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麗麗
財會部門內部職責劃分及其人員配備合理化的研究
尹麗麗
財務部門職責包括了會計核算、預算與決算、資金資產管理等重要內容。會計核算涵蓋制單與審核,是財務部門決策和分析的基礎,要求兩人及以上的崗位設置以降低失誤率。預算和決算能輔助企業和單位做好整個會計期間的生產生活安排,并反映其執行情況,需要專人進行收集和分析。而資金資產管理關系到企業和單位的經濟命脈,要做好出入登記和賬實核對。明確企業職責劃分后,在工作中落實人員配備合理化的要求是在理論研究后的重中之重。
財會部門;職責劃分;人員配備
財務部門是企業和單位進行物質基礎核算上的保證,對企業進行決策起著重要作用。明確財務部門的內部核算、預算決算和資金資產等職責,參考會計準則及法律法規,分步梳理其功能和要求。對于細化其職能和分工安排,對于優化財務部門人員配置,促進其合理化安排是極為重要的一步。
財務部門在劃分內部職責前,首先應當明確其部門職責,并依據共性和特性予以劃分,依照職責設定崗位和配備財務人員。財務部門需要依據會計基本準則和相關補充制度與規定,不斷修正本部門的管理規則與條例,在初期根據法律要求,結合企業具體形制,在比對同類型企業進行盡責調查之后訂立企業本財務部門制度,并下發至子公司或分支機構參照執行。在規制訂立的基礎上,財務部門職責的具體模塊大致可以分為資金的籌集和募集行為、固定資產的投資和管理、資金運作與流動負責、企業利潤分配,以及財務預測計劃和分析等。企業在內部職責劃分上存在著不相容職位的不區分,或是財會部門過于冗雜的狀況。
(一)會計核算
賬務處理與核算是財務的基礎事務。任何一個企業或單位,財務部門首要和最基本的任務都是完成賬務核算、報稅和編制報表等一系列會計處理。財務部門在會計處理上的職責包括了收集原始單據并審核其真實性、有效性及時效性,確定其單據符合入賬的標準。之后財務部門應當指派專人錄入憑證,規模較小的公司可以采取頻率較低的方法比如三五天憑證錄入一次等,對于業務繁忙或是規模較大的工作量較大的公司,應當盡量每天錄入,防止單據積壓造成的丟失和被篡改的可能性。會計處理是財務部門進行財務分析和資產資金等管理和盤查核對的基礎,是所有財務部門工作開展的核心。保證會計處理的正確性和及時性完整性能幫助整個財務部門工作的開展和職責的履行,為后續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礎。
(二)預算與決算
財務部門職責包括了整個企業或單位以及各部門的統計,依據各部門單位情況作出預算,調整本年度用度和支出。財務部門首先應當搜集各部門預算情況,比對往年預算使用情況和具體調整和新增變動核定預算額度,將詳細資料和總體概括交由總負責人審核。審核完畢后下發預算計劃額度表到具體部門,為單位或企業本年度或季度的工作開展留出機動資金和應對守則。在每季度或年度等會計分期的期末時段,財務部門還應當對預算執行和變動情況以前期會計處理的賬務為基礎,作出分析和統計。對于超支或不合理部分提出異議,留存檔案和數據,根據本期情況和預算審計參照需要作出下一期預算。
(三)資金資產管理
財務部門的重要性之一在于其對企業或單位資金和資產的管理,掌握著企業的經濟命脈流通。對于資金資產的發放統一管理限制了各部門濫用職權,保障了企業資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一)會計核算
會計核算和處理上,應當首先配備制單人員,根據原始單據收集整理后進行憑證錄入。對于已經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除了應用軟件上的賬務處理之外,還應當打印憑證,附上單據,將會計憑證與原始單據一同留存。二是要配備憑證審核人員。通過審核和檢查減少憑證錄入的錯誤率,增大憑證可信度,為后續賬務的可靠性和真實性打好基礎。
(二)預算和決算處理
