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太湖學院 葉超
獨立學院參與創業創新方式探討①
無錫太湖學院 葉超
本文對獨立學院開展創業創新進行研究,分析了獨立學院開展創業創新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進行創業創新的方式。希望獨立學院能夠抓住歷史機遇,積極培育高校產業,通過創辦產業和投資教育相互促進,從而推動民辦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創業創新 獨立學院 教育產業
2015年以來,在國家大力號召和政策支持下,我國掀起了一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無數創客通過創業創新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背景下,獨立學院應該有所作為,發揮民辦高校機制體制靈活的優勢,積極開展創業創新活動,在雙創大潮中培育高校產業,以推動民辦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1)創業創新有助于增加學校經濟實力,加大教育投資。眾所周知,高校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獨立學院因為其民辦性質缺乏政府撥款,因為辦學時間短、社會知名度不高很難獲得社會捐贈,所以絕大多數學校辦學資金只能依靠有限的學費。通過創業創新開辦產業投資,以產業收益促進教育發展,有助于打破辦學資金壓力,是促進獨立學院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
(2)創業創新有助于利用學校教育成果,發揮集體創業優勢。很多獨立學院都以培養“實踐應用型人才”為學校定位,在辦學上強調實踐能力培養,這正是創業創新所需要的素質。此外,很多高校提倡綜合化辦學,商科、理科、工科等一應俱全,專業設置符合社會需求,學校聚集了不同專業的人才,只要有效組織,很容易發揮集體優勢。與社會人才創業相比,學校集體創業基礎更好,平臺更優,更容易成功。
(3)創業創新有助于發揮教師積極性,開拓教師發展新渠道。目前很多獨立學院依然按照傳統思維辦學,教師發展也只有拼項目、搞科研、發論文、評職稱一條渠道可走。但是民辦高校由于其自身基礎薄弱,很難獲得和公辦高校公平競爭的機會,對教師而言,既不公平也難以獲得個人發展。創業創新則為教師發展開拓了一條新的渠道,通過市場實踐,優秀教師可以脫穎而出,隨著創業成功、企業發展,逐漸成為企業高管、股東、合伙人等,成為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另一條途徑。
(4)創業創新有助于學生教育,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學校通過創業創新形成高校產業,可以成為學生的實習基地,教師通過教學和實踐的輪換,教學能夠貼近社會實踐。這樣的培養方式和傳統相比,更加適合應用型、實踐型人才的培養,也就能夠培養出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
總之,獨立學院應該抓住歷史機遇,積極參與創業創新,培養高校產業,讓資本和教育相互促進,這對學校發展、教師成長、學生教育來說都是有益的。
(1)獨立學院需要做好創業創新的基礎工作。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說:“創新不單是技術創新,更包括體制機制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創新發展的巨大潛能仍然蘊藏在制度變革之中。”獨立學院積極從事創業創新,首先要轉變觀念,獨立學院是應用型高校,大力提倡雙創不會降低教學質量,相反,只要組織管理得當,創業和教學可以相輔相成,可以相互促進。其次要做好制度設計,要有相關的制度保障,在教學和產業之間取得平衡,通過制度協調,既能夠保證教師認真教學,也能夠調動教師參與創業的積極性。最后要做好創業服務工作,針對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積極給予幫助,以提高校辦產業和教師創業的成功率。
(2)獨立學院可以成立學院發展公司和創業投資平臺。前者作為學校集體創業的產業,后者成為鼓勵教師、學生甚至社會創業的平臺。兩種產業模式都可以采用現代公司制三權分立的做法,董事會由獨立學院董事會兼任,監事會由學院指派并結合社會獨立監事構成,經理層由董事會聘任。除少數專職人員以外,更多的由學院教師兼職,并設計輪換制度,既能減少創業成本,又能鍛煉教師隊伍,培養更多的“雙師型”教師。創業項目既可以選擇校內科研成果開發,也可以與社會合作,變傳統“校—企合作”為“學校—發展公司—企業”三方合作,積極扶持學院發展公司開拓校外市場,實現社會化發展。
(3)獨立學院應該鼓勵教師自行創業。在學校集體創業的同時,也鼓勵教師自行創業。要在政策上給予扶持,對完成學校教學工作量的同時兼職創業的教師,不影響其職稱評定,不影響其教學收入。在不影響教學效果的前提下,可以采用集中授課、晚間授課等靈活方式,對不承擔教學任務專職創業的教師,愿意掛靠學校創業平臺并讓予一定股份的,學校可以承擔其基本工資,提供辦公場地、辦公設備等,支持其創業。對個人自行創業的,可以采取停薪留職的方式,約定兩年左右的期限,解決教師創業后顧之憂。在學校網站上,及時提供各專業科研成果,積極提倡“校內眾籌”的方式將科研成果商業化推廣。
(4)獨立學院可以運用PPP模式進行基礎建設和公共服務。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簡稱公私合營,原指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為了合作建設基礎設施項目,或是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和服務,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通過簽署合同來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確保合作的順利完成,最終使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這種模式也可以用于學校的基礎建設,比如宿舍、食堂、浴室、超市等;或者公共服務體系,比如培訓、考證、綠化、保潔等。學校通過特許經營權方式將相關職責外包給創業主體,學校與創業主體建立起“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全程合作”的共同體關系,學校減輕財政負擔,實現后勤社會化,創業主體減小投資風險,獲得穩定市場,PPP方式可以成為校企共贏的新型創業模式。
(5)獨立學院應該充分利用政府支持政策。我國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在“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里創新位于第一位,國家多次強調雙創的重要意義。為此,2015年9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總規模為600億元的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1],發改委等部委出臺了《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若干意見》、《關于實施創新企業百強工程的指導意見》等政策,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獨立學院要充分利用政府支持,可以加強與本地科技局、創業指導中心、創業園等政府機構的合作。重點加強創業基地共建、創業政策扶持、創業基金資助、創業培訓講座、輿論宣傳等方面的合作。使得創業立足地方,并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隨著2015年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鼓勵創新的政策體系不斷完善,新技術持續推進、新產品示范推廣,一批創新活躍的高技術企業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明顯增強。同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情高漲,草根和精英、各種類型企業全面參與“雙創”格局逐步形成,“互聯網+”等共享平臺凝聚眾智、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匯聚眾力,創業創新將成為一種新的價值導向和生產生活方式。在這樣的歷史機遇前,獨立學院應該發揮其應用型辦學的優勢,積極參與創業,服務市場經濟,以教育促進產業,以產業反哺教育,走出一條獨立學院辦學的新途徑。
[1] 陳瑜.用市場化方式引導創業創新[N].科技日報,2015-12-24.
[2] 劉世昕.創業創新已成為2015年的一種生活方式[N].中國青年報,2016-1-12.
[3] 張曉強,徐占忱.關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論思考[N].人民日報,2015-11-13.
[4] 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教育部令第26號)[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8-4-1.
F069
A
2096-0298(2016)09(b)-179-02
①本文是無錫太湖學院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于PPP模式的高校市場化改革發展研究”(15WUSS012)成果。
葉超(1977-),男,江蘇淮安人,無錫太湖學院商學院講師,經濟師,碩士,主要從事教育研究及企業經營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