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梅
內蒙古財經大學西區
淺析我國高校的人力資源
王艷梅
內蒙古財經大學西區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高校越來越重視自身的人力資源,高校人力資源的相關話題也逐步成為學者研究的關注點。人力資源不僅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而且也是高校自身發展的核心因素,高校人力資源的數量、質量、合理配置等較大程度地影響到高校的地位和發展水平。本文明確指出我國高校人力資源當前存在的相關問題,并探討如何解決我國高校人力資源呈現的問題。
高校人力資源;問題;措施
當今時代是一個機遇和挑戰并存的時代,現階段的高校依然是是我國進行知識傳播、創新和應用的重要場所,肩負著為祖國培養合格人才的重任。因而,科學有效地管理高校的人力資源,不斷提高其人力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有利于更好地培養出真正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的人才。
隨著時代的發展,盡管我國高校為社會培養出大量的人才,但是高校人力資源存在著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結構不合理、分布不均勻的問題。
(一)數量不足
近年來高等學校響應國家號召連續進行擴招,全國高校學生數量急劇增加,但高校教師數量的增長速度相對較緩慢,教師數量不足,很大程度地影響到高校教學質量和正常教學活動。很多官方資料統計表明,高校出現教師數量不足的現象,其增長速度遠遠滯后于學生數量的增長速度。
(二)質量不高
從我國高校目前的師資隊伍的總體質量來看,真正高水平的科研人員較少,高學歷、高職稱的教職工比重較低,科研成果相對較少,科研水平也相對較低。此外,教師年輕化趨勢明顯,年輕教師占高校教師總數的比重越來越大。很多高校的部分教師是剛畢業的大學畢業生,缺乏一定的實戰經驗,工作急需,到崗后,不能及時接受正規、系統的職業培訓就登上大學的講臺。這種現象對高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影響是不言自明的。
(三)結構不合理
現階段,我國高校教師隊伍結構呈現出不合理的狀態,具有高職稱的人員少,低職稱的人員多;擁有高學歷的人員少,低學歷的人員多;擔任基礎課教學的教師少,專業課教學的教師多。由此看出,我國高校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不利于學科建設,更不利于高校的長遠發展。
我國高校人力資源分布不平衡,突出表現為高學歷、高職稱的教師分布情況極不平衡。東部地區高校擁有高學歷的人才的比例遠遠超過中西部地區高校。甚至在同一地區,不同層次的高校,或者雖然是相同層次的高校,它們擁有的人力資源質量都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近年來,這種現象更加明顯。
(一)深化用人制度改革,促進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
人力資源比例失衡影響高校教學質量和高校效益。真正實現效益最大化,關鍵要建立高效的人事管理制度。目前,用人制度是制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瓶頸”。突破這一“瓶頸”有利于促進高校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使高質量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高校實行聘任制是教育系統用人制度的重大改革。高校按照有關規定,遵循按需設崗、公開招聘、平等競爭等原則,在嚴格定編、定崗、定責的基礎上,公開選拔、擇優聘任。建立人員流動和淘汰機制,調整或辭退不能履行教師職責的人員,在平等競爭的基礎上擇優錄用,促進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高校也要在合理使用、開發本地人才的基礎上,積極地吸引優秀的外地人才,做到合理規劃、優化配置人才結構。
(二)提高人事管理人員文化層次,增強其綜合素質
高校人事部門,是師資隊伍管理的主要部門,面對的是高層次人才。人事管理部門要想真正發現、吸引、培養人才,實現人力資源合理配置,全面提高辦學質量,人事管理人員就必須具有較高的學歷層次和綜合素質。這樣更易于了解教師整體特別是年輕教師的成就需要、心理特征、業務素質和思想品德等。
(三)改變舊思想觀念,以人為本,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高校應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念和管理觀念,建立正確的用人機制,以人為本,使真正有能力的教師能夠脫穎而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運用市場機制充分開發和合理使用人才,正確對待人才的合理流動,允許人才自由進入市場。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尊重個人的尊嚴、自我價值和個人的需要。高校也要改變人才識別方式和評價標準。通過建立科學的評估體系,對人才的素質作出全面綜合的評估,為人才資源進入市場、確定價格提供依據。堅持用科學的標準來發現、開發人才資源。我們不能求全責備,應該樹立“用人看本質、看主流”的觀念,全面正確地看待各類人才。再者,輕松、和諧的工作環境有利于教師創造性勞動,有利于創造力和潛力的發揮。
(四)改革現行利益分配制度,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
首先分配方面,要充分體現按勞取酬、多勞多得,充分體現教學科研人員和中高層管理人員的主體地位;在職稱評審方面,要把貢獻和水平放在第一位,把資歷作為參考。只有這樣才能留住優秀人才,激發其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計劃地選拔有前途、對學校長遠發展有利的人員進修和深造;在科研設施的投人方面,要對有前途、勢頭好的學科群體重點扶植,鼓勵其早出、快出成果。另外,在課時經費給付時,既應遵照教師職稱給付,但又要具備一定靈活性。對教學效果較好,能夠受到學生和同行的一致好評的教師,在給付課時費時應有一定比例的上;對那些教學態度和教學效果較差的教師,在給付課時費時要有一定比例的下浮。改革現行的分配制度,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人員要以崗定薪,按勞取酬,以崗位工資為主要內容,建立重實績、重貢獻,向高層次人才和重點崗位傾斜的分配激勵機制。
目前,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靠教育,高校依然是當前我國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的人力資源配置狀況關乎高校培養未來人才的水平和質量。因此,高校要認清現階段其人力資源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解決人力資源方面存在的問題,促進高校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障高校為國家、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
[1]關云飛、陳曉紅.我國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研究綜述[J],現代大學教育,2009(4)
[2]陳春萍.論高校教師人力資源管理的道德基礎[J],湖南社會科學,2007(6)
[3]徐曉英.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原因及改進措施[J],承德職業學院學報,2007(3)
[4]王麗.高校人力資源管理中激勵方法的運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3)
[5]龐釗珺.試論高校行政部門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9)
[6]任忠惠.高校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創新問題研究,西安科技大學,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