預算處理需要財務部門盡可能配備有較高談判素質的人員,負責預算的談判活動。同時應當具有較好的分析能力和對財務數據的敏感能力。預算人員在工作開展前應當先收集過往預算資料,對其他分公司或是類似公司可獲得的數據深入分析和對比,得出本單位或企業預算的優劣之處,取長補短。向部門闡述預算的可改進或不合理之處,在談判中要求重新改正或是降低不必要的預算,減少公司不必要的開支和成本。對于各部門工作開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預算人員應具有大局觀和全局觀,從企業或單位的總體運營高度考慮預算問題。在作出分析報告,闡釋各部門預算安排原因,交由財務部門負責人審核后,輔助總負責人綜合考慮財務預算問題和審核。在決算問題上,可與預算人安排為同一崗位,對于規模較大或分支機構較多的公司,也可安排由兩至三人甚至更多來擔任。決算應當保持與預算的統一性和連貫性,總結本企業或單位在會計期間內的預算執行狀況,互為決策參考,幫助更好的進行預算和決議。
(三)資金與資產管理
資金和資產的管理關系到企業和單位開展生產和日常運作的資源,是企業和單位后續發展重要的物質保障和支撐,其保管和安全性完整性管理需要特別重視。資金和資產管理應當分別設立管理資金的出納崗和管理資產的專門崗。對于固定資產較少,流動資產有業務生產部門進行專人保管的規模較小的企業,可以設定僅由一人進行資金和資產的管轄活動。負責保管資金和資產的財務人員應當對每筆資金資產業務進出做好記錄和領取人簽名,對于錢款和資產放出,要求有領取人的部門負責人簽名和財務部門負責人的雙重簽名。財務部門負責人也應當在對資金資產放出時對于權限內的,核對業務部門負責人簽名,需要總負責人簽名放行的資產,應當請領取人或業務部門負責人在總負責人簽字,財務部門負責人核對無誤之后再予以簽字,保管人不負責發放后果承擔,只承擔核對簽名并放行的責任。資金資產保管人使用專門的記賬本登記資金資產出入,并定期對自己保管的財物盡心核查。在期末或抽查檢查期間,財務部門應當根據賬務往來中的項目對資金資產進行實地盤查和核對,并與資金資產保管人的記錄進行賬實核對和多方比對。在月末,還應當由非資金資產保管人領取銀行對賬單,編制調節表來確認真實信息。對于有出入的部分,應當重點檢查和重新核對確定。確實不符的問題處理上,要追溯過往和排查,找出賬實不符的原因。對于數目較大的,應當提請總負責人關注。有重大違法行為的,考慮移交檢查機關,追回財款。資金和資產的設置應當充分考慮制衡性原則,關注內控的各項原則并在財務部門中加以應用,保障企業或單位運營的物質基礎不受侵吞和損害。對于資金資產保管此類的接觸實際物質資產的關鍵性崗位,應當在財務制度中確立輪換制度。拒絕此類崗位由同一人擔任過長時間,減少資金資產流失的可能性或減少資金資產額流失程度,避免過度損失。財務部門也應當積極核查,縮小抽查頻率,增多不定期抽查次數,履行好財務部門內部的自身職責,優化人員配置。
財務部門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決定了其人員配備的制約性和制衡性,也要求了財務部門的基礎人數。除了所闡述的內部職責下要求的會計核算、預算及決算和資金資產等管理要求之外,還存在著會計主管的回避制度要求、出納回避制度要求等為了防止財務部門徇私舞弊的一系列要求,幫助財務人員考慮自身,保持其形式上和精神上的獨立性,更好的作為財務支撐人員服務于企業或單位。
[1]張鑫.行政事業單位財會部門內部職責劃分及人員配備合理化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27).
[2]劉曉燕.財會部門內部職責劃分及其人員配備合理化研究[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3(11).
(作者單位:黑龍江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友誼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