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哲
平衡計分卡在內審部門有效運用的分析
馬哲
近幾年,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內部審計工作,內部審計對企業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平衡計分卡從不同的層面,不同的主題及多重指標、行動方案、里程碑對內審部門的主要經濟活動進行分析,將企業的戰略目標轉化為一套條理分明的審計體系,并通過階段性的戰略回顧會議使審計工作更加科學合理。本文通過平衡計分卡與內部審計的結合,希望可以進一步完善企業內部審計流程,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平衡計分卡;內部審計;戰略;運用
內部審計作為企業不可或缺的重要職能部門之一,在履行傳統的“防弊”與“興利”兩項職能之余,能夠為企業提供“增值”服務。作為企業最重要的戰略職能部門之一,內部審計部門通過審計工作的展開了解部門的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的現狀,發現問題與缺陷,并及時提出改進的建議以提高部門的運營效率,以此來保證企業價值的增長與戰略目標的實現。
平衡計分卡作為一套綜合的戰略管理體系,通過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學習與創新這四個維度,將內審部門的戰略落實為可操作的衡量指標和行動方案,同時圍繞戰略逐層展開,將內審部門的主要業務、主要經濟活動劃分到不同的層面中,建立起圍繞審計目標的審計架構,為內審人員提供了清晰的公司管理視圖,有助于內審人員能夠從公司戰略角度考慮審計內容、確定審計重點等,同時為下一步分解和構建審計預警及評價指標體系提供了基礎。
第一,目前,我國企業內部審計職能開始逐漸轉換,傳統的內部審計強調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監督,內部審計的功能主要停留在差錯防弊,糾正企業違法違規問題方面,而隨著企業自身經營環境的變化,內部審計把工作的著眼點放在被審計單位的重大事項、防范風險及建立健全制度方面,并以此來實現公司內部的戰略發展目標。平衡計分卡的出現正好滿足了內部審計工作的需求。
第二,平衡計分卡在全球范圍內已被證實為溝通和執行戰略最有效的工具。它通過將審計計劃分解到具體項目中,并轉化為行動,讓所有內審人員理解并付諸行動。再根據實際工作進行調整和反饋。最終不斷完善部門的業務流程、管理制度,提高內審人員的工作效率。
(一)財務維度
內部審計是一種綜合的、整體的、全面的評價和鑒證活動,因而在建立內審部門平衡計分卡體系中應充分考慮成本效益原則,以便減少不必要的審計工作。財務維度,一是內部審計從投入上是否為公司節約成本,表現為內部審計部門費用的減少以及外部審計師活動費用的降低;一是審計工作的產出上是否為公司的管理上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改進建議,內部流程的優化方案,查處財務上的舞弊金額以及降低風險帶來的損失減少額。
財務維度可分為兩個主題:一是增長戰略,二是生產力戰略,每個主題后面有不同的目標及相關的指標和行動方案作為支撐。
(二)客戶維度
客戶維度由內部客戶和外部客戶兩個主題組成,公司的董事會(審計委員會),管理層及被審計單位都是來自公司內部,屬于內部客戶,外部客戶則來自于公司外部對內部審計工作成果有所要求的群體,主要包括外部審計及相關的監管機構。內部審計在服務對象上,并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開始由監督控制向評價的方向上轉變,因此,其可下設審計服務與監督評價工作計劃完成率指標作為支撐。
(三)內部流程維度
通過內部審計業務流程的完善降低本部門的審計費用,為企業降低成本,通過對內部審計的工作報告及改進建議的提出達到各個服務主體的滿意等。
內部審計部門以本部門的戰略目標為核心,不斷改善業務流程,控制審計成本,對審計工作人員專業能力進行持續培訓可保證內部審計工作不斷變化的職能需求,從而保證滿足董事會、管理層及外部審計師的期望,幫助實現為公司增值的目標。這些都與平衡計分卡的理念和表現完全吻合。內部流程下設兩個主題:一是加強內部審計管理,強化監督深度廣度;二是優化風險管理體系,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其支撐的指標可以是審計報告送簽率,審計報告歸檔率,專項審計業務完成率,建設工程項目跟蹤審計執行率,風險評估報告完成率等。具體的行動方案可以是離任審計任中審計推進計劃、優化內部審計管理制度,建立內控與風險應用系統,強化重點領域和關鍵控制環節風險防控和監督檢查,完善內控風險評估機制等。
(四)學習和創新維度
學習與創新是實現內部審計工作績效的最根本的驅動力量,沒有持續的專業能力的提升與學習,就不能夠在組織內部展開先進高效的內部審計程序,就不能為客戶提供令人滿意的審計成果,也就不能達到財務上的成功。
因而,我們在這一層面關注的是內部審計部門創新、提高和學習的能力,是內審部門的主要生產力,可用培訓計劃完成率、員工培訓滿意度、企業文化認知度,年度專項(重點)工作計劃完成率這些指標及員工培訓計劃等行動方案。
內審部門至少每季度需要召開一次平衡計分卡戰略回顧會議,它是內審部門實現戰略管理流程的真正保障。平衡計分卡通過戰略回顧會議的方式,鼓勵與會人員對各自負責的工作暢所欲言,既要討論好的結果,更要討論未達到預期目標的地方。
通過指標、行動方案及里程碑的執行與績效分析工作,我們可以看到整個部門前段時間的實際工作情況,如果指標、行動方案或里程碑亮綠燈,說明內審人員對目前的工作水平比較滿意,并希望繼續保持;如果指標、行動方案或里程碑亮黃燈,說明目前的工作沒有達到期望,但是有進步;如果指標、行動方案或里程碑亮紅燈,說明目前的工作沒有達到期望,需要采取行動方案或配置資料來提高。具體見下表:

如果亮了黃燈或紅燈,內審人員需要采取行動來改善工作效果,同時,回顧會議需要審計人員做好記錄,形成戰略回顧會議紀要,會后編制季度戰略執行情況分析報告,以便后續跟蹤和確保責任制。為了讓會議流程不斷改進,內審人員要邀請與會者討論,哪些工作做的比較成功,哪些工作還有待改進,以此來建立建設性的會議反饋機制。
后期,要關注戰略回顧會議上提出的問題、挑戰和計劃的差距,并把原來制定的指標、行動方案和計劃流程進行整合更新,根據修訂后的戰略重新設定目標值,或引入挑戰性目標值,那么流程會越來越完善,工作會越來越有效。
平衡計分卡戰略回顧會議對內審人員圍繞內審部門的重點工作,以風險、問題為導向,關注關鍵環節控制點,務實強化審計內控效果,細化審計重點工作計劃及審計監督與評價體系建設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的作用。
總之,平衡計分卡的應用提高了內部審計工作的效率,通過滾動更新機制,將企業戰略發展目標分化、突出了評價的有效性,使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更加科學合理,不斷推動企業朝健康發展的方向走下去。
[1]田桂申,劉佳.風險導向內部控制審計在電網企業在實踐路徑與實踐應用[J].中國內部審計,2016(04).
[2]徐穎.平衡計分卡在高??蒲薪涃M績效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經濟導刊,2015(11).
(作者單位:中國西電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