生圍繞任務在分工、合作中經歷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最后在交流中達成共識,共享學習成果。這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主體性,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還能為高效課堂創建,特別是打破歷史教學習慣的灌輸式有良好效果。
三、引導學生反復閱讀教材
閱讀,不僅能讓學生初步感知內容,為進一步深刻理解建構打下基礎,也能為學生參與課堂討論、交流奠定知識基礎。傳統歷史教學,很少有教師專門安排上課時間讓學生閱讀教材的,擔心學生費時無效。實際不然,讓學生閱讀,不僅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需要,也是課堂教學的需要。但學生怎樣閱讀,教師是需要為授予讀書方法的。實踐中,具體方法是出示閱讀提綱、找閱讀內容的重點句、詞,設計一些提高能力的問題。如出示閱讀提綱應是本節或本段的重點內容。找閱讀內容的重點可告訴學生規律,如一段話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這一段的主要內容的概括,例如二戰影響,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點句,它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內容,另外閱讀時要理解重點詞的含義,如蘇聯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高度集中”是重點詞,應理解,否則無法理解蘇聯解體的原因。除了這些還要引導學生自己去概括一段話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用自己的話說,首先要引導學生弄清文中的內容講的是什么,然后自己組織語言表達。
當然,創建歷史教學高效課堂的方法很多,我們不可能一一闡述。在眾多方法途徑中,我們唯有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學情實際,才能選擇到更好的、更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傊囵B學生歷史素養,使其汲取歷史智慧,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是我們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最終追求。
參考文獻:
[1] 于紅梅,構建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具體策略[J].學周刊,2013年
[2] 沙 娟,構建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策略探討[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年
[3] 周 梅,淺議高中歷史教學高效課堂建設的策略[J].新課程(上),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