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光 羅曉林
(湖南女子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
【文化與教育】
非智力因素與創新型成教女大學生的培養
吳永光羅曉林
(湖南女子學院,湖南長沙410004)
在影響創新型成教女大學生培養的諸多因素中,非智力因素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分析非智力因素在創新型成教女大學生培養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非智力因素為突破口,提出應激發成教女大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成教女大學生強烈的自信心和進取心,培養女大學生積極、樂觀、穩定的情緒情感,培養女大學生良好的創新人格和意志品質等措施,以期女大學生可以更加健康地成長成才。
非智力因素;動力作用;調節作用;女大學生;創新能力
培養創新型人才已成為我國人才培養的當務之急,女大學生作為女性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女性群體中最有活力、最有發展前途的一部分。女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偏弱,除了傳統的思想觀念與教育環境等影響因素外,女大學生自身非智力因素是一個不容忽略的重要原因。
美國心理學家亞歷山大于1935年發表的《智力:具體與抽象》最早涉及“非智力因素”這個概念,1950年韋克斯勒又發表了《認知的,欲求的和非智力的智力》,這篇文章標志著“非智力因素”作為一個科學概念正式誕生。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們發現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非智力因素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因此對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也就越來越重視。
目前,大多數心理學家認為,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除智力以外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發揮一定作用,并對學生的個性行為產生一定影響的各種心理因素,如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以及理想信念、獨立性、好勝心和自我意識等。[1]根據非智力因素在學生學習活動中所起的作用,可將非智力因素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層面,主要指學生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觀,這些因素對學生的學習活動產生持久的影響,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具有導向作用;第二層面,主要指學生具體的個性心理品質,如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這些因素對學生的所學內容能產生直接作用,影響其學習效果;第三層面,主要指學生的獨立性、頑強性、責任感、榮譽感和學習熱情等,這些因素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頑強的毅力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創新型成教女大學生是指那些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能運用各種新的技術和方法解決各種新的問題,并提出新的理論和方法的高素質女性人才。在男女大學生智力水平整體相當的情況下,非智力因素對創新型成教女大學生的培養起著格外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動力作用
動力作用主要通過非智力因素中的動機來實現,興趣和情感等因素都可以轉化為動機,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強大的動力,就可以持之以恒地學習。[2]總的來說,大多數成教女大學生的學習動機是比較純正的,但也有個別學生認為“學得好不如嫁得好”。因此,在培養創新型成教女大學生的過程中,必須激發女大學生的正確動機,培養其廣泛的興趣愛好,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
(二)定向作用
我們每個人對客觀事物的興趣愛好不一樣,學習動機也就不一樣,學習內容、努力目標等很大程度也是由其興趣愛好來決定。[3]我們要培養成教女大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特別是培養其科學創新的興趣。
(三)維持作用
維持作用是指非智力因素能幫助學生保持一種穩定的持續的學習狀態。學生的學習活動,就是要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時刻保持積極向上、勇于攻堅克難的精神風貌,這樣才能腳踏實地,奮勇前進。[4]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點,人們普遍認為女大學生的意志力、堅韌性遠不如男生,因此更要磨煉成教女大學生的意志和毅力,才能讓她們自始至終保持一種良好的學習風貌。
(四)調節作用
非智力因素的調節功能主要體現為情緒情感的變化及其對學習產生的影響。一般來說,高興、愉快、喜悅的心情就會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女大學生的情緒一般不太穩定,情感也細膩多變,在培養創新型成教女大學生的過程中,培養女大學生穩定健康的情緒情感不容忽視。[5]
(一)激發成教女大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強烈的好奇心和廣泛的興趣是學生積極開展探究性學習、進行創新活動的動力源泉。成教女大學生的好奇心容易受情緒情感變化的影響,往往會因為某些不愉快的事情而情緒低落、好奇心減弱。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結合女大學生的身心特點,積極開展各種有益于女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活動,強化她們的好奇心,提高她們的求知欲望。第一,要保護和激發女大學生的好奇心。一般來講,女大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沒有男生強烈,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更應該盡量培養其科學探索精神。第二,言傳身教,為激發女大學生的好奇心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自由、民主、積極的情感互動,教師熱情洋溢的講授、對學生積極的肯定性評價等,這些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第三,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通過科技文化藝術節等活動給她們提供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舞臺,從而不斷挖掘和提高她們的創新能力。
(二)培養成教女大學生強烈的自信心和進取心
一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及時發現女大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予以肯定和表揚,以充分挖掘其創新潛力。女大學生有其自身優點,做事心細,思維嚴密,教學中要盡量做到因材施教、因性施教,充分發揮女大學生的優點和長處。二是要適時創造機會,在實踐鍛煉中提高女大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增強其自信心,要讓女大學生積極參加各種課內外實踐活動,讓她們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地發現自我、認識自我、豐富自我,提高她們的實際動手能力與操作能力。三是鼓勵女大學生大膽幻想、猜想和提出假設,讓她們在成功的喜悅中獲得自信心。教學中,要培養女大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捕捉生活細節的靈感,增強其直覺思維能力,從而開展創造性學習活動,保護和培養女大學生勇于求新求異的進取心理。
(三)培養女大學生積極、樂觀、穩定的情緒情感
與男大學生相比,女大學生的情緒情感相對容易波動,穩定性較弱,需要得到教師的正確引導。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正確引導女大學生擁有積極樂觀、健康穩定的情緒情感。第一,引導女大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第二,女大學生應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對生活充滿熱情;正確處理人生中的順境與逆境,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保持情緒穩定,做到勝不驕、敗不餒;不要因為某些不順心的事情影響正常的學習活動。第三,女大學生應保持友好和諧的人際關系。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是開展創新活動的有利外在條件,女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要學會用理解、寬容和尊重的態度與人和睦相處,從而保證擁有一種良好的心態。
(四)培養女大學生良好的創新人格和意志品質
一是要培養女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女大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使創新行為成為她們自我認識、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自覺行為。二是要對女大學生實行個性化培養。創新能力是建立在厚實的基礎知識和良好的綜合素養基礎之上的,我們要在課程體系設置方面始終把創新能力培養作為核心目標,有針對性地對女大學生開設適合女性身心特點的專業課程體系。三是為女大學生創新人格的形成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如給她們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樹立良好的校風學風,鼓勵女大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科研學術活動,在學習與創新過程中應鼓勵競爭、允許失敗,促使女大學生形成獨立人格與創新人格。堅強的意志力是創新活動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堅強的意志、頑強的毅力可以使人堅持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折不撓,勇往直前,直到實現自己的目標。與男大學生相比,要獲得同樣的創造性成果,她們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需要更加頑強的意志和毅力。
[1]黃希庭.心理學與人生[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5.218.
[2]楊霞.非智力因素對女大學生成才的影響[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7 (6):65-67.
[3]喬惠芳,楊艷萍.非智力因素與女大學生創造力培養[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1(1):272-274.
[4]辛立翔.試論非智力因素在培養創新型大學生中的作用[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4(1):78-80.
[5]支果.試論非智力因素對大學生創新精神的影響[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9):19-22.
【責任編輯:周 丹】
G641
A
1673-7725(2016)07-0116-03
2016-05-05
本文系湖南省教改課題“新建女子本科院校成人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2011]315);湖南省教改課題“女子高校成人教育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項目編號:2013/58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吳永光(1972-),男,湖南冷水江人,講師,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研究。