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摘 要:我們發現,許多學生都把習作視為一種學習負擔,這也是好多語文教師教學的難點。但經過本人的一些嘗試和努力,總結了一些指導學生習作的技巧,主要體現在閱讀教學中培養說寫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觀察能力,在課外閱讀中積累素材等,只有注重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學生的習作水平就會提高。
關鍵詞:習作能力;有效途徑;挖掘素材;培養激情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364-01
學生能夠寫出情文并茂的作文是語文閱讀教學成功的標志,因為語文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我們知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作文成了棘手的大問題,主要原因是學生對作文不敢興趣,頭腦里缺少或者說沒有寫作材料,可謂“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這種情況下,學生往往是胡亂拼湊,或者從《優秀作文選》中生搬硬套,甚至一字不漏地全篇照抄。這就需要教者不斷探索一些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經驗和方法,在學生作文活動中幫助解決寫作材料問題,多種途徑激發學生習作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習作水平。
一、圍繞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習作能力
小學語文教材中,文質兼美的課文是例子,精彩傳神的語段是例子,恰當巧妙的寫法也是例子。其內容、情感、謀篇布局都具有創造性、示范性,我們要引導學生去用、會用。教師在課堂上講解課文內容和寫作方法應當和學生的寫作實踐結合起來。如《老人與海鷗》一課教學老人喂養海鷗一段時,引導抓住老人“放、退、撮嘴呼喚、邊走邊放”一些列動詞,體會老人喂的精心、嫻熟。課文《頤和園》描寫昆明湖上的游船時用了一個“滑”字,教師可引導學生與“劃”字進行比較,體會游船像滑冰那樣“滑”過湖面,讓人感受到昆明湖多么廣闊、平靜、優美,從而認識到這個“滑”字用的多么巧妙,意味無窮。課文中運用比喻、夸張、對比、擬人等手法,使文章語句色彩鮮麗、感情充沛,學生印象深刻。教師要幫助學生研習語言表達效果,感知文體特征,探究文章的表達方式,每篇課文講授完后要安排學生課堂作文訓練時間,進行口頭或者書面作文訓練,這樣勤學多練便能寫出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好文章來。
二、挖掘生活素材,寫出自己熟悉事物
小學生常見的寫作文體是記敘文,大多寫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這一作文訓練的關鍵在于啟發學生觀察生活,反映生活,調動自我情感神經,敘述“我”親身經歷的事物,描寫“我”所喜愛的景物,抒發“我”最想抒發的感情,最大限度的讓學生說“我”愛說的話,議論“我”認定的道理。這種訓練也應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先易后難,先片段后篇章,先具體后抽象。如片段訓練寫人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活動,寫事也可以進行片段訓練。整篇文章要對自己熟悉事物的情節描寫要有起有伏,巧設懸念,才能引人入勝,得到“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境地。在寫“我”熟悉的生活,還應進行系列化的訓練。如寫《我的親人系列》、《我的同學系列》、《我的家鄉系列》等,學生得心應手地寫好“我”的作文以后,延伸到別的主題的作文也就不是難事了。
三、指導課外閱讀,廣泛積累寫作材料
“博覽群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等名言名句是前人多讀書寫好文章的經驗之談。學生作文下筆“言之無物”不會寫作究其原因就是書讀的少,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閱讀,除以上談的課內閱讀,更重要的事課外閱讀,以課外閱讀的功夫提高寫作水平。作為閱讀指導者的教師,應幫助學生做好選材工作,根據現代學生的心理特點,盡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選擇構思新穎、視角獨特,既富有新鮮知識、又能怡神悅志的材料。通過材料本身的吸引,激發學生自覺地對材料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研讀、體味和欣賞,從而得到知識的滋養、藝術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如讀《作文天地》、《優秀作文選》、《讀出好作文》等適合學生實際的報刊雜志,還要閱讀文學類作品、科普類讀物、名人傳記等,這些都是學生積累寫作材料學習寫作方法的源泉。學生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外閱讀中去才會進入到寫作的自由王國,領悟到寫作技巧,下筆作文就會文思敏捷,水到渠成。
四、開辟閱讀渠道,激發學生創作激情
為了達到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目的,我們可以開辟班級圖書角、利用班級創手抄報、利用圖書館資源、利用現代媒介資源等,增強學生練筆的機會,激發學生創作的強烈愿望。
教室是學生學習活動最多的地方,在教室中設立圖書角,可以為學生閱讀提供更多的機會。班與班、年級與年級之間還可以開展圖書漂流活動,以達到互動共讀的目的。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相互借閱,資源共享,同時可以發表各自的閱讀體會,促進交流,提高閱讀興趣。班級手抄報要有全面性和針對性,許多作文可以找到好的方面,有的用詞恰當,有的句子寫得生動,有的語段富有哲理,老師要對這些好的方面適當表揚。
在報刊上介紹一些學生摘抄的好詞好句、名言警句,使全體學生特別是作文差的,心理上得到平衡,不喪失學習信心。在手抄報上發表學生佳作,鼓勵學生寫自己想說的話和想做的事。對于優秀作文還要向報刊雜志上推薦發表,樹立榜樣,一以點帶面,使班上形成多讀書、寫好文章的良好風氣。此外,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電影、電視、網絡等多種媒體,擴大閱讀空間,增強對各種信息的認知、取舍、質疑等能力,以提高學生閱讀成效和寫作水平。
注重學生傾吐生活的積累,觸發學生情感的神經,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是作文教學高度有效地方法,遵循這一原則,就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