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衛生職業學院 彭麗紅
芻議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發展的實施策略
廊坊衛生職業學院 彭麗紅
京津冀的協同發展是國家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而職業教育協同發展則是區域協同發展在教育領域內的重要體現。京津冀三地的職教發展可以有力地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為其提供充足的人才資源,因此,做好京津冀三地的職教協同發展意義重大。
京津冀協同發展 職業教育 實施策略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各區域之間的經濟交流與合作也在不斷加強。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促進區域經濟的整體發展,國家制定了一系列區域發展的戰略,為京津冀的協同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1.1行政壁壘嚴重
因歷史原因,京津冀地區的發展受到較多的行政壁壘、行政因素的影響,使得當前區域內的高職教育各自發展,缺乏交流和溝通,教育資源沒有得到共享和充分的利用。這些因素使得京津冀區域的高職教育合作很難高效展開。一些相關的管理人員缺乏大局發展觀念,無論是在人才的培養,還是在培養的規格上都不能滿足京津冀區域經濟等整體發展的需要,從而難以跟上區域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的步伐。這就造成了這樣一個局面,區域內的職教沒有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反而都處于各自發展、相互分割的局面。
1.2缺乏健全的協調激勵機制
京津冀三地在高職教育方面均有著各自的優點和特色。就北京市而言,其擁有著充足、優質的教育資源;就天津市而言,其高職院校的發展最具特色;就河北省而言,其擁有三地中最豐富的學生資源。若三者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合作共贏,三地的高職教育必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但這尚處于理論階段。從目前來看,三地尚處于各自發展、追求各自利益的階段,還存在部分的利益沖突,合作并不能和諧、高效的展開。加上地方本位思想的影響,京津冀三地的教育資源沒有得到很好的流通、共享,從而發揮資源的優化配置,三地的教育資源仍處于較為封閉、自給自足的狀態。北京市、天津市的教育資源相當的優質,但并未輻射帶動河北省的教育資源完善,使得資源沒有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對此京津兩地應建立健全相關的協調和共享機制,全面實現教育資源向河北省的流通和共享。
1.3缺乏健全的管理合作機制
京津冀的高職辦學呈現著一定的特點,如辦學主體多元化、高職教育合作的主體多元化等。但卻缺乏一個健全的管理、合作機制來規范各個主體之間的高職教育合作活動,使得高職教育的發展更加規范,合作主體之間更加和諧[1]。
2.1發揮政府作用,建立統籌協調機制
政府在京津冀的職教協同發展中起著一個政策導向的作用,對其發展有重要的引導作用。三地在職教的發展過程中應樹立全局發展的意識,敢于打破陳舊的行政壁壘,淡化地方行政區域思想,以全新的、開放的、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區域職教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得區域內的教育資源實現利用的最大化與最優化。建立健全相應的統籌協調機制,加強區域間的交流和溝通,制定相應的、科學的區域高職發展的戰略方針等,明確三地在區域高職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所要承擔的責任,做好區域職教協同發展的規劃。
2.2開辟綠色行政通道,促進辦學主體的多元化
職教應考慮區域的整體發展,這就需要打破區域各政府各自為政的僵局。三地應展開有效的職教溝通與合作,使得職教資源在區域內得到有效的流通和利用,以實現區域資源的共享,達到優勢互補的目的。要轉變落后的地方保護主義觀念,打破區域間的行政壁壘,把區域的職教發展視為一體,用全局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區域職教發展。實現區域職教發展的協調化是一個長期的、艱難的過程,需要多方的共同協作,如政府機關、教育機構、辦學主體等,只有多方共同努力,京津冀職教的協同發展才能更加高速、有效的進行[2]。
2.3加強政策引導,促進區域合作
政府的引導可以為區域職教的發展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持,使得區域職教的協同發展得到有效的引導、規范。當前缺乏配套的政策來支持京津冀職教的協同發展,這也就制約了其發展,依照先進的一體化經驗我們不難發現,應完善相關的教育政策,加強對其發展的引導與支持。在具體的政策和經費方面,三地政府應制定激勵措施等,鼓勵社會上的企業等其他辦學主體積極展開職教的區域間合作。
2.4統一合作理念,明確合作目的
京津冀三地是利益和發展的共同體,相關領導人員要統一合作理念,以更加科學、全民的眼光來制定相應的發展規劃,以三地教育的均衡發展、人力和資源的開發利用為目的,實現三地長遠的共同發展。北京市對于勞動力的需求較為旺盛,應充分發揮這一優勢,促進津冀兩地的人力擴散和利用率的最大化;而河北省人口較多,應主動接受京津兩地教育資源的轉移;天津則應從自身的發展需要出發,加強與區域內的合作。如此,既能保證先進的教育理念,吸收先進的教育資源,又能使得人才得到充分的利用,從而有效的促進區域職教的協同化。
2.5合理布局,實現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
要充分定位和發揮三地的優勢,擴大京津二地職教發展的空間,增加河北省的教育資源,實現優勢互補。河北省有著較大的發展潛力和發展空間,可以為京津二地的職教建設提供空間支持。為此,河北省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主動調整和制定相關的政策,以全新的姿態迎接京津兩市的優質教育資源,給京津的職教發展提供足夠大的空間,實現教育資源在三地的合理配置,以促進三地職教的共同發展[3]。此外,三地還要充分、客觀地認識到自身的優勢與缺陷,制定出與自身發展相適應的職教發展規劃,為三地教師資源的優勢互補提供參考依據。京津冀還應做好統籌規劃,掃清相關障礙,建立健全就業、人事等制度,及時進行創新和改革,來適應區域職教發展中教育資源流通與共享的需要。最后,對于職校的宏觀管理也不容忽視,要保障高職院校辦學的自主權以及多元化辦學主體,建立一套國家統籌的與社會發展需要相適應的高職教育管理體制。
2.6建立健全相應的保障機制
目前,京津冀的職教發展制度尚未健全,三地的職教合作與發展缺乏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組織支持。因三地的發展存在一定的歷史差異性,三地所追求的經濟利益也有所差距,關于職教的法律法規也不盡相同,難以適應京津冀職教發展協同化的需求。所以三地政府間應加強合作與交流,平等協商,做到求同存異,制定出與京津冀職教協同發展相適應的法律法規。明確相關區域間的合作機制,摒棄本位主義,以整體的利益作為出發點,展開相應的協同發展事宜。此外,建立健全相應的激勵機制,對于跨區域的職教發展給予一定的獎勵和鼓勵,充分激發企業、學校等社會各方參與區域合作的興趣,使得各多的力量投入到區域職教協同發展的隊伍中去。對于參與職教合作的各方的權利、義務應進行明確規定,使權利得到保障、義務得以踐行。此外可以借鑒他人先進經驗,如成立職教委,對區域職教協同發展進行規劃、監督、評估等,使得其發展更加的科學合理、可持續。
京津冀職教協同發展對京津冀區域的整體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可以為三地的發展提供強勁的人才支持。但這并不是一件易事,這需要政府、社會主體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要以全面的發展眼光看待其發展過程,方能為區域內的受教育者創造一個和諧的高職教育環境。
[1] 杜建書,慕欣茹.京津冀協同視閾下河北職業教育發展策略研究[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3).
[2] 高兵.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的現代化路徑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22).
[3] 張有山.京津冀高等職業教育協同發展研究[J].時代教育,2016 (08).
F207
A
2096-0298(2016)07(a)-1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