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妤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廣播電視臺
紀實性電視新聞專題節目的策劃
張 妤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廣播電視臺
在大家的主觀印象中.紀實節目主要拼的是選題是內容,只要內容好看、題材新穎或者故事懸念性強,形式上、節目形態上是否抓人都無所謂。如果說在若干年前這樣說還有些道理的話,現在再這么看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在各電視臺紀實節目越來越多、各種歷史與現實題材被挖掘殆盡的今天,很多情況下,一個故事怎么講比講什么更重要。
紀實性專節目分析;策劃;創新
紀實性電視節目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創作理念。作為中國電視節目由起步走向繁榮的排頭兵,紀實性電視節目有其獨特的軌跡和特點,其發展史可以說是整個中國電視節目發展的縮影。
1.1觀點過于同一
在電視新聞專題類節目中,評論占整個節目的比重較大,是豐富專題節目,幫助觀眾分析新聞內容、意義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新聞內容涉及范圍廣、內容多,往往不是憑借主持人一己之力就能夠完成解說工作的,需要多個人的配合。因此,大部分的節目都會邀請評論員或者某一領域的專家來進行評論,這樣做的目的在于能夠同時從新聞和技術的角度來向受眾講解,通過專家的身份,使受眾產生信任感,打造品牌欄目。然而,部分新聞專題節目在強調可信度的同時,忽略了從不同的思維角度對事件專題進行深度討論,往往是專家與主持人持同一觀點,或者專家從技術角度給與一些細節上的補充,主持人定下一個基本的論調,專家加以闡述等,這種模式使得受眾感覺言論過于單調,缺乏思維之間的交鋒,成了一言堂,久而久之,就對節目失去了興趣。
1.2被動態新聞牽著鼻子走
由于新聞的時效性、接近性,觀眾往往對于一些發生在身邊的事件或者新發生的事件比較感興趣。因此,這一類的重大新聞和身邊新聞往往就成為動態新聞的主要組成部分。很多電視新聞專題節目為了提高收視率,從動態新聞的內容中進行選題,進而為受眾新聞的背景分析和深層評論,這樣做有助于受眾準確把握新聞的來源與內涵。由于動態新聞內容變更速度較快,為了與動態新聞相呼應,抓住時效性,許多專題新聞的選題也跟著頻頻變化,這樣做的結果是新聞評論節目的時效性強,內容變換快,但正是由于內容的頻繁變化,對于新聞的挖掘不夠深入,選擇面過寬,很難樹立節目品牌形象。同時,由于過分強調與動態新聞的呼應,強調時效性,新聞的評論往往給人虎頭蛇尾的感覺,對于新聞事件的追綜報道評述不夠。
2.1紀實性節目來說,適當地改變形式、改變講故事的方式確實非常重要,某一個故事,平鋪直敘地講是一種講法,倒敘、帶著懸念去講又是一種講法,毫無疑問,后面的講法一定更吸引人。如果在講故事的時候,穿插一些讓人眼前一亮的鏡頭、實物乃至對當事人的采訪等,就會更加提升節日的觀賞性。而對于紀實性節目來說,僅僅是形式上的變化還不足以是徹底的創新,還要在題材上進行深耕細作。
2.2《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為了寫好這部普度性的歷史書下了很大的功夫,幾乎把如夸能看到的明代歷史資料都看遍了,特別是把卷軼浩繁的《明實錄》通讀了一遍,也正因為下了這么大的功夫,才讓自己掌握了大量不為人知的歷史逸聞、歷史細節,講起故事來才會得心應手、讓人愛看。
2.3一般說的都是已經發生的事,對于某件事來說,大部分情況是清楚的,有各種材料進行說明,但也會有很多情況是不清楚的,至少是不那么清晰的,這就需要節目的編導傾心鉆研,探幽掘微,力爭“挖”出更多有價值的情況來,使得節目更真實可信,更讓觀眾受益。因此,對題材的精耕細作也是一種創新,它所需要的不僅僅是探詢的眼光,更需要堅持的精神和做好紀實節目的真誠。
3.1策劃是電視節目生產和運作取得成功的保證
電視節目策劃不僅僅在于升華作品的主題,提高作品的社會價值和審美價值。更在于確保了這次創作活動的成功。
3.2策劃為電視節目的生產和運作指明方向
“事不前定不可以應猝,兵不預謀不可以制勝。”策劃作為思維與行動、主觀與客觀之間不可缺少的聯系環節。對人們的行為尤其是創造性的行為具有指導性的意義。
3.3策劃為電視節目的生產和運作提供新的觀念和思路
電視界和文學界一樣,常被人戲稱為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的“批發商”。多年來電視界一直是觀念、思路、方法常出常新,始終保持著活躍的思維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電視工作者思想意識具有開放性,使他們能夠也樂于探索和接受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另一方面則是由于電視媒體的開放性,使得無論哪一家電視臺都無法將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作為永久的“看家本領”而獨占,除非它不用它們指導節目生產。
紀實性電視節目在我國的發展,不過是80年代以來30多年的事,從關注“國家”“民族”的宏大題材,到關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從國家電視臺間合作拍攝到民間DV記錄運動的興起,紀實性電視節目在我國日漸繁榮,一步一步向前發展,其表現手段與結構設置也開始走向風格化、多樣化和創新化,逐漸走向內容和形式的統一。
[1]蔡雯,《新聞傳播的策劃與組織》,新華出版社,2001.5
[2]劉憲義,《新聞策劃論》,泰山出版社,1997
[4]姚君喜,新聞真實性的意義闡釋[J],社會科學,2007.6
[5]于泳.,電視新聞節目也需要策劃[J]. 新聞傳播,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