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紅英
摘 要:小學一年級是孩子由幼兒園進入小階段學習的關鍵轉折點。由于幼兒園與小學階段教育形式的不同、教育教學任務的差別,再加上孩子年齡小,對一些事物和現象的認識還很不清晰,所以一年級小學生學習心理的形成顯得尤為重要。良好的學習心理是小學學習階段學習任務圓滿完成的良好開端,也會為以后初高中階段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習心理的培養是滲透在教師一點一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的。
關鍵詞:約束;習慣;態度;氛圍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362-01
孩子由幼兒園進入小學學習,是兒童生活中發生的一個很重要的轉變,也是小學階段學習心理形成的關鍵階段。這個轉變因為年齡、環境上的原因,生活經歷、知識經驗和思維方法的不同,所以他們在學習中表現出一些與其他年齡段不同的特點。因此要想提高教學的質量,就要把握一年級孩子的學習心理特征。
一、讓孩子學會自我約束。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事無大小,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凡事給學生定個規矩。這里的“規矩”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嚴格管理,而是凡事給學生一個準則,一個是與非的判斷,一個好于差的評價。因為一年級的孩子好多事他們并沒有是非觀念,好與壞也不是分得很清。在這種情況下“規矩”是他們的“導航標”。當然這些規矩并不是教師主觀臆斷的直接給出,而是通過相關的小故事、班會主題、身邊的真實場景等豐富多彩的形式,讓孩子們在親身體驗、用心感受下的發自內心感慨的共同約定。因為這些約定都是大家伙自己定的,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執行起來當然也會水到渠成。這樣很大程度上就增強了孩子的自制力。
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要善于給學生樹立榜樣,用學習習慣好的孩子的做法去指導其他的孩子。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樣孩子的自制力就又有機的調動起來了,再加上教師的要求服從,一次次堅持重復地去做到,再壞的習慣也可以糾正過來。
二、讓孩子同惰性作斗爭。
一年級的孩子惰性是很大的,惰性的消除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老師幫助的。俗話說“嚴師出高徒”,當然這個”嚴”既有慈祥的母愛,又包含嚴厲的父愛。這個“嚴”是帶有人情味的,是建立在愛和信任的基礎上的。孩子雖小,可他們對親情的感覺卻是很靈敏的。俗話說“ 親其師,信其道”,心理學研究表明,良好的師生關系會創造心理上的“共鳴”,產生“移情”作用,使學生由喜愛老師轉而喜歡老師所授的課程。心理學家羅杰斯就提出用移情來引領剛入學兒童步入知識的殿堂。在愛的感召下孩子會越來越喜歡你,當然也會越來越聽話,在愛的氛圍和嚴的熏陶下惰性就會慢慢消失。
孩子惰性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又與其生活習慣有關。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有較好的生活條件,再加上父母的寵愛,尤其是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孩子,長期的溺愛讓孩子在生活中形成很大的惰性。生活中的惰性就直接導致了學習上的惰性,因此為了改變孩子還要取得家長的幫助,家庭和學校有機的結合起來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果一年級不注意糾正孩子的惰性,任其發展,將來就會成為孩子學習的大敵。
三、讓孩子端正學習態度。
學習態度是指學習者對學習較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為傾向或內部反應的準備狀態。學習態度有端正和不端正之分,比如學習認真、扎實,勤奮好學,刻苦努力,上課精力集中、認真聽講,努力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課后按時完成作業、力求正確無誤,在各門課程的學習上一絲不茍、求真務實,力求全面發展等,就是學習態度端正的表現。相反,不求進取,及格就行,學習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及家長和教師的檢查,作業不認真,在學習上怕苦怕累,貪玩,不愿學習,借故請假、曠課甚至逃學等,都是學習態度不端正的表現。學習態度端正與否,是影響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基于以上分析,教師要隨時隨地幫助孩子端正學習態度。要小處見大,不放過任何一個小的細節。
四、讓孩子在學習中時時保持快樂。
有位教育家曾經說過:“孩子在愉悅心情下的記憶及思維都會處在最佳狀態,常常會有些奇思妙想;而在煩躁的情緒下,再簡單的內容也可能聽不進去。”因此,孩子的情緒也是很值得我們關注和分析的。要想使孩子有一個快樂的心情,教師首先要用微笑和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學生。教師的陽光、活力、快樂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感染甚至改變他們的。
心理學認為學習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心理活動,而興趣是學習的直接動力。興趣能激發人的求知欲望,使整個認識活動積極化,喚起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觀察變得敏銳,想象變得豐富,思維變得活躍,情緒變得高漲,使學習活動有生氣、有成效。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教學中無論是情景的創設,教學語言的組織,教學方法的運用等,都要時刻注意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愛動、好玩。讓他們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新鮮感是很重要的
綜上分析,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不要輕易的指責孩子,不要去破壞孩子快樂的心情。我們應該最大限度的給孩子自信,讓他們品嘗成功的樂趣。我們還要盡可能的把豐富多彩的生活呈現給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讓這些快樂的天使在知識的樂園無限暢游。
參考文獻:
[1] 人民教育出版社師范教材中心組編.心理學.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2] 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