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 楠
遼寧省科技企業創業服務中心
?
淺談“互聯網+”模式下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
宗 楠
遼寧省科技企業創業服務中心
摘 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可見,國家高層已經意識到互聯網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在不久的將來,互聯網將成為推動中國企業從傳統企業向現代互聯網企業發展轉型的重要方式,也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
關鍵詞:互聯網;傳統企業;轉型升級
“互聯網+”模式下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本質是將傳統企業的利益相關者納入到互聯網之中,以客戶為中心,在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與供應商和競爭對手合作共同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的產品或服務,從原來的控制采購﹑生產﹑產品﹑渠道﹑市場,轉變為控制消費者。
1、“互聯網+”模式下傳統企業的優勢
傳統企業融入互聯網是有一定競爭優勢的,最核心的優勢就是能夠控制產品,產品永遠是第一位的。首先傳統企業在產品品牌和服務方面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更接近終端消費者,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加便捷的售后服務,這是互聯網企業所不具備的;其次是在過去的發展歷程中,傳統企業積累了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在運營能力﹑財務管理和成本控制等方面也更為成熟穩重;最后是傳統企業擁有自己的供應商﹑工廠﹑車間和線下銷售渠道,可以控制產品的生產和質量,更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
2、“互聯網+”模式下傳統企業的劣勢
一方面是缺乏互聯網專業人才和經驗,信息技術的落后制約了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目前,傳統企業大都面臨互聯網專業人才不足﹑運營經驗缺乏的情況,即使線下運作比較成功的企業或成立了電子商務部門的傳統企業也只是有兩三個網絡技術人員,遠遠不能滿足企業轉型升級的需要;另一方面,一些傳統企業互聯網思維缺乏,以經驗主義看待新生事物,對互聯網有抵觸心理,傳統企業已經熟悉了線下的交易活動,對網絡環境并不了解,想在短期內改變傳統企業對互聯網的認識和理解存在較大困難。
3、“互聯網+”模式下傳統企業面臨的機會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測算,中國的互聯網經濟只占GDP的3.3%,落后于大多數發達國家,而到了2013年,中國的互聯網經濟指數(iGDP)升至4.4%,已經達到全球領先國家的水平。在中國經濟中速增長的新常態下,互聯網經濟的高速增長對中國傳統企業來說是轉型升級的重大機會,能夠使傳統企業獲取全球性的資源﹑接觸到更加廣泛的客戶。在這個機會平等的時代,互聯網將為傳統企業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通過現成的產品資源條件﹑經營管理經驗和人才可以實現互聯網與傳統商業模式的結合,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服務。
4、“互聯網+”模式下傳統企業面臨的威脅
互聯網的發展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沖擊著傳統企業的命脈,傳統企業正被新興互聯網企業所重新解構。比如,傳統零售業正受到淘寶﹑天貓﹑京東的沖擊,通信行業受到微信的影響正逐漸失去壟斷優勢。傳統企業最直接的威脅不是來自現有的競爭對手,而是來自于外部替代者。這些外部替代者以互聯網優勢涉足傳統行業,把貴的變得便宜﹑把復雜的變得簡單,以低成本﹑便捷﹑高效沖擊著傳統企業的底線,甚至威脅到了傳統企業生存的根本。外部環境和技術的變化給傳統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威脅,隨時都可能被新興事物所顛覆。
為成功實現轉型升級,傳統企業首先應在企業內部各管理層級建立互聯網思維,然后明確戰略目標,并根據戰略目標調整組織結構﹑營銷渠道和產品體系,強化互聯網人才的引進與培養。
1、建立互聯網思維
在互聯網時代,首先需要組織思維的重構,其次才是組織重構和業務重構。傳統企業互聯網思維的構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僅需要領導人建立互聯網思維,還需要所有員工認識﹑了解和擁抱互聯網,在企業內部形成平等﹑自由﹑開放﹑包容﹑協作的文化氛圍。傳統企業要想轉型升級成功,必須拋棄互聯網是工具的認識,從思維的高度擁抱互聯網。
2、明確戰略定位
互聯網時代,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首先應該是戰略的轉變,傳統企業應根據自身特點明確戰略定位,是要成為互聯網平臺商,還是借助外部互聯網平臺實現轉型升級都需要企業進行科學評估,清晰定位并制定具體發展策略。不管是自建平臺還是借助第三方平臺,企業都需要利用互聯網平臺﹑大數據和通信技術將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與顧客﹑供應商﹑政府等利益相關者聯系起來,創造一種新的商業生態,用一個公式來表述就是“傳統企業+互聯網=互聯網企業”。
3、調整組織結構
互聯網背景下,傳統企業的組織結構需要服務于企業整體戰略。科斯在《企業的性質》一書中指出,企業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能夠降低交易成本。傳統企業科層制的組織結構一般是一個很強的金字塔形命令指揮系統,命令由上至下層次傳遞,等級鏈條長﹑控制幅度窄,這樣的組織形態往往會增加摩擦與溝通成本。任何一個等級森嚴﹑僵化的組織結構都無法適應互聯網時代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的要求。在互聯網時代,傳統企業應建立一種以團隊和事業為主的網狀組織結構,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移動終端等將員工﹑團隊﹑部門和事業部聯結起來,在他們之間建立聯結實現組織權力結構的扁平化,以滿足企業轉型升級的需要。
4、構建新的營銷渠道體系
傳統企業應構建以消費者為核心的全渠道營銷體系,平衡線上和線下營銷渠道的沖突,建立集倉儲﹑配送﹑體驗﹑定制和服務為一體的實體營銷渠道。線上營銷渠道的拓展,將實現線上銷售﹑線下供貨。在技術﹑資金和人才不具備的情況下,尋找第三方互聯網企業合作;在技術﹑資金和人才具備的情況下,可以自建互聯網平臺,實現采購﹑生產﹑銷售和售后的一體化管理。
5、強化互聯網人才引進和培養
好的技術和運營管理團隊是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核心,“互聯網+”模式下企業的運營管理更是需要具有經營管理能力和熟悉互聯網環境的綜合型人才。在“互聯網+”模式下,傳統企業轉型升級需要加強對高層管理人才﹑中層業務人才和商務類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強化人才的戰略優勢和作用。
6、構建新的產品體系
互聯網時代傳統企業產品體系的重構,需要根據市場趨勢的變化,建立以消費者為導向的產品體系。通過大數據分析掌握消費者社群的屬性,為消費者提供定制化的產品和服務,從產品中心轉向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以互聯網思維打造極致的產品和服務。
總之,隨著互聯網與經濟社會活動的全面結合,對傳統企業的影響和改革程度將進一步擴大,未來傳統企業與互聯網企業的界限將越來越模糊,互聯網將成為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未來的企業將不再有傳統企業和互聯網企業之分,所有的企業都將受到互聯網的影響,傳統企業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借助互聯網完成轉型和升級。
參考文獻:
[1]趙大偉.互聯網思維——獨孤九劍[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年.
[2]凱文·凱利.失控——全人類的最終命運和結局[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