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雯
基于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探討我國經濟安全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秦雯
社會日新月異,經濟也在高速迅猛發展,經濟全球化業已成為必然的趨勢,這樣一來,各國經濟聯系就會更加緊密,也會相互影響,我國經濟安全自然就會面臨一些問題,這是不可避免的,找到相應的有效對策勢在必行,極其重要。
經濟全球化;經濟安全;問題與對策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國家都不能故步自封、停滯不前,而是要相互之間和諧穩定發展,只是在這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系中,我國作為經濟大國也是經濟強國,經濟安全面臨的問題廣受關注,采用一些切實可行的對策也就被普遍議論并關心該對策能否真正解決問題?;诖耍恼轮饕接懟诮洕蚧尘跋挛覈洕媾R的問題與對策。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活動突破國界,憑借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移動、提供服務、彼此依存以及彼此聯系從而形成的全球領域的有機經濟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目前世界經濟的主要特點之一,同時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經濟全球化是指貿易、投資、金融以及生產等活動的全球化,也就是生存要素在全球領域良好的配合。從本質上而言,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與國際分工的高度發展,是進一步跨越民族與國界的產物,也可以說是生產要素在全球領域內的最大范圍流動,生產過程與服務所發生關聯的地域不間歇地向全世界擴展,以此讓全世界任一國家經濟彼此依賴性增強的過程。
國家經濟安全是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下,一個國家保持它的經濟存在以及發展所需要的資源有效供給、經濟系統獨立穩定運行、整體經濟福利沒有受到惡意侵犯和非可抗力損害的狀態與能力,也就是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發展以及經濟實力處在一種沒有受到根本威脅的狀態。
(一)內外堪憂的金融安全問題。首先,金融機構或組織有很嚴重的不和法規的活動行為,金融監管體制沒有跟上時代步伐。現如今在我國金融范圍內,有些金融機構為了追求高額的回報率鋌而走險,違規違法的現象屢禁不止。該行為不但對存款人的利益造成了嚴重的損害,讓金融機構的信用度降低了不少,而且潛在威脅著我國金融的健康良好發展。該潛在威脅因為外部監管體制的缺失和落后導致不斷放大,我國金融監管體制明顯沒有跟上金融市場的發展步伐,這就會在一定層面上對我國金融安全帶來不良影響。接著,我國經濟安全受到金融開放以及金融全球化等外部沖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雖然對我國借鑒和學習國際金融機構先進的管理、技術以及經驗等都有好處,也給我國的金融改革以及發展帶來了促進作用,但是伴隨金融市場越來越開放,我國金融行業就會在一定層面上面臨沉重的壓力,我國的金融機構不管是在服務質量、工作效率方面還是在經營能力、技術條件等方面都很難跟發達國家實力雄厚的金融巨頭相互競爭,這也就是說,當外資金融機構進攻我國人民幣業務的時候,國內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往往束手無策,還要面臨客戶大量流失的問題,更有甚者還會危及到我國金融機構的生存。所以,在金融全球化的主流形勢下,我國的金融開放以及金融安全不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會面臨很多新問題以及新沖擊。最后,我國金融安全受到國際游資的潛在威脅。國際游資也就是國際投機資本,意指一些無固定投資范圍,為了追求高額的短期利潤而在許許多多的市場之間移動的短期資本,雖然我國目前還未對資本以及金融項目全方位開放,國際游資現在也沒有放肆而為,但是因為我國的金融法規尚有缺陷,安全監管能力還不能夠完全應付外界風險,所以國際游資對我國金融安全的潛在威脅還是不能忽略的。
(二)挑戰性愈加強大的產業和貿易安全問題。一方面,我國產業發展受到外商直接投資一定的沖擊。從產業結構來看,外商投資一般重視工業、輕視農業以及基礎設施建設,重視一般加工業、輕視精加工業等,伴隨外資規模的逐漸擴大,該產業投資結構一定會沖擊到我國產業的整體發展,與此同時,因為我國對外資有各種各樣的優惠政策,加上外資企業本身的優勢,所以我國有些產品的國內市場逐漸被外資企業掌控,該掌控趨勢還在逐漸擴大,外商直接投資的廣泛進入和對有關市場的掌控,我國產業發展就會受到強大的擠壓,經濟安全也就受到了威脅。還有一方面,較高的外貿依存度把我國經濟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進一步降低,外貿存在度也就是一個國家對外貿易總值和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當外貿依存度提高的時候,表明一個國家或地區融入世界經濟的程度提高,同時也表明該國家或地區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提高,這樣一來就會加大受世界經濟沖擊的風險,我國正是這樣的,因此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不高。
(三)形勢不容樂觀的戰略資源安全問題。自從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經濟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只是該成就的取得是以資源大量消耗為代價的。我國能源消耗總量大大超過了生產總量,當能源供給不足的時候就必須依賴于進口,如此一來我國能源的對外依存度就不斷提高,這就會很容易出問題,因為一旦國際能源市場發生波動,我國經濟發展就會受到強烈的沖擊,影響國家的經濟安全。
(一)深入金融改革,加強金融監管合作,構建金融風險預警系統。我國是新興市場經濟國家,金融體系尚不完整,所以要深入金融改革,把我國金融抵御風險的能力逐漸提高,把目前不盡合理的金融體系進行改革,把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力度不斷加大,加強金融產品的創新。在金融改革和創新的同時,還需要加強金融監管,特別是要防范國際投機資本的大進大出,穩定良好地推進金融開放。與此同時,為了行之有效地防范以及化解國際金融風險,一定要加強金融監管的國際合作,通過合作來打擊制止跨國金融不合法規的行為,從而維護我國的金融安全,還需要構建金融風險預警系統,以此來積極應對國際國內因素對我國金融業可能會帶來的沖擊,從最大程度上降低并化解金融風險。
(二)不斷進行自主創新,重視開發國內市場。為了從本質上維護我國的產業安全,一定要不斷進行自主創新,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可以通過相互合作、積極創新以及制定實施相關優良政策來提高我國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保障產業安全。與此同時,在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的時候,更需要重視開發國內市場,這樣才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外部因素對國內經濟安全帶來的沖擊。
(三)開發新能源或新技術創建節約型社會。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時候,戰略資源的安全問題日漸明顯,這就需要重視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一方面可以努力開展國際合作,積極開發并推廣新能源或者新技術,廣泛打開資源供給路徑,減輕資源供給的壓力,另一方面就是提倡節約資源,構建節約型社會,以此來保障我國戰略資源的安全。
通過探討基于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經濟安全面臨的問題與對策,人們會對我國經濟安全有更加清晰的認識,發現問題并能夠及時解決。如此一來,我國經濟才能健康良好發展。
[1]顧海兵等.中國經濟安全分析:內涵與特征.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3,6(2).
[2]雷家骕.關于國家經濟安全研究的基本問題.管理評論,2013,8(7).
(作者單位:山東省費